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禪寺

白馬禪寺

白馬禪寺,位於晉城市市區北側五公里的白馬寺山頂上。白馬寺山又名司馬山,相傳北魏司馬懿封長平候曾登臨此山而得名。後因山頂建寺名白馬禪寺,故而更名為白馬寺山,此山主峰海拔1010米。

白馬禪寺創建年代不詳,金李俊民游白馬寺山詩曰“千年古廟映崇崗,寂寂空庭草樹荒”由於戰亂原因僅剩一座景公塔,巍然矗立,向人們昭示它的往日輝煌。

1989年冬,城區宗教局邀請五台山善財洞主持隆慧法師為城區佛教協會會長、白馬禪寺主持,並重修白馬禪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馬禪寺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城市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萬餘畝
  • 著名景點:“白馬寺拖韁”、“景公塔”、“石佛像”、“黑龍潭
時代背景,主要建築,天王殿,大毗盧殿,五方文殊塔,舍利塔,其他建築,

時代背景

白馬禪寺創建年代不詳,金李俊民游白馬寺山詩曰“千年古廟映崇崗,寂寂空庭草樹荒”由於戰亂原因僅剩一座景公塔,巍然矗立,向人們昭示它的往日輝煌。
1989年冬,城區宗教局邀請五台山善財洞主持隆慧法師為城區佛教協會會長、白馬禪寺主持,並重修白馬禪寺。
1993年陰曆六月二十四正式奠基,修建藏經樓,歷經十四餘年。陸續修建完成了藏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殿、九龍壁、伽藍殿、大毗盧殿、文殊殿、念佛堂、齋堂、文殊塔、祖師殿、舍利塔、上客堂、二僧院以及東西配房等工程。
藏經樓於1993年修建,1994年陰曆九月十五舉行落成剪彩法會,面積有348平方米。樓下為五佛殿,供奉有雲南居士從緬甸南坎觀音寺請來的玉佛五尊(五方佛),及一尊觀音像(緬甸玉)。樓上珍藏有乾隆藏、大正藏、佛光藏、天台藏、及藏文藏經。
大雄寶殿九四年動工,歷時二年,於九六年陰曆九月十五舉行落成典禮,計823平方米。殿內為橫三世佛,背後為海島觀音,兩側為文殊、普賢及十八羅漢。“大雄寶殿”匾額是趙朴初親筆題寫,九八年舉行了開光法會,隆慧大和尚、請佛大和尚、源慧大和尚為佛像開點靈光。

主要建築

天王殿

天王殿243平方米,門頭有中國佛協趙朴初親筆題寫“白馬禪寺”匾額。殿內正面為彌勒菩薩,背後韋馱菩薩,兩邊四大天王。天王殿的 兩邊是鐘鼓樓,各35平方米。於九七年建成九九年九月十五舉行開光法會,隆慧大和尚、根通大和尚、慈貴大和尚為佛像開光。
白馬禪寺

大毗盧殿

大毗盧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馬禪寺最大的殿堂,殿內七重懸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羅漢、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羅漢柱、五層八角亭柱、十二圓覺、二十四諸天、釋迦本身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靈山會、楞嚴會、龍華會、華嚴會、三身佛、三世佛、極樂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觀音、千缽文殊、密宗護法金剛、以及大型密宗金剛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僅餘寸,共一萬餘尊。實屬國內罕見的工程。大殿於2000年舉行了落成典禮,寂度大和尚參加了法會。
毗盧殿兩側分別是地藏殿和文殊殿各352平方米。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像及閔公道明像全是漢白玉制;文殊殿內是五方文殊分別為(聰明文殊、獅子文殊、智慧文殊、無垢文殊、孺童文殊);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士、四臂觀音、綠度佛母、雲音佛母,殿內塑像均為藏密風格。2000年陰曆九月十五舉行開光法會,隆慧大和尚、寂度大和尚與普證大和尚主持了法會。

五方文殊塔

五方文殊塔於2003年冬奠基施工,2004年農曆九月十五竣工。塔為藏式風格石質結構,須彌座台高2.7米,塔高15.6米,須彌座為全部雕刻作法,雕以寶相花、蓮花、牡丹花等,須彌座上圍以欄板、雕刻花草、望柱為獅柱。
中央為小式八棱須彌座,亦即塔座,八角為八尊護法金剛力士像,八面雕以佛教八寶,二龍戲珠等圖案,塔台以上還有五百羅漢大型像塑。塔身有五方文殊像。另高台中室,為地宮一座,裡面供有24天尊像,轉經筒。整座文殊塔巍巍壯觀、風格別致、獨樹一幟。
文殊塔東西兩側配殿各占542平方米,配殿中段分別為伽藍殿、祖師殿。值得一提的是,白馬禪寺祖師殿供奉的是達摩祖師、慧遠祖師、能海上師三像,分別代表了禪宗、淨土宗、大般若宗祖師。

舍利塔

寺院門前的廣場西側是主持隆慧大和尚應僧俗四眾之請,為諸僧圓寂後有所託身所建的舍利塔,此塔亦為全部石質結構,於2005年初冬動工,2006年農曆九月十五竣工典禮。須彌座的高台中央聳立的塔為五層密檐式,中塔高9.9米,兩側塔高7.9米,塔上雕有地藏菩薩像,羅漢像,並刻有經文語,塔座圍以石燈、石獅、石像。須彌座高台面闊18米,進深23.6米,亦為雕刻之考究作法。上面四周是古式欄板望柱,高台外有石牌坊一座,與舍利塔交相輝映,更顯莊嚴肅穆。

其他建築

廣場中央有九龍壁一座,長20米,寬18米,雙面雕塑,座為須彌居樣式。頂為瓦脊斗拱樣式。
廣場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遺存的白馬禪寺古代建築“景公塔”。據說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復早先失毀的白馬寺塔,且更盛於前,故名“景公塔”。從景公塔碑記內證實原塔是明代建築。
1999年經晉城市委規劃局規劃,土地局認可劃撥宗教用地138.367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