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角鴞

白額角鴞

白額角鴞(學名:Otus sagittatus):是鳥綱、鴟鴞科的貓頭鷹。體長25厘米。前額、眉紋和耳羽簇為白色,面盤為橙褐色,上體主要為橙褐色,具暗褐色蟲蠹狀斑。飛羽上具有黃褐色的橫斑,尾羽上具有暗褐色橫斑,下體淡橙褐色,具褐色蟲蠹狀斑以及斷續的黑色和淡色中央斑點。虹膜深褐嘴白色或藍白色,蠟膜淡藍綠色,腳和爪藍白色。

留鳥,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中。一般為晝伏夜出。以昆蟲為食,主要是蛾類。分布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遊蕩於中國台灣島。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額角鴞
  • 拉丁學名:Otus sagitt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 :白額角鴞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Cassin, 1848
  • 英文名稱:White-fronted Scops-owl
  • 英文名稱:White-fronted Scops Owl
  • 英文名稱:White-fronted Scops-Owl
  • 保護級別:易危(VU) IUCN標準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

形態特徵

白額角鴞屬於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
該物種眼周圍羽毛深棕色,前額、頭頂前面和眉紋白色,頰和耳覆羽淡栗色,頭頂後部、頸和上體棕栗色,具有小的不清晰的淡皮黃色斑點和黑斑;肩外翈棕白色,具短的白色橫斑;內翈棕色;翅上覆羽同背,但斑點較粗著;飛羽淡棕色,具暗色黑斑,內翈基部黑褐色;內側次級飛羽棕栗色,具被隱藏的黑色橫斑;尾棕色,具不明顯的黑色橫斑。下體淡棕色,喉和胸具褐色蟲蠹狀斑;每枚羽毛具淡色或白色中央和不連續的黑色斑點。
虹膜深褐色,嘴白色或藍白色,蠟膜淡藍綠色。腳和爪藍白色。
大小量度:體長250-270毫米;嘴峰23-26毫米;翅178-186毫米,尾115-123毫米,跗蹠30-31毫米。

近種區別

相似領角鴞和其他角鴞前額非白色,面盤非橙色;眼非褐色,區別甚明顯。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森林、闊葉林和退化的沼澤森林中。也發現於馬來半島低地和丘陵的熱帶雨林或高大的次生林中,生存的海拔高度約600-700米。

生活習性

留鳥。夜間或晨昏時活動,白天隱匿於樹洞、岩穴或稠密的枝葉之間。以昆蟲為食,主要是蛾類。有吐“食丸”的習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並將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髮、幾丁質等殘物渣滓集成塊狀,形成小團經過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
聲音是一種振動的空心顫音,持續13-14秒,音量略有上升,結尾相當突然 - wu wo、wu wo。雄鳥的鳴叫聲是一串空洞的哨聲,突然開始和結束,並長時間重複。

分布範圍

原產地:馬來西亞、緬甸、泰國。遊蕩:中國台灣島。
白額角鴞分布圖白額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泰國和馬來半島的繁殖季節為2-3月。在樹洞裡築巢。每窩產卵3-4枚,卵白色,卵在大小為32-38毫米×19-28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種群現狀

白額角鴞數量非常稀少,這個鮮為人知的物種有迅速下降的趨勢,它們僅分布於緬甸德林達依和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少數地方。或許也分布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因為在那裡曾經有過一次記錄。中國台灣島曾於1979年9月在屏東的楓港見到正在鳥籠中待售的活鳥,或許就是在附近的山林中捕獲的。
初步估計種群規模為2500-9999隻成熟個體。這相當於總共有3750-14999隻,若四捨五入為3500-15000隻。

瀕危原因

該物種依賴於低地森林生活,由於人類對其所棲息的環境進行伐木,開發和耕地轉化,廣泛的低地森林其中大部分已損失、退化和嚴重破碎化,這是白額角鴞在其分布範圍內的最大威脅,造成該物種成為弱勢群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