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砂珍棘豆(變型)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屬薔薇目豆科的一種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砂珍棘豆(原變型)
多年生草本,高5-15 (-30) 厘米。根淡褐色,圓柱形,較長。莖縮短,多頭。輪生羽狀複葉長5-14厘米;托葉膜質,卵形,大部與葉柄貼生,分離部分先端尖,被柔毛;葉柄與葉軸上面有細溝紋。密被長柔毛;小葉輪生,6-12輪,每輪4-6片,或有時為2小葉對生,長圓形、線形或披針形,長5-10毫米,寬1-2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時內卷,兩面密被貼伏長柔毛。頂生頭形總狀花序;總花梗長6-15厘米,被微捲曲絨毛;苞片披針形,比花萼短而宿存;花長8-12毫米;花萼管狀鐘形,長5-7毫米,萼齒線形,長1.5-3毫米,被短柔毛;花冠紅紫色或淡紫紅色,旗瓣匙形,長12毫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漸狹成瓣柄,冀瓣卵狀長圓形,長11毫米,龍骨瓣長9.5毫米,喙長2-2.5毫米;子房微被毛或無毛,花柱先端彎曲。莢果膜質,卵狀球形,膨脹,長約10毫米,先端具鉤狀短喙,腹縫線內凹,被短柔毛,隔膜寬約0.5毫米,不完全2室。種子腎狀圓形,長約1毫米,暗褐色。花期5-7月,果期6-10月。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
本變型與原變型的區別在於花白色。由於生境不同,本種個體差異比較明顯,如小葉的長度、總花梗的長短、花序形狀及花的大小等均多變異。

生長環境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為草原帶的沙生植物,較喜暖,多生在於海拔600-1900米的沙灘、沙荒地、沙丘、沙質坡地及丘陵地區陽坡。

分布範圍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產自遼寧(彰武縣章古台)、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冀後旗)。

主要價值

白花砂珍棘豆(變型)具有藥用價值,全草入藥,能消食健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