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金盞苣苔

白花金盞苣苔(學名:Isometrum leucanthum)為苦苣苔科金盞苣苔屬下的一個種。

白花金盞苣苔,多年生草本。生於陰濕岩石上,路邊岩壁上,林下陰濕岩石上或山坡路旁。海拔500―3900 米,但大多數種分布於500―2000米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花金盞苣苔 
  • 拼音:bái huā jīn zhǎn jù tái
  • 學名:Isometrum leucanthum (Diels) Burt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 :長蒴苣苔族 Trib. Didymocarpeae
  • :金盞苣苔屬 Isometrum
  • :金盞苣苔組 Sect. Isometrum
  • :白花金盞苣苔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考究,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近蓮座狀,成熟葉具長柄;葉片近卵形,長3-4.5厘米,寬2-3.2厘米,邊緣具粗圓齒,兩面被貼伏柔毛,下面脈上被褐色長柔毛;葉柄長4-8厘米,被褐色長柔毛和白色短柔毛。花序1-2條,花序梗長14-18厘米,為葉的2倍,被褐色長柔毛和短腺毛;具2枚小苞片;花梗細,長2-4厘米。花萼5深裂,裂片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1.5毫米,被柔毛。花冠白色,外面被疏柔毛,筒部較寬,長約15毫米,直徑8毫米,喉部溢縮,直徑6毫米,裂片三角狀卵形,長5-6毫米。雄蕊成對連著,花絲無毛,長4或6毫米,子房長6-7毫米,柱頭2,近相等。

生長環境

生長於陰濕岩石上,路邊岩壁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西部白玉至巴塘。

物種考究

本種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四川西部白玉至巴塘。生於海拔3900米左右的山地。它與短檐金盞苣苔I. glandulosum(Batalin)Craib較近緣,但葉柄較長,被較密的,柔毛,花較大而少,子房較狹窄,可以區別。
Burtt(1960)認為,本種更接近於金盞苣苔I. farreri Craib,不同點在於花較大,白色,葉柄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