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花(白花丹科植物)

白雪花(白花丹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雪花,原產於印度、斯里蘭卡,1645 年荷蘭人引入台灣。分布於台灣全島低海拔灌叢及草原;澎湖亦有。白雪花代表智慧,理性,是水瓶座的守護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雪花
  • 拉丁學名:white lace flower
  • :植物界
  • :白花丹科
  • :白花丹屬
  • :白雪花
植物介紹,用途,形狀分析,栽培要點,傳說,

植物介紹

英名:white lace flower

用途

    蝴蝶幼蟲食草:烏面馬是角紋小灰蝶食草。
    觀賞用:像茉莉花,半蔓性,常被種為庭園植栽,作觀賞用。
    藥用:性味:辛、苦、溫,有毒。效用:根或全草:祛風止痛,活血散瘀,通經,殺蟲。治風濕性關節炎,經閉,心胃氣痛,肝脾腫大,血瘀經閉,跌打損傷,惡毒腫瘡,疥癬,毒蛇咬傷。葉:外用:治跌打腫痛,扭挫傷,體癬。
    白雪花白雪花

    形狀分析

    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
    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
    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花期夏季。
    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果期秋至冬間 。
    特徵
    多年生半蔓性亞灌木,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夏季開花,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 葉根有毒,夏季開花;果期秋至冬間 。喜溫暖和陰濕環境,怕霜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花,從歐洲引進。花色純白,傘形花序,頂生,並由許多3-4公分的小花聚集而成小花房,再由50左右的小花房集結成花序,其花序直徑約15-20公分。植株高度50-80公分,甚或更高;羽狀複葉,小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花期春季,適合切花、花壇或盆栽。性喜冷涼氣候,夏季超過30℃,或冬季連續5℃以下之低溫,植株易衰弱。

    栽培要點

    一般用種子繁殖,此花之種子,與芹菜種子近似。播種期8月至翌年1月,翌年1月至6月開花,種子發芽適溫20℃,發芽天數10-14天,生育溫度15-18℃。種子需播種前做春化處理,將種子用砂布包裹浸濕,置於冰櫃冷藏約1周后再取出播種。播種介質以pH5.0-6.0之砂質壤土為佳,土中可加入好康多一號(14-12-14)作為基肥;若發芽後發現植株生長過密,可於本葉1-2枚左右先行假植,育苗期間因易發生立枯病,故需用黑網遮陰,使其涼爽;至本葉4-5枚時(約播種後30-40日左右),再行定植,定植後記得要充分澆水,儘量保持涼爽以促其早日存活。肥培管理方面,使用好康多一號定期追肥即可,開花期前後則改以含磷較之花寶三號(10-30-20)促進開花;水分管理上,定植初期,要注意排水是否良好,且需充分灌水勿使乾燥。

    傳說

    白雪花——純潔無暇
    傳說亞述帝國公主天生美麗動人,引來了新巴比倫國王的傾慕,但公主對國王十分冷漠,此後不久新巴比倫國王發動了對亞述帝國的戰爭,並攻占了公主居住的尼尼微城,當新巴比倫國王跑到公主的宮殿時發現公主已經自殺了,第二天尼尼微城的周圍就長出了雪白色的花朵,散發著純潔的美麗。
    藍雪花——憂鬱
    相傳在公元前二世紀的古羅馬,有一位善良的女孩和她的男友相愛,後來男孩被青蛙魔女勾引,魔法使他漸漸地冷落了女孩。女孩整天坐在窗前的藍雪花前哭泣,真情最終感動了上蒼,天上的眾神令仙鶴叼著這個玩偶——愛之神,放在她的床前,青蛙魔女終於露出原形逃走了,男孩重新回到女孩的身邊,女孩又變得活潑起來。
    藍白雪花藍白雪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