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紵辭(蕭衍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紵辭》是梁武帝蕭衍的組詩作品。《白紵》原是晉時的宮庭舞蹈。大約舞者穿著白紵制的衣袍,執白紵制的手巾,故其歌辭云:“高舉兩手白鵠翔,輕軀徐起何洋洋。”又云:“愛之遺誰贈佳人,質如輕雲色如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白紵辭》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蕭衍
作品全文,其一,其二,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其一

朱絲玉柱羅象筵,飛琯促節舞少年(1)。
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轉私自憐(2)。

其二

纖腰裊裊不任衣,嬌怨獨立特為誰(3)?
赴曲君前未忍歸,上聲急調中心飛(4)。

注釋

(1)朱絲:朱紅色的琴弦。玉柱:玉質的音柱。羅:羅列。象筵:象牙制的蓆子。多形容豪華的筵席。飛琯:飛起的六孔管樂聲。琯,同“管”。古樂器名。用玉製成,六孔,像笛。促節:急促的音節。舞:舞動。舞蹈。
(2)短歌:短小的歌曲。短促節奏的歌曲。與‘長歌’相對。流目:流轉的目光。未肯前:不肯上前來。一轉:一次轉身。私自憐:自我憐惜。私自,暗自。自己。
(3)纖腰:纖細的腰肢。裊裊:輕盈纖美貌。搖曳貌;飄動貌。不任:不勝任。不能忍受。不勝。嬌怨:嬌嗔幽怨。獨立:單獨站立。單腿站立。特為誰:特別為誰。
(4)赴曲:奔赴曲調。應合曲調的節奏旋律;合拍。君前:君王面前。未忍歸:不忍歸來。上聲:上揚的聲音。急調:急促的聲調。中心飛:心中飛盪。

作品賞析

第一首表現少年舞女的羞澀之態,從“未肯前”到“含笑一轉”以背對觀舞者,實為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先發。第二首則見主動挑逗之“嬌怨”,舞到奏曲伴舞的“君”前留連不去,而“上聲急調”像在代訴她心中的殷殷情意。豈不是盈盈愛意盡在不言中嗎?使眼前舞蹈別添“形”外的情意美。
蕭衍的這兩首作品是觀“白 舞”而寫的即興詩。所謂“白 舞”是盛行於兩晉、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間舞蹈。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 麻長袖舞衣,故稱白 舞。《宋書・樂志》:“《白 舞》,按舞辭有巾袍之言, 本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
在詩歌體式上,蕭衍詩不像其他同類詩為六到八句的長詩,而是僅有四句的短詩。詩句雖短,卻把舞者所處的環境、伴奏的樂器以及舞者的年齡、舞姿、表情描摹得非常準確到位。在被稱為艷詩的這類宮體詩中,這兩首詩並不十分艷逸,語言華麗工整,格調渾成,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宋許顗《彥周詩話》認為,前一首“嗟乎麗矣!古今為第一也”(11),強調其“麗”的審美特徵,即清麗宛轉流暢的詩歌風格。可以說,蕭衍的舞辭是白紵辭系列中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梁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台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謚為武帝,廟號高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