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駁風病

白駁風病,中醫病名。是指以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皮膚變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局限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有“自癜”、“白駁”、“斑白”、“斑駁”等名稱。相當於西醫的白癜風。其特點是:皮膚自斑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任何年齡,單側或對稱,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邊界清楚;亦可泛發全身;慢性病程,易診難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駁風病
  • 其他名稱:白癜、白駁、斑白、斑駁
  • 疾病分類:皮膚科
  • 相關西醫疾病:白癜風
  • 發病部位:皮膚任何部位
  • 主要病因:風濕郁於皮毛,氣血失和
  • 多發群體:任何年齡,青壯年多見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鑑別診斷,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以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皮膚變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局限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

歷史沿革

1.《華佗神醫秘傳》中記載:“治白癜風方:苦參三斤,露蜂房(灸)、松脂、附子(炮)、防風各三兩,梔子仁五兩,烏蛇腩六兩(灸)、木蘭皮若干,共搗為末,一服一匕,陳酒下。外用附子、天雄、無頭各三兩,防風二兩,以豚脂煎膏塗之。”
2.晉朝,葛洪著《肘後備急方》詳細記載了皮外科疾病的各種外治方法,對白癜風的病名、病情和治療均有論述。指出:“白癜風,一名白癩,或謂龍甜,此大難療。”又曰:“此面頸忽生白駁,狀如癬,世名為癘瘍,......。”其中,“白癩”、“癘瘍”與現代的麻風病類似,而非現代的白癜風。
3.南北朝時期,我國最早的皮外科專著《劉娟子鬼遺方》注重運用外治法,記載了治療外科及皮科疾病的外治方劑83首,其中治療白癜風的有3首,並稱白癜風為“白定”、“白駁”,如“治白定方:樹穴中水向東者,就火刮洗白定二三過即愈。楓樹勝也。”
4.隋朝《諸病源候論》,概述首次正確提出白癜風的命名,稱之為“白癜”,並詳細闡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機及症狀,指出:“白癜者,面及頸項身體肉色變白,與肉色不同,亦不癢痛,謂之白癜,此亦風邪搏於皮膚,血氣不和所生也。”
5.宋代《太平聖惠方》稱白癜風為“白駁風”,曰:“多生於頸面,點點斑白,但無瘡及不瘙庫,不能早療,即使浸淫也。”對白癜風的發病機制亦有新的見解,如雲:“夫肺尤壅熱,又風氣外傷肌肉,熱與風交並,邪毒之氣,伏留於腠理,與衛氣相搏,不能消散。令皮膚皺生白斑點。”
6,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有:“紫癜白癜兩股風,附子硫磺最有功,薑汁調勻茄蒂蘸,擦未亮度更無蹤。"
7.明代陳實功著《外科正宗》曰:紫白瘢風,乃一體二種,紫因血滯,總因熱體風濕所侵,凝滯毛孔,氣血不行所致。此皆從外來矣。初起毛竅閉而體強,宜萬靈丹以汗散之,次以胡麻丸常服,外用密陀僧搽擦,亦可得愈。"清代吳謙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指出:“此證自面及頸項,肉色忽然變白,狀類斑點,並不癢痛,由風邪相搏於皮膚,致令氣血失和。”在治療上主張:“施治宜早,若因循日久,甚者延及遍身。處服浮萍丸,次服蒼耳膏;穿山甲篇先刮患處,至燥痛,取鰻鱺魚脂,日三塗之。”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現代醫學認為白癜風的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內分泌紊亂、代謝障礙,致黑色素細胞破壞等因素有關。

病因

風邪侵擾,氣血失和,脈絡瘀阻所致。

病機

情志內傷,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復受風邪,搏於肌膚;素體肝腎虛弱,或亡精失血,傷及肝腎,致肝腎不足,外邪侵入,郁於肌膚;跌打損傷,化學灼傷,絡脈瘀阻,毛竅閉塞,肌膚腠理失養,釀成白斑。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初起在皮膚上發生白色斑片,邊緣清楚,表面光滑,部位大小,形態不一,一般無自覺症狀,病程緩慢,常經年累月,以致終生不愈。

鑑別診斷

1.單純糠疹:皮損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灰白色糠狀鱗屑,邊界不清;多發於面部,其他部位很少累及;兒童多見。
2.花斑癬:皮損淺褐、灰褐至深褐色,呈邊界清楚的圓形或卵圓形,上覆細碎鱗屑,病變處毛髮不變;皮損處鏡檢可找到真菌;多發生在頸、軀幹、雙上肢。
3.貧血痣:皮損淡白,以手摩擦局部則周圍皮膚發紅而白斑不紅,多發於軀幹。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病損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脫色斑,邊緣清楚,周圍與正常皮膚交界處皮色較濃,逐漸擴大,中央可有島狀褐色斑點,伴有精神鬱悶,心煩不安,舌淡苔白,脈緩。

二、治療原則

白癜風論治勿忘祛風。病初祛風解郁為要,病久則要滋腎養血,行血兼以怯風。

三、證治分類

1、內治
①肝鬱氣滯證
主證:白斑散在漸起,數目不定;伴有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夜眠不安,月經不調;舌質正常或淡紅,苔薄,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祛風。
代表方:逍遙散加減
②肝腎不足證
主證:多見於體虛或有家族史的患者;病史較長,白斑邊界截然,脫色明顯,斑內毛髮多變白,局限或泛發;伴頭暈耳嗚,失眠健忘,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弱。
治法:滋補肝腎,養血祛風。
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加減。
神疲乏力者,加黨參、白朮;真陰虧損者,加阿膠。
③氣血瘀滯證
主證:多有外傷,病史纏綿;白斑局限或泛發,邊界清楚,局部可有刺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代表方:通竅活血湯加減。
跌打損傷後而發者,加乳香、沒藥;局部有刺痛者,加炙山甲、白芷;發於下肢者,加牛膝;病久者,加蘇木、刺蒺藜、補骨脂。
2、外治
①30%補骨脂酊外用,同時可配合日光照射5~10分鐘,或紫外線照射2~3分鐘,每日1次。
②用鐵鏽水或白茄子蘸硫黃細末擦患處,每日1次。

其他療法

1.經驗方:胡麻子120克,黃參60克,防風60克,菖蒲90克,靈仙60克,白附子30克,獨活30克,烏蛇肉60克,甘草15克,串薑黃250克,白蒺藜1000克,川芎30克,紅花30克,香附子60克,金蟬衣3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湯藥:)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9克,防風6克,獨活6克,白附子6克,白蒺藜30克,鮮姜(切) 9克,老蔥(切) 9克,紅棗7個,麝香0.2克(分2次吞服),黃酒、水各200毫升。將11味藥與水酒同熬,煎至200毫升時即可服用,同時將麝香沖服。一劑連續煎兩晚,均在睡前服(服後即睡)。在服藥的同時,亦可沖服白蛇散(白蒺藜500克,白花蛇油浸60克,蟬衣90克共為細末);或早晚各服1次,白開水送服。(擦藥:) (1)蜜佗僧30克,硫黃30克,輕粉15克,麝香3克,共研極細末,以茄蒂蘸藥搽患處,擦至皮膚發熱、發微紅為度,每日2次。(酊劑:)烏梅10克,串薑黃100克,補骨脂100克,75%酒精500毫升,將上藥浸泡7天,去渣過濾後即成酊劑。用新毛筆蘸藥搽患處,每日2~3次。
2、針灸療法
①梅花針:局部彈刺,可配合外用藥塗擦,每1次。
②耳針:取肺、腎、內分泌、腎上腺,每次選2~3穴,單耳埋針,雙耳交替,每周輪換。
3、自血療法
皮損範圍較小者,可用針管從靜脈抽血後,立即注射到白斑下,使皮損處出現青紫時止,每周2次,10次為1個療程。

轉歸預後

本病無自覺症狀,病程緩慢,可持續終身。有的隨季節變化而消失和再現,也有自行消失者。

預防調護

(1)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
(2)不要急躁和緊張,保證充足的睡眠。
(3)加強營養。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飲食。

文獻摘要

《外科正宗》曰:紫白瘢風,乃一體二種,紫因血滯,總因熱體風濕所侵,凝滯毛孔,氣血不行所致。此皆從外來矣。初起毛竅閉而體強,宜萬靈丹以汗散之,次以胡麻丸常服,外用密陀僧搽擦,亦可得愈。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指出:“此證自面及頸項,肉色忽然變白,狀類斑點,並不癢痛,由風邪相搏於皮膚,致令氣血失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