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也被稱為亞洲虎蚊,屬於雙翅目蚊科,源於東南亞,是東南亞和中國的常見蚊種。白紋伊蚊既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蚊子,也是一種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可以傳播很多病原體,包括登革熱、羅斯河病毒和西尼羅病毒

白紋伊蚊多滋生在居民點及周圍的容器(如缸、罐、盆、碗、破瓶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樹洞、葉腋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積水,輪胎積水更是這種伊蚊最普通的滋生場所。

白紋伊蚊的卵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和生命力,容易被攜帶傳播,使得白紋伊蚊能夠侵襲入新領地,並發展為優勢蚊種,成為過去20年間全球擴散速度最快的100種物種之一。已從起源地亞洲擴散至全球70多個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紋伊蚊
  • 拉丁學名:Aedes(Stegomyia)albopictus
  • 別稱:亞洲虎蚊、花斑蚊、花蚊子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Insecta)
  • 雙翅目( Diptera)
  • 蚊科(Culicidae)
  • 亞科:庫蚊亞科(Culicinae)
  • :伊蚊族(Aedini)
  • 伊蚊屬(Aedes)
  • 亞屬:覆蚊亞屬(Stegomyia)
  • :白紋伊蚊
  • 分布區域:全球廣泛分布
  • 命名者及年代:Skuse,1894 
  • 英文名稱:Aedes albopictus
鑑別特徵,詳細描述,雌蚊,雄蚊,幼蟲,生態習性,孳生習性,棲息習性,吸血習性,季節消長,越冬習性,產卵習性,影響幼蟲因素,地理分布,世界分布,國內分布,危害情況,傳播方式,水平傳播,垂直傳播,防治措施,

鑑別特徵

盾片有中央銀白縱條,翅基前有一銀白寬鱗簇。幼蟲櫛齒基部具細繸;尾鞍不完全;腹毛1-Ⅶ通常分4枝,2-Ⅶ通常單枝。

詳細描述

雌蚊

小型到中型蚊蟲。
:頭鱗典型。喙比前股略長,暗褐色。觸鬚約為喙的1/5長,黑色,末段背面銀白色。
:前胸前背片和後背片都具有銀白寬鱗,後背片上方並有褐色窄鱗。中胸盾片上有一條銀白窄鱗形成的中央縱條,前端後伸而略為細削,並在小盾片前區分叉,有的在分叉前中斷,叉枝兩側有一對白色亞短中線。翅基上有一些白色窄鱗,小盾片覆蓋銀白寬鱗,中葉末端有黑寬鱗。側背片平覆白寬鱗。有亞氣門鱗簇,無氣門後和氣門下鱗簇。
:翅鱗一致深褐色,僅前緣脈基端有一白點。平衡棒結節具黑鱗。
:深褐到黑色,各足股節都有明顯膝白斑,前股和中股的腹面和後面有不同程度的白色區,後股前面基部3/4有寬白縱條,愈向基部愈寬,後面的白色區較短,通常約占全節的基部一半。後足跗節1-4有基白環,跗節5全白或大部白色。前脛腹面有淡色縱條;中脛後面具淡色鱗。前跗節1-2有基白環或白斑;後跗節1-4有寬基白環,節5全白。
:背板黑色,節I側背片覆蓋白鱗;節Ⅱ-Ⅶ有基白帶和側白斑,基帶兩端加寬,但不和側斑相連。節Ⅱ-Ⅲ腹板全部或大部白色;節Ⅵ-Ⅴ腹板黑色而有寬基白帶;節Ⅵ腹板有亞基白帶;節Ⅶ腹板黑色而僅有少數側白鱗。

雄蚊

觸鬚比喙略長,節2-5都有基白環或白斑。腹節Ⅱ和Ⅶ背板僅有側斑而無基白帶,有的節Ⅱ背板基部中央有白鱗,節Ⅷ腹板大部白色。腹節Ⅸ背板山峰狀,有一不同程度的中央突起,側葉遠離,各具4-8根剛毛;節Ⅸ腹板長而寬,弓形,無特殊剛毛。抱肢基節長約為寬的2.5倍,背基內區有一片10多根剛毛。抱肢端節比基節略短,末端略為膨大,有少數細剛毛;指爪位於末端。小抱器發達,膨大部分具很多剛毛,腹面的寬,端角的最長,末端彎曲。

幼蟲

:觸角不到頭的1/2長;1-A位近中央。頭毛1-C細彎,4-C細小而分很多枝,5-C通常單枝,偶有分叉的;6-C單枝或遠離基部分叉,偶也有3分叉的;7-C分2-3枝;這三毛通常有稀疏的細側芒。
胸腹:胸毛和腹毛髮達程度,包括分枝和長短,有較大個體變異,有的部分剛毛粗壯而近似星毛狀。腹毛1-Ⅶ通常分3-4枝,不超過5-Ⅶ的2.5倍長;2-Ⅶ通常單(1-3)枝。櫛齒僅基部有細縫,6-10個,排列成整齊的單行。呼吸管無管基突,指數2.0-2.5,長為基寬的2.2-2.6倍,為尾鞍長的2.8-3.3倍;梳齒5-16個,通常8-12個,多數具2側牙;1-S位近管中央,分2-4枝。尾鞍不完全;腹毛1-X分2-3枝,有細羽狀側枝;2-X分2枝,其中一枝略短;3-X單枝;4-X8株,都位於柵區。肛鰓明顯比尾鞍長,臘腸狀。

生態習性

白紋伊蚊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卵、幼蟲和蛹都在水中生長發育,成蟲在陸上生活。

孳生習性

白紋伊蚊是“半家蚊”,喜歡孳生在小型的積水容器中。家居周圍廢棄的缸、罐、桶、鍋、泡菜罈、盆景、蓮花缸、罐頭盒、碗、杯等積水中。室內的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積水。植物的莖葉等小型積水,如竹筒、葉腋、椰子殼、芭蕉葉、香蕉葉等積水中。白紋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圍外,在遠離人居的竹林的竹桶、樹洞、石穴等積水容器中,也可孳生大量白紋伊蚊。

棲息習性

白紋伊蚊通常在孳生地周圍棲息。常喜棲息在陰暗、避風區域,像室內的臥室、客廳、廚房水池、碗櫥處和懸掛汗污的衣物上,住房周圍的草叢、竹林、葡萄架、缸罐內壁和豬欄等處,野外的防空洞、樹洞、灌木叢和草叢等隱蔽的地方,建築工地的水池、水槽近水面內壁、陰暗存放物等場所;在竹林、樹洞等野外孳生地,白紋伊蚊多棲息在附近的草叢和植物葉子下面。這些場所的溫濕度及光照等條件較適合白紋伊蚊吸血後完成生殖營養周期。

吸血習性

雌蚊偏吸人血,多在戶外侵襲人體,但也有在室內叮咬吸血者。
白紋伊蚊全天都有吸血現象,活動高峰多出現在早晨日出前1~2 h和日落前2~3 h,通常後一個時段高峰較前一個時段高峰明顯。此外,這種蚊還具有多次吸血特性,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多次吸血率增高,這種生物學特性,對登革熱病毒傳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
美國曾對白紋伊蚊吸血習性進行過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蚊主要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動物血液,宿主動物範圍很廣;野外捕獲蚊蟲的血液來源鑑定表明:64.0%為哺乳動物血,16.9%為鳥類血,15.7%為兔血,人血僅為5.2%,但也有研究認為白紋伊蚊對動物的吸血習性與宿主提供情況有關。這些都說明,登革熱病毒完全有可能在人與這些動物之間傳播。

季節消長

白紋伊蚊幼蟲和成蟲的季節消長,與各地的氣溫和降雨量有密切關係。由於我國南北氣溫和降雨量的差異,讓這種蚊早春出現的時間和季節消長不相同。
白紋伊蚊白紋伊蚊
北京5月上旬出現幼蟲、中旬發現成蟲;
長江流域的成都和上海市3月發現幼蟲、4月下旬出現成蟲;
亞熱帶地區的福建省幼蟲終年可以孳生,3月下旬出現成蟲;
熱帶地區的海南島成幼蟲終年可以孳生或繁殖。
由這樣可見,隨著緯度的增高,氣溫的下降,白紋伊蚊幼蟲和成蟲出現的時間也隨之而推遲。

越冬習性

我國橫跨4個氣候帶,南北溫差很大,因此白紋伊蚊因氣候差異在各地的越冬方式有所不同。
按照幼蟲存活情況劃分:
北緯30°以北和北緯22°以北30°以南地區以卵的形式越冬,亞熱帶和熱帶交界地區以卵和幼蟲越冬;
在熱帶地區,白紋伊蚊全年可以孳生髮育,無滯育卵越冬現象;
按照緯度劃分:
北緯25°以南為無越冬區,僅成蟲的生殖營養環和幼蟲的發育期略長;
北緯26°~30°為半越冬區,其生殖營養環失調;
北緯32°以北為全越冬區,呈生殖營養環分解狀態。

產卵習性

一般喜在黑色和棕色的容器、位置粗糙的表面、較低位置的容器內產卵。其中,以白天產卵為主,說明光照對產卵有一定影響,產卵量與成蚊密度一致。此外,氣溫也影響這種蚊的產卵,研究發現這種蚊幼蟲在6月和9月為高峰期,此後數量逐漸下降,說明溫度對產卵具有重要影響。

影響幼蟲因素

白紋伊蚊幼蟲生長發育和活動規律與氣溫、濕度、降雨量等自然氣候因素密切相關。其中,氣溫對幼蟲生長的影響最大。觀察發現,幼蟲發育最適宜溫度在28℃左右,高過或低過此溫度,會影響發育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水溫的高低與氣溫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幼蟲的孵化,水溫16~18℃是幼蟲發育的最適溫度;降雨量較多的6-9月幼蟲密度較高,這與大量的雨水容易形成眾多的孳生積水以及這段時期內自然溫度一般較適合幼蟲的生長發育有關;對於溫暖潮濕,終年各月份相對濕度相差不大的地區,相對濕度不會直接影響幼蟲的變化,但在各月降雨量較少、氣溫較高、相對濕度較低的情況下,幼蟲密度降低。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在東洋界,延至分布到古北界,奧州界和非州界。分布界限為,東到夏威夷群島,南到澳大利亞,西到法屬索馬里蘭和馬達加期加島,北抵中國東北和日本。分布路線是,自日本東京經朝鮮,中國東北遼寧斜向不丹、尼泊爾,向西達印度、巴基斯坦,再斜向非洲東北角的法屬索馬里蘭,經南面馬達加斯加和模里西斯,然後折向東,經澳大利亞再轉向東北經紐幾內亞,最後達夏威夷群島。
白紋伊蚊分布圖白紋伊蚊分布圖

國內分布

白紋伊蚊在中國的分布是,北至瀋陽、大連,西至隴縣和寶雞,西南至西藏,向東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分布的走向大至為,自瀋陽向西南,斜向河北宣化,經山西,陝西省的韓城、銅川、隴縣、寶雞和陽平關,至四川雅安、九龍、鹽邊,折向西至西藏的察隅、墨脫,直接連到不丹、尼泊爾兩國。
白紋伊蚊分布圖白紋伊蚊分布圖
中國分布的省份有,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海南、雲南和西藏。

危害情況

白紋伊蚊刺叮兇猛異常,刺叮後皮膚奇癢、可引起皮膚紅腫,局部皮炎,甚至全身性皮炎,抓破後易潰癢感染。除刺叮騷擾外,更重要的是多種疾病的傳播媒介。首先是登革熱的重要媒介。1978年和1980年,中國廣東、海南曾發生過登革熱流行。白紋伊蚊是廣東佛山、中山和廣州等地的重要媒介。有些單位發病率達30%~40%以上。除些之外,它又是有些地區的流行性乙性腦炎的傳播媒介。實驗室感染表明,通過刺叮能傳播黃熱病、西馬腦炎、委內瑞拉馬腦炎、西尼羅、羅斯河熱、基孔肯亞、寨卡等多種病毒性疾病,是傳播病毒性疾病的潛在性媒介。

傳播方式

水平傳播

這種蚊對登革熱病毒水平傳播主要存在以下方式:
(1)通過叮咬病毒血症期患者而感染病毒,病毒在蚊體內經增殖後再通過叮咬易感人群而傳播;
(2)感染的雄蚊與雌蚊交配後,可將病毒傳給雌蚊和子代,起到水平傳播的作用,但雌蚊不能通過交配
傳播病毒。

垂直傳播

白紋伊蚊經口感染後能經卵傳遞1~4型登革熱病毒,提示我國白紋伊蚊具有垂直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能力。關於登革熱病毒經卵傳遞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但這病毒流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病毒在冬季、乾燥季節等不利條件下,可以在嗜血性宿主體記憶體活,且可以通過經卵傳遞給下一代。
當然,白紋伊蚊經卵傳遞登革熱病毒的能力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不同的地理株、登革熱病毒的型別、滴度高低及溫度等為經卵傳遞影響的主要因素。

防治措施

蚊蟲的綜合治理方法包括環境治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法規防治和遺傳防治等。
針對白紋伊蚊的防治主要採取以孳生地治理為主的環境防治,當暴發登革熱疫情時,採取化學防治和環境治理並重的措施。
環境治理
主要是清除蚊蟲孳生地,它不僅減少蚊蟲產卵環境控制其成蚊密度,且具有環保、不產生抗藥性等諸多優點。
化學防治
通過對孳生地投藥,對白紋伊蚊的成蚊直接噴灑起到了較好作用,但是在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化學藥物的套用也使蚊蟲產生抗藥性。防蚊閘的套用只需一次性投入可長久受益,在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又保護了環境,對蚊蟲防治工作起到觀念性的轉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衛生意識逐漸提高,政府應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促進蚊蟲防治工作可持續性發展。
登革熱在人群之間不能直接傳播,均由蟲媒媒介傳播,所以在登革熱的預防中,登革熱發病監測和控制消滅蚊媒仍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伊蚊的監測是有效預警登革熱的發生,控制登革熱流行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對伊蚊成蚊的密度調查,埃及伊蚊主要使用室內棲息率法,白紋伊蚊主要使用人帳誘捕法,但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可能使捕蚊人員被叮咬並感染病毒的不足之處。此外,白紋伊蚊的防治只要領導重視,制度落實,措施得當,持之以恆,是可以控制在不足為害的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