皮爾斯·貝特曼

皮爾斯·貝特曼

皮爾斯·貝特曼,英文名Piers Bateman ,1947年11月30日出生,墨爾本人,澳大利亞著名風景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爾斯·貝特曼
  • 外文名:Piers Bateman 
  • 出生日期: 1947年11月30日 
  • 職業:風景畫家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相關事件,晚年成就,

人物簡介

皮爾斯·貝特曼,英文名Piers Bateman ,1947年11月30日出生,墨爾本人,澳大利亞著名風景畫家。與澳大利亞老一輩藝術家亞瑟博伊德(arthur boyd),戴維博伊德(david boyd),約翰巴拉克(john brack),羅伯特迪克森(Robert Dickerson),約翰珀西瓦爾 (john perceval)和克利夫頓皮尤爾(clifton Pugh)共同組為澳大利亞現代藝術集合體“The Antipodeans”。
皮爾斯·貝特曼

人物生平

貝特曼9歲時和家人搬到維多利亞,在波希米亞藝術社區“埃爾特姆”長大。埃爾特姆(Eltham)是澳大利亞藝術家戴維博伊德,亞瑟博伊德,約翰珀西瓦爾,艾伯特塔克,尼爾道格拉斯和克里夫皮尤爾等的成名之地。1966年,貝特曼離開澳大利亞到倫敦,在那裡他開始繪畫,並與david boyd成為摯友,接收來自著名的澳大利亞藝術家戴維和亞瑟博伊德的鼓勵,並加入澳大利亞藝術家群“the antipodeans”。1968年,年僅21歲的貝特曼回到澳大利亞在新開的Munster Arms 畫廊首次辦展,並收到了來自墨爾本先驅藝術評論家Allen McCulloch的熱烈回應。此展的銷售成績讓這位青年藝術家在年僅23歲時就購置了30英畝的灌木叢。
皮爾斯·貝特曼
貝特曼在墨爾本聖安德魯斯的灌木叢中建造了第一個工作室。這套設定對他的作品產生了強大的影響。他經常走訪威廉斯的濱水地區,墨爾本和附近的港口,在他早年便成功地將繪畫技法的發展和海的天然魅力融匯一身,並創作出眾多風景系列,諸多作品被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用為其永久收藏。
皮爾斯·貝特曼
貝特曼成為倍受澳大利亞藝術收藏家關注和認可的藝術家,從一定程度上講,與維克奧·康納和查爾斯·布萊克曼的鼓勵分不開。早在60年代,布萊克曼便已是澳大利亞著名藝術家,他在60年代特別幫助了貝特曼建立在悉尼的藝術社區的聯繫。邀請貝特曼在悉尼的“通天”畫廊和芝加哥的卡特彼勒基金會專門繪製圖畫,並協助貝特曼參與澳大利亞藝術展覽研究中心各類國家級研究項目,進一步幫助他成長為一個不同凡響的新興風景畫家。
1988年,貝特曼被安德魯皮爾考克,當時澳大利亞的總理國家參選人發現,皮爾考克購買收藏了他的作品後鼓勵貝特曼訪問美國,1997年,貝特曼首次以國家級藝術家的身份訪問華盛頓。
皮爾斯·貝特曼
1998年,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館邀請貝特曼繪製兩幅巨幅作品,並在國會議員對外會議上進行演講。1999他被邀請在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我的澳大利亞代表,,在西班牙馬貝拉也被稱為MARBART。

相關事件

澳大利亞知名藝術家莫文·莫里亞蒂(Mervyn Moriarty),是貝特曼另一個強有力的靈感源泉,他在其知識基礎上賦予了貝特曼一種更直觀的透視方法(composition),特別是鑒於貝特曼對繪畫色彩的獨到了解,莫里亞蒂的獨特技法促進了貝特曼的景觀的直觀性,他借鑑了一種凌空的美學角度來審視澳洲獨一無二的沙漠風林景觀(bush lanscape),他的標誌性澳洲內地畫提供了一種無與倫比、令人回味的強大張力。“空中視野”景觀系列也是澳大利亞繼畫家弗萊德威廉士之後對其唯一的成功探索。
皮爾斯·貝特曼
貝特曼對沙漠產生了獨到的興趣,其畫作躁動不安的品質襯套了永恆的耐心和平衡。基1975,貝特曼花了一年在希臘群島航行,最終通過運河駛往阿姆斯特丹法國。在回到澳大利亞之前他在1977年水上穿越倫敦,花了兩個月畫泰晤士水上風景,其畫作被HSBC滙豐銀行購買。
皮爾斯·貝特曼
1980貝特曼冒險進行了一次跨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多國界的畫展,協同澳洲著名雕塑家Marcus Skipper,從澳大利亞西部的愛麗絲泉和塔納米沙漠開始歷經金伯利,達爾文和凱恩斯隨後返回悉尼。這次野外旅行令他首次嘗試用水粉和丙烯作為介質,以此適應艱苦的野外生存條件,從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貝特曼回到工作室時,他發現正是水粉和乙烯幫助了他以後“紅色沙漠系列”的成功,使他在澳大利亞受到更廣泛的認可。
被這種新繪製技法深深吸引,1981年貝特曼受澳大利亞藝術中心邀請,作為訪問藝術學者,墨爾本大學提供進一步的機會去探索澳大利亞偏遠地區。1年後,他與皮爾巴拉地區資源有限公司合作,協助其在澳大利亞西部大理石酒吧項目。
皮爾斯·貝特曼
1997輪花了三個星期的繪畫在厄利垂亞與攝影師比爾莫斯利 Bill Mosley,記者麥卡米什和紀錄片製作者布倫特大師共同拍攝澳大利亞藝術紀錄片。這些作品於2001年被芝加哥dalushe畫廊收藏,重點記錄1998貝特曼在美國從加利福尼亞到華盛頓特區所走過的道路以及澳洲傳統沙漠景觀畫的歷史路線。1999年華盛頓大使館藝術研討會的同年,他被邀請在馬貝拉的澳大利亞代表西班牙當代藝術博覽會。
1983把藝術帶回到地中海,他遷移到西班牙,自駕航行到阿利坎特。1986和1996之間,貝特曼花了大量時間在澳大利亞各處辦展,1997,希望發展自己的沙漠系列,貝特曼與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比爾莫塞利再次掀起一次澳洲沙漠冒險。1999年,二人的繪畫和攝影展同步在墨爾本和悉尼開幕,引起了評論界不同尋常的反響。

晚年成就

2000,沃達豐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園和國際越野汽車協會邀請貝特曼作為正式藝術家。2000年至2002年,烏德納達塔賽道、昆士蘭墨爾本以及布里斯班的展覽,令貝特曼再次啟程歐洲。繼西班牙和摩洛哥簡短旅行後,貝特曼進一步在人物和山水畫領域中探索現代歐洲的起源。在2007年,貝特曼被邀請參加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設計。2009年,bateman接受在上海復旦大學視覺學院名譽教授的職位。
皮爾斯·貝特曼
借用他本人的話來說,“藝術是對我以後的生存需要的最重要的事。通過藝術,我想說,作為一種藝術的定義。藝術是感官的誘惑。藝術是探索,對情感的質疑和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