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蓮瓣紋罐

這件白釉蓮瓣紋罐,通高為19.0厘米,口徑為7.5厘米,為一色白釉。 腹呈圓鼓形,有圈足,口頸適中,肩有四系,提攜時既穩妥,又方便。值得說明的是,北朝時,瓷器還是一種新興的產品,主要供社會上層人士使用,屬高檔消費品。尤其是白釉,更是問世不久。其造型、紋飾,雖是仿照漢代的銅器或陶器形制,但作為瓷器,特別是白瓷仍是彌足珍貴。另外,罐上腹部的蓮花瓣紋,一般認為是從東晉開始才有的,而見於茶具上,這還是最早的歷史實物見證。在存世的茶具作品中,它與同類的白釉蓮瓣紋罐相比,也堪稱是我國最早的盛茶器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釉蓮瓣紋罐
  • 通高:19.0厘米,
  • 口徑:7.5厘米
  • 記載文獻:《茶經》
歷史傳承,特點,

歷史傳承

用瓦罐作盛茶器具,在兩晉南北朝時已有所見。根據陸羽《茶經》記載,西晉(公元265-316年)時,傅鹹在"司隸教" 中說河南洛陽"有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打破其器具。"《茶經》還引《廣陵耆老傳》稱: "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每旦至夕,其器不減"。這裡說的是東晉元帝(公元317-322年)期間, 廣陵(今江蘇江都東北一帶)老嫗攜器賣茶的故事。
白釉蓮瓣紋罐

特點

就是說在兩晉期間,至少東起江蘇江都,西至河南洛陽,茶已在市場上出售了。而當時民間可作茶的盛器,又能為老婦"獨提"者,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表明,當屬瓦罐之類,北齊白釉蓮花瓣紋罐就是這種用來盛茶提賣的理想器具。雖然,在當時茶具還尚未從食具中分離出來,它可以逢酒盛酒,遇水汲水,但同樣可以用來裝茶。用罐盛茶的做法,在民間尤其是在田間勞動時,被廣泛使用,並一直延續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