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淖爾城址

白靈淖爾城址

白靈淖爾城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固陽縣百靈淖鄉城圐圙村,又名北魏懷朔鎮故城,建於北魏始光年間(424-428年),永熙三年(534年)廢棄。

白靈淖爾城址平面略呈不規則五邊形,周長4667米,東西長約1300米,南北寬約1100米。1980年和1982年,內蒙古自治區考古所對城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佛教殿堂遺址,出土一批小型泥質塑像。

2006年5月,白靈淖爾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靈淖爾城址
  • 又名:北魏懷朔鎮故城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Ⅰ-39
  • 所屬年代:南北朝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固陽縣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意義,保護,

歷史沿革

白靈淖爾城址建於北魏始光年間(424-428年),永熙三年(534年)廢棄。
1927年,黃文弼先生隨西北科學考察團途經這裡時,曾對古城作過調查,疑此城可能是漢代之稒陽縣故址。1979年,包頭市文管處劉幻真先生與固陽縣文化館任永利對古城作了初步調查和文物標本的收集。同年十月在張郁先生的囊助下劉幻真先生再次對城進行詳細勘測。完成了《固陽縣城圐圙北魏古城調查》一文編寫。文章認為,“城圐圙古城遺址即是北魏懷朔鎮故城”。
1980年,內蒙古考古研究所陸思賢先生在古城作深入調查,並且進行了試掘。發表了《內蒙古白靈淖城圐圙北魏古城調查與試掘》一文。
1982年,自治區考古所與包頭曾對城址西區靠南的一處建築物廢墟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座佛教殿堂遺址,出土了一批與佛教有關的小型泥質塑像。殿堂遺址的平面呈正方形,進深寬度皆16米,殿堂的外牆用土坯砌成殘存高10~30厘米,寬54厘米。

文物遺存

古城的東牆長934米,北半段的遺蹟尚存,南半段已被河水沖毀,沒有發現門址。南牆長1416米,自東向西850米,牆體向內折直線斜收。門址在南牆正中。寬11米,現地表1.1米以下是原來的路面。西牆長1167米,尚存。南半段被河水沖毀,沒有發現門址。北牆長1150米,牆體築於一道崗梁之上,被河水分割為東西兩部分。河床寬60米,河岸兩側,各有一個夯土墩與城牆對接,應該是守衛水門的哨所遺址。門址位於北牆中部,現為12米寬的豁口,鑽探查明,在現地表0.8下即可見當時的路面。
古城中被河道分割為東西兩個區域。東區和南門外一帶的田頭地壟,陶器的殘片俯拾皆是,調查古城時徵集到的陶器、石磨盤、鐵劍和銅佛像,都來源於這一帶。發現的三眼古井,也都分布在東區。
城址中可以見到的地面建築遺蹟都集中在西區。這一帶地勢較高,雖經耕擾,但地表上仍然可以看到瓦礫堆和建築物基址。其中輪廓界限較為清晰的有四處。其中有一處基址南北長70米,東西寬40米,存高0.6米。基址上遍布瓦礫,有筒瓦、板瓦和瓦當等,耕地翻擾出來,出來的石柱礎夾雜其間。與之相鄰的幾處建築遺存雖規略小,但都也是磚瓦結構。據此推測,這一帶應該是當年衙署和官員居所集中地段。
1980年和1982年,自治區考古所與包頭曾對城址西區靠南的一處建築物廢墟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座佛教殿堂遺址,出土了一批與佛教有關的小型泥質塑像。殿堂遺址的平面呈正方形,進深寬度皆16米,殿堂的外牆用土坯砌成殘存高10~30厘米,寬54厘米。殿門朝北,門道寬1米,殿堂中央築有一座8×8米見方的夯土台,台的四角為弧形,高0.7米。土台四壁用白灰泥抹過,北壁上隱約可見壁畫的痕跡。從殿堂的布局與土台的形制分析,該土台應是一座佛壇。殿堂的四壁與佛壇之間有一條寬1.5米的迴廊。殿堂共設定有柱礎32個,大部尚存,其配置分為內外兩層對稱排。外層的20個分別設定在四面殿牆的基礎上,其餘的設定在佛壇的邊。柱礎均為圓形,礎面正中鑿有柱洞。
平面略呈不規則五邊形,周長4667米,東西長約1300米,南北寬約1100米。夯築土牆殘高3-4米,基寬約10米。南、北各開一門,牆外設馬面,四隅有角樓址。城內西北隅有方形子城,其西北牆與大城牆重合,子城南北長360米,東西寬320米,東、南路­殘高1.5米。故城內文化層厚約2米,西半部為官署、寺院建築址。東北部為居民區。發現有古井三眼。出土有蓮花紋瓦當、板瓦、筒瓦、花紋磚等建築構件及泥塑像、泥質灰陶弦紋罐、水波紋壺等文物。

意義

白靈淖爾城址即懷朔鎮城,在北魏時期河套及陰山地區政治和軍事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建成到廢棄近一個世紀,期間幾乎經歷了北魏王朝興衰的全部歷程。因此,懷朔鎮的發現,不僅解決這座古城的地理位置問題,也為今後深入工作奠定了基礎。

保護

2006年5月,白靈淖爾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