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鎮

白砂鎮

白砂鎮位於上杭縣區域中心,省道306線穿境而過,長深高速出口。距上杭縣城28公里,龍巖市區60公里,東與溪口鄉接壤,南與茶地、泮境兩鄉相連,西倚臨城鎮,北靠舊縣、蛟洋兩鄉。轄22個行政村,280個村民小組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9100公頃,常住人口1784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砂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 福建
  • 電話區號:0597
  • 郵政區碼:364205
  • 地理位置:上杭縣區域中心
  • 面積:19100公頃
  • 人口:17849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閩f
  • 耕地面積:2.28萬畝
地理信息,鄉鎮規模,氣候環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特色資源,竹木材,礦藏資源,食用菌,水源資源,旅遊資源,民俗風情,地圖信息,

地理信息

白砂鎮位於上杭縣中部,距縣城28千米。轄22個行政村。圍(禾)郭(車)公路貫境。

鄉鎮規模

1950年設白砂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7年,轄中洋、梧崗、梧田、塘豐、大田、大金、扶福、樟黃、朋新、嶺背、上早康、下早康、豐源、碧沙、大科、長錦、官洋、茜黃、洋乾、軍橋、東塘、嫩洋2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朋新。

氣候環境

白砂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5度,年平均降雨
白砂鎮白砂鎮
量1780mm,無霜期270天左右,山地海拔大多在470-570米之間,屬中、矮丘陵,土地肥沃,植被豐富,非常適宜各種果樹,花卉,蔬菜、食用菌生長。

自然資源

良好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這裡“山上竹木果,山下豬、鴨茹”的各種富饒物產。 白砂是典型的農業鄉鎮。
礦產資源豐富,蘊藏量大,已探明的有:稀土,高嶺土,矽石,白雲岩等。具有十多年生產食用菌(袋栽香茹為主)歷史,常年袋栽香茹500萬袋以上,被福建省定為“科技示範鎮”和“農科教結合示範鄉鎮”稱號,被龍巖市政府授予“食用菌專業鄉”稱號。
2002年,白砂鎮工農業總產值17001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5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0元。全鎮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白砂人民勤勞、純樸,人文資源豐富,素有“文化之鄉”美譽。農民科技意識強,實用新型科學技術得到廣泛推廣作用。文化生活豐富,有線電視覆蓋率達85%以上。
白砂鎮獨具優勢,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

基礎設施

白砂鎮交通便利,連線國道319與205的省道圍禾線穿境23公里,與相鄰鄉鎮相通和白舊,白泮公路全線鋪設水泥路面,白榮公路白砂境內路面也大部分得到硬化,各村道路全部貫通,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通訊方便,實現村村通電話,鎮程控電話模組已擴容,集鎮移動通訊基站,軍橋移動通訊基站,聯通公司基站都已開通。電力充裕穩定,境內有四座水電站運作正常。集鎮區面積成倍擴大,管理日趨完善,市場繁榮,是鄰近鄉鎮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為了擴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該鎮個私經濟,白砂鎮黨委,政府從行政,服務方面;稅費方面 ;用地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制定許多優惠政策。到該鎮投資的項目主要有:台商林春宇先生投資150萬元開發的1500畝太陽圩梅園基地;福建富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400萬美元開發4000畝青梅基地;福建綠王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投入200萬元興建的萬頭養豬場;年產20萬桶的綠泉純淨水廠等。
白砂鎮白砂鎮

建設目標

一是加快推進鄭坑橋新村規劃區建設,紮實做好重點項目工程征地拆遷工作完善鎮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農業、水利基礎設施投入。二是繼續抓好為民辦實事項目。一要抓好市場改造工程,續繼完善自然村道路建設;二要科學規劃並實施集鎮排水工程及開通集鎮南環路建設;三要積極實施宜菸農田的基礎設施建設,四要實施農村戶用沼氣池項目建設;五要續繼抓好邊遠自然村的“造福工程”,實施農村垃圾集中處理中轉站建設;六要建設白砂中心幼稚園;七要繼續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程;八要實施集鎮人飲工程擴容改造,成立自來水管理公司,規範和改善自來水的日常管理;九要全力爭取林下闊葉林示範基地建設;十要實施農村客運站等項目立項建設。三是深入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提高全民法制意識,進一步發揮鎮“綜治服務中心”的作用,認真接待民眾來信來訪,切實抓好矛盾糾紛的化解,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白砂鎮白砂鎮

經濟發展

2007年,白砂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126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增10.1%。財政收入576萬元,比增11.63%。農民人均純收入4589元,比增9.73%.
糧食播種面積35848畝,糧食總產13401噸,比減0.1%。種植烤菸3530畝,菸葉產量458噸,比增29.38%。種植蔬菜3288畝。造林面積842畝,松脂產量30噸。食用菌產量625噸,比增10.23%。果園面積3000畝,水果產量1344噸,比減3.17%。水產面積324畝,水產品產量64噸,比減24.71%。茶園面積923畝,茶葉產量49噸,比增6.52%。年末,耕牛存欄1076頭,羊存欄717頭;生豬存欄41430頭,出欄生豬52319頭;家禽存欄163177萬羽,禽畜肉類總產4352噸,比增9.57%。
鄉鎮企業(含個私)1879家,從業人員5550人。鄉鎮企業總產值41615萬元,比增13%。
2014年,新引進竹木加工企業2家,其中,投資800萬元的龍升家俱有限公司已建成投產;投資1000萬元的龍益木業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用地平整100畝,建成標準化廠房2000平方米。
2014年,續建完成鎮行政服務中心大樓。實施大金村金豐自然村1.6公里、凹頭自然村1.8公里道路硬化,完成中洋至大科、朋新至樟黃、豐源至上早康4.5米寬村道的水泥路面工程。加強衛生設施建設,投入2萬元興建集鎮垃圾堆放池,設立20個集中垃圾桶,集鎮沿溪建成5個垃圾池。全鎮共建沼氣池48座。

農業經濟

[發展食用菌產業]
2007年,白砂鎮繼續擴大食用菌產業,種植香菇360多萬袋及木耳、猴頭菇、鳳尾菇等,食用菌產量達625噸,比上年增加58噸,食用菌總產量居全縣之首。產品遠銷廣東深圳、珠海、東莞、惠州及本省福州、廈門、漳州、泉州等地,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特色產業。
該鎮注重科學栽培,創新種植模式,由傳統的牆式栽培改為覆土栽培,有效提高食用菌的質量和產量。同時,繼續引導專業村、專業戶擴大種植規模,2014年,戶種食用菌10萬袋以上的規模專業戶有18戶。
[塘豐村發展特色種養產業]
2007年,白砂鎮塘豐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注重因地制宜發展甜玉米、烤菸、生豬、番鴨等4種特色產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比增12.5%。
該村在發展特色產業過程中,發揮黨員技術服務隊作用,通過示範掛鈎幫扶,帶動村民發展種養業。鼓勵農戶種植甜玉米,給每戶種植戶補助種子費100元,黨員技術服務隊幫助組織培訓,聯繫收購企業,全村種植早春甜玉米613畝,創產值80多萬元;全村種煙916畝,比上年增加300畝,其中帶頭種煙10畝以上的黨員15戶,黨員技術服務隊印發烤菸生產技術資料8000多份分發給菸農;全村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32戶,村民張根洪在凹溪建占地15畝的養豬場,黨員技術服務隊協助解決建場基地,建設沼氣池,引導生態養殖;該村有266戶養鴨戶,其中養殖番鴨100隻以上的黨員15戶,以典型示範帶動村民養鴨。

特色資源

竹木材

白砂擁有山林面積20。6萬畝,豐產竹林5萬多畝,山中蓄積了100多萬立方米的木材,5萬多畝的豐產竹林每年都可以出產2500噸的竹筍和80萬根毛竹。豐饒的木材、毛竹資源為竹木加工提供了豐富的原料。
白砂鎮白砂鎮

礦藏資源

白砂境內蘊藏著多種高品位的礦藏,已探明的稀土有3000噸,矽石有20萬噸,白雲石295噸,此外鉀長石、瓷土儲量也較豐富,每種礦藏均極具開採價值。

食用菌

白砂素有“食用菌專業鄉”稱號,每年生產食用菌400多萬袋,鮮菇乾菇銷向廣州、梅州、廈門、福州等各地,其次還盛產青梅,每年可採摘200餘萬斤,山麻鴨、北京番鴨的養殖也初具規模,每年可出售山麻鴨150萬羽,北京番鴨500萬羽,出售的電腦化孵鴨苗3000萬羽。
白砂鎮種植食用菌歷史悠久。白砂食用菌種植規模一直穩定在近300萬袋,產品遠銷廣東深圳、東莞、惠州及沿海其他大中城市,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特色種植業。
白砂鎮白砂鎮
2007年食用菌價格一路上漲,菇農收益明顯增加,極大地調動了當地菇農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的積極性,該鎮因勢利導,在全鎮大力推廣覆土地栽模式,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質量和生產效益。
2014年該鎮已推廣種植食用菌300多萬袋,預計產值近1000萬元,利潤可達500萬元以上,僅此一項,當地農民人均可增收200元。

水源資源

白砂境內山林面積覆蓋廣,林木、毛竹多,從而為人們提供了充裕、衛生可飲用山泉水,被獨具慧眼的老闆已開發的水廠就有三家,分別為:綠泉純淨水廠、嘉益水廠和雙髻山山泉水廠。

旅遊資源

白砂旅遊景點眾多,風景獨特的雙髻山的主峰就在白砂鎮與蛟洋鎮、溪口鎮交界處,著名的紅四軍早康會議舊址、天龍寺,茜黃張化孫祖地和客家木偶戲發源地——大金水竹洋,是人們旅遊瞻仰和尋根謁祖的好去處。

民俗風情

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鎮大金村是客家木偶戲發源地。大金村位於白砂鎮的南端,距省道308線4公里,距白泮公路200米,交通便利。村口綠蔭掩隱,青山橫陳,一條小溪在草叢下潺潺向東流,村的四周山形猶如布袋,從袋口往裡看,只見一棵千年古杉,根本不見人家,沿山邊機耕路往山路子走,越過古杉,才知裡面山清水秀﹑炊煙裊裊,有道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村里流出的小溪水和村口(別村流出)的小溪水成丁字型,交口處稱水口,此地有幾塊大古石,客家先人稱其為龜石﹑鼓子石﹑銅鑼石﹑案桌石﹑太師椅石等,形象逼真,並刻有“水口古石”字樣,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水竹洋是大金村的一個自然村,有三十餘戶人家,一百三十多人口。自七世祖緣春公在此開基以來,世代從事木偶戲者甚多。至民國初年,據不完全統計:高腔戲班5個,亂彈戲班7個,共有戲班12個,幾乎家家有戲班。據傳,梁氏緣春於明初從浙江杭州學會高腔木偶戲。並帶回“田公”戲神,安奉於白砂大金水竹洋一廟宇內,其廟宇稱為“田公堂”。此後,木偶戲在本地及各地逐漸發展起來,並逐漸流傳到連城﹑長汀﹑武平﹑永定、龍巖以至粵東﹑閩南及台灣等地,成為客家木偶戲的發源地。客家木偶文化藝術研究會的梁利忠先生說:“田公堂”歷史悠久,是閩西唯一最早的戲神廟宇,在縣內外有一定影響力。在當地政府領導的關懷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客家木偶文化藝術得到不斷發展。2001年,恢復開放“田公堂”,“田公堂”申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成立“客家木偶文化藝術研究會”;2003年,籌建龍頭戲班“客家木偶藝術團”,進行道路(水口到田公堂)等基礎建設;2004年,客家木偶藝術研討會“籌備會,成立“客家木偶藝術團”,“田公堂”翻新,建“木偶陳列室”,還籌建擴建”田公堂“;2002年5月,客家木偶戲發源地白砂鎮大金村水竹洋”田公堂“被列為上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白砂鎮被譽為“木偶之鄉”。
白砂鎮白砂鎮

地圖信息

地址:龍巖市上杭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