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霧村

白霧村

白霧村被為“中國萬里京運第一村”,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古蹟眾多,娜姑鎮絕大部分古建築均集中於此,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達3000餘戶。

明清時期的白霧村十分繁華,各省前來押運、採購銅的官員特使、商人等常駐於此,並建起了會館祠堂廟宇等10餘座,商號150餘家。這個村仍然保持著古老淳樸,山巒疊翠,古韻幽幽的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霧村
  • 別名:中國萬里京運第一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會澤
  • 郵政區碼:6542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會澤縣娜姑鎮
  • 著名景點:三聖宮、壽佛寺,天主堂
地理交通,歷史淵源,主要建築,主要景點,三聖宮,天主教堂,壽佛寺,陳氏民居,最佳旅遊時間,主要節日,

地理交通

白霧村位於會澤縣娜姑鎮,會澤由於三江十河的切割, 海拔高差相對較大,烏蒙山的最高峰就在會澤4017米,最低海拔為695米,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年游四季、一日四季游”的口號,就是因高山海拔高差形成了自然生態景觀。現培育的自然景觀有:大海草山。大海草山連綿18萬畝,春夏季節,草長鶯飛、羊群如雲,秋冬時節,雲飛霧涌、白雪皚皚,可謂人間仙境;會澤大地縫。
白霧村
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奇縫,全長10公里,一條峽谷移步一景,它的雄、奇、險、秀讓遊客讚嘆不絕;大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2000多隻黑頸鶴,展示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活的圖畫

歷史淵源

娜姑鎮是雲南省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其核心歷史文化載體是白霧古鎮——白霧村(街),它是千年古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天人合一,清新秀美的自然景觀同完美藝術的古建築相結合,充分展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是西南名村的典範。
白霧村早在西漢時期就是軍商往來的要道驛站,是古螳琅縣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明朝中後期東川府(府治會澤)銅礦的開發,帶來了白霧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屬會澤西部的商貿重鎮,形成了南銅北運的大站和明、清王朝鑄幣銅料的主供地,使她獲得了“萬里京運第一站”的歷史美稱。

主要建築

從會澤縣城,往西北行32公里,就是娜姑鎮。娜姑原為彝語“納姑”,意為“黑色的壩子”。娜姑鎮是鎮政府所在地,而娜姑古鎮是壩子東南端的白霧村。白霧街,歷史上很長時期都是娜姑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明朝中後期,就已形成集鎮,成為會澤縣西部的商貿重鎮。會澤的銅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出,來往馬幫絡繹不絕,被稱為“萬里京運第一站”。
白霧村的主要街面為東西走向的一字街。銅運古道穿街而過。白霧村原有城堡城牆,建於清鹹豐10年(公元1860年)。城堡國白霧街主街建成,呈長方形,東牆長317米,南牆長350.5米,西牆長273米,北牆長300米,周長12405米,面積95875平方米,占地138.8畝。城牆均高5.8米,厚3米,內外牆用石塊壘砌,中間填土夯實。東面據得勝橋設卡,南面依城牆置柵子,西、北兩面築有拱洞形城門。城牆四面設8座炮台,城門上的炮台高出城牆1.3米。如此層層設防,顯示出當年白霧街的富有和繁榮。
由於東川府(今會澤縣城)的銅礦大量開採,娜姑作為各礦區後勤供給地和“萬里京運”的起點,經濟文化極為繁榮昌盛。省內外各地商人常駐於此,並建會館祠堂廟宇十多座,商號150多家。留下一批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活的“歷史博物館”。
娜姑鎮絕大部分古建築均集中在白霧街上。整條街長200多米,寬五、六米,有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古建築24座。壽佛寺、三元宮、張聖宮、萬壽宮、文廟、財神廟、太陽宮、祠堂、常平倉、養濟院、大戲台、天主教堂等古建築坐北向南排列。保存完全的古老民居鱗次櫛比,馬店、驛站、各類店鋪組成集鎮市容。
白霧村保存著滇東北山區集鎮古老淳樸、山巒疊翠、古韻幽幽的風貌,雖已無古時的繁華與喧囂,但是街上的民居、廟宇仍如老樣。通過文物普查,娜姑已記錄在檔的文物項目近百條,現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白霧街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壽福寺、三聖宮(文廟)、太陽宮和典型民居共四項。現存古建築的時代風格、地方特色明顯。

主要景點

三聖宮

位於白霧村的主幹道白霧街,裡面有兩位道人。兩位道人都是丘處機傳下來的龍門弟子。龍門的人講究清秀,正一派講究畫符,比如茅山道士。 兩位道長,一位是山東人,一位是昭通人。山東的這位道人是道觀的主持,派道家派到白霧村來管理三聖宮。跟這位道家主持聊了很多,其中主要的當然是關於丘處機的故事,對於丘處機,歷史上的地位是遠遠要比他師傅王重陽等另外的6子 要高很多。
記得丘處機是應耶律楚材的邀請,從山東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成吉思汗的大帳。成吉思汗後期的對於殺戮的懺悔與收斂。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建於清代晚期,占地1225平方米,土木結構,中西合璧,獨具特色。清光緒九年(1883年),義大利人在白霧村建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13年,從昭通來了一位義大利神父,出資重新選址建造天主教堂,占地1225平方米,並建女修院,開設西醫診所。2011年,教堂經修復後,交由白霧天主教教管小組管理使用。

壽佛寺

壽佛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大武口區西北約5公里的賀蘭山麓。西靠蘭山,東臨黃河,稱“宇內洞天福地”。壽佛寺借天然地勢,構思精心,建築物錯落有致,布局恰到好處。高約30米的多寶佛塔矗立在大雄殿前,東西兩側梵殿相殿,中軸線相繼是無量殿、觀音樓天王殿、山門;山門以里的鐘樓,鼓樓精緻玲瓏;山門樓,肅穆莊嚴;全部殿堂,雕樑畫棟,人物山水,鳥獸花卉,百姿千態,形象逼真。寺外左有千手觀音殿;右有藥師如來殿,殿左甘泉二口,左前為靜室,靜室前有東園,圓內有祖塔。
寺內殿堂奉華嚴三聖西方三聖地藏彌勒、五方漢梵金剛菩薩、十八羅漢護法善神等,寶塔供奉七如來,聖像慈悲莊嚴,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使朝山遊人香客吧為觀止。
此寺肇自唐平陽弘覺國師,幾經朝代更替,祖堂所供師祖牌位已歷二十四代法嗣,迄今已有九百二十餘年歷史。多寶佛塔系唐代建築風格,多次戰亂,屢遭摧殘。然而山壁現佛像,無量顯靈跡:相傳古時此地山壁屢現佛像,當地信眾遂建殿堂以供之,有求必應,靈感異常。當平羅縣城被攻緊迫之時,俄見無量顯聖,敵退城安,眾生得護,遂建無量殿。又有石像垂淚傳說。相傳古時有牧羊人背一尊石佛像,至此募化建三個“一點金”的小廟(即僅一間殿),人們見石像垂淚,史載目堵者“朝山男女百餘人同知所以,亦法泫淚下不止,”眾善信目擊心傷,共發菩提心,遂立殿宇山門,左廊右廡,巍煥可觀。另外,相傳該寺藏一古碗,上畫一龍,每於下雨,廟院積水時,碗上的龍沒了,卻見雨中一龍游泳,文革時此碗已丟失。壽佛增最突出的特色是,在同一幢寺中,既供奉諸諸菩薩,又供奉玄武大帝。道教將此與湖北武當山共名“武當山”。建寺時,蒙族信徒亦出資出力,建成梵殿,供奉密宗中的五方佛。故除漢僧外,蒙藏喇嘛亦駐錫修行,遂使此寺在清代已形成漢蒙藏共朝,儒釋道皆尊,禪道密並重的道場。民國年間,尚常有從青藏、內蒙來朝拜的藏蒙喇嘛和信眾,或有朝五台山者掛單歇息。
壽佛寺壽佛寺
壽佛寺歷代僧眾潛心問道,嚴持律儀,代有高僧出名,如溥參、真如法本海林理義、通柏等名僧。近代有“頂門開”(靈性可隨時由頂門出入)的心喜;生而知之(知前生事,生而神靈,幼而絢齊,長而敦敏)的廣煜;麋鹿於座前跪拜之廣炬;斧加頂門而安然無恙的含琮,神通廣大的妙德,火化時留堅舌作證之續早等。此寺在清代興盛之際,常住一百五十多僧人,值心喜大師鼎盛時,最多住二百餘僧。從古到今,每逢廟會祝聖,鐘鼓齊鳴,梵韻徹空,車水馬龍,人如潮流。尤其當重陽廟會,教徒俗人,每逾數十萬眾。“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寺中所藏法寶,除《續藏》、《頻伽藏》各一部近兩萬卷,尚有大量珍本,我為手抄。每代住持均重視人才培養,以“不得真儒,難得真僧”為論。延聘先生,教以《四書》、《五經》,先築基礎,再研經論,即重文字般若,又重實證直悟,倡導學修並重。清末光煜在北京“八大剎”之一的潭柘寺求受具足戒時,進宮為慈禧太后講,《孔雀經》很得賞識,返回時請譚柘寺方丈慶然大和尚求慈禧太后書“御賜大清國寧夏平羅武當山護國壽佛禪寺”黃織長條幅。拒《塞上文壇》創刊號載《寧夏地區佛教音樂沿革》所述,寺中文化、音樂成就之武珍品於文革浩劫中摧毀殆盡。除建築物倖存,僅有唐末密宗金剛菩薩銅像賴信徒力護尚存。
壽佛寺由歷代逐步形成,雖有道教文化,但佛教文化仍為主流,且從未駐錫道教徒,並在歷史上譽為“護國禪寺”。改革開放以後,佛教活動和宗教信眾仰得以正名,政府拔專款修復古剎,四眾善信欣然樂助,再塑佛像金身,恭請《中華大藏經》一部,新雕白玉佛像六尊,保送青年僧人赴各級學院學習、深造二十多人。
壽佛寺前任住持為續早法師(1917-1987年),俗名李志國,原籍寧夏平羅縣人,少讀私塾,精於四書五經17歲家,1937年從含瑞法師披剃,1940年在心道大師座下受具足戒,1948年接臨濟宗第二十五代法。1949年後曾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寧夏自治區政協委員。壽佛寺現任住持是釋妙詰法師,字智度(俗名許金山)1922年2月生於平羅縣潮湖堡。7歲從師潔真和尚剃度,23歲赴陝西臥龍寺受具足戒,長期任壽佛寺監院,文革時受害致殘。1981年重返壽佛寺任住持,現任平羅縣政協常委,石咀山市政協委員,平羅縣佛教協會會長,寧夏自治區佛教協會副會長。

陳氏民居

陳氏民居位於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西南,坐南向北,占地1282平方米,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該宅院為三進四合院,依大門入內依次是下院、中堂、上院。亦以雕鏤精緻、建築藝術高超著稱。1998年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最佳旅遊時間

雲南省氣候共同特點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降水充沛,乾濕季分明,每年5-10月份是雨季,其他季節為乾季。
村貌村貌

主要節日

雲南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因而節日也顯得豐富多彩。
傣族的潑水節已久負盛名;此外還有,苗族花山節(農曆一月三日),活動內容有: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彝族的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人們在石林、楚雄、大理舉行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和插花的節日活動;打歌節在農曆二月初八,大家到大姚、雙江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起“左腳舞”。
其他還有白族農曆三月十四至十六的三月街;傈僳族農曆二月八日的刀桿節;納西族的米拉會、棒棒會;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等,簡直不勝枚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