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親巷

皇親巷

杭州地名。位於天水街道南部,南起鳳起路,北至百井坊巷。宋稱太平坊,明名太平巷、皇親巷,清謂王親巷。明孝惠皇后死後於此立勛戚牌坊,故名。兩側為居民住宅,原9號豐子愷舊居在建皇親苑時拆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親巷
  • 外文名:huang qin gang
  • 位置:天水街道南部
  • 所屬地區:杭州地名
  • :268米
  • 所屬類型:旅遊景點
概述,歷史,

概述

杭州地名。位於天水街道南部,南起鳳起路,北至百井坊巷。宋稱太平坊,明名太平巷、皇親巷,清謂王親巷。明孝惠皇后死後於此立勛戚牌坊,故名。兩側為居民住宅,原9號豐子愷舊居在建皇親苑時拆除。
皇親巷

歷史

皇親巷南起鳳起路,北至百井坊巷,長268米。明稱太平巷、皇親巷、報恩巷。明孝惠太皇太后誕生於此,立勛戚牌坊,故名。1966年曾名群武巷,1981年復稱皇親巷。
《杭都雜詠》:皇親巷,在闊板橋南。明成化間,有昌化伯邵林,即孝惠太皇太后之父。未發達時居杭,嘗為淘沙軍,得錢以換米糧。生一女,年十四,賣給杭鎮守太監,攜至京師,遂選入宮中,冊為皇貴妃,生睿宗。後世宗即位,尊為壽安太皇太后,並封邵林為昌化伯。因邵林舊居此,故以皇親名之。
邵林封為昌化伯,食祿千石,即起新居,名“邵園”,精緻恢宏,頗具江南園林之勝。第二年卒,子蕙繼承了這一爵位,五年卒,因無子嗣,族人爭搶財產。明嘉靖七年(1528),胡世寧等提議“革外戚,盡停嗣”,邵園遂衰敗。清黃模《過昌化伯故園》詩:“擇里鮑公社,密邇邵伯園。邵伯亦已矣,名園空復存。版橋入小市,春草生斷垣。百年易幾主,喬木蒼煙昏。惟應池上月,照見繡蓋翻。比鄰艷生女,能說前朝恩。指點皇親宇,居然榜巷門。”更有甚者,清徐逢吉《清波小志》載:康熙四十年(1701),盜入冢中,剛及外層,便為行人發覺,驚慌而散。地方聞於官,時邑侯王毓美親至墓地踏看,命人土掩其穴。後來才知,盜墓賊即邵氏後裔中的不肖者。在古代中國,盜祖墳之仇不共戴天。然不肖子孫自為之,可嘆魚龍幻變也。
昌化伯邵林和妻楊氏死後,初厝西湖北山青芝塢。明嘉靖十八年(1539)敕葬於南屏之原法因寺基,建發祥祠祀之。墳左側地產蠶豆,顆大而味鮮,杭人呼為“皇墳豆”。
孝惠太皇太后邵氏,知書有容色。天順中,朝廷選嬪妃,邵氏頗屬有姿色才女,應試入選,但因出身貧賤,只能居於外院,冷清度日,消磨青春。一天夜裡獨自躑躅於花園月下,有感幽怨,吟《紅葉》詩:“宮漏沉沉滴絳河,繡鞋無奈怯春羅。曾將舊恨題紅葉,惹得新愁上翠螺。雨過玉階秋氣冷,風搖金鎖夜聲多。幾年不見君王面,咫尺蓬萊奈若何?”詩成微吟,憲宗正巧月夜散步至此,聞而異之,遂召應侍寢。共生三子,一興王祐杭,一岐王祐榆,一雍王祐標。興王即睿宗。明成化十二年(1476)冊封為宸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晉封為貴妃。嘉靖元年(1522)三月,越舊制尊稱為壽安皇太后,十一月崩,翌年尊謚為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佑聖太皇太后。其弟邵喜,封昌化伯。
昔皇親巷5號同仁祠址原為祥符寺子院千佛閣,宋紹興五年(1135)建,明嘉靖十七年(1538)御史周汝等改建為同仁祠,祀明巡撫江西都御史孫燧、兵部尚書前江西按察副史胡世寧、巡撫江西都御史王守仁。三公剿藩有功,遂改寺為祠。同仁祠1958年拆毀,建浙江越劇一、二團駐地。
昔皇親巷9號曾為現代文學家、畫家豐子愷舊居。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浙江桐鄉縣石門鎮人。1934—1936年住皇親巷。1995年拓展鳳起路時拆毀。2003年11月9日上午,杭州市下城區政協於豐子愷先生誕辰105周年之際,在皇親苑南門口豎起了“豐子愷藝術紀念碑”,並請其子女舉行揭碑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