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屋村

白石屋村

白石屋村位於沂蒙山區費縣馬頭崖鄉,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兩個自然村。抗日戰爭時期,這一帶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

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印刷所都曾長期駐紮在這裡,至今遺址猶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石屋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
  • 特色戲曲:沂蒙山小調
村落概況,旅遊價值,沂蒙山小調,風味食品廠,

村落概況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抗戰時期的1940年。當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地的花鼓調創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調》,後在流傳中經過多次加工修改,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區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為紀念小調的誕生,當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紀念亭、立了一座紀念碑,亭前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刻著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於1999年8月17日親筆題寫的一行字——“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寄託了作者對白石屋、對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白石屋是個風光優美的小山村。西、北、南三面環山,形成了一個“簸箕”狀的山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每個自然村有一、二十戶人家。小村依山傍勢,錯落有致,四面綠樹濃蔭,山石林立,村前小橋流水,山路彎彎,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樓”,極為隱蔽和幽靜。當年,在這種隱蔽而幽靜的環境中,年輕的抗大文工團團員創作了曠世絕唱《沂蒙山小調》;藉助這種隱蔽和幽靜,《大眾日報》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斷地向外傳播著黨的指示和抗戰的訊息。

旅遊價值

這裡生態環境極好,純淨天然,野氣十足,盛產板栗,經過建國後多年的保護和開發,先後獲得了“中國板栗之鄉”、“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的美稱,人民生活也逐步富裕起來。
白石屋的旅遊價值已經得到旅遊專家的充分肯定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市里已將其列入蒙山旅遊開發總體規劃,縣鄉積極組織力量,修通了從塔山森林公園到白石屋的旅遊路,使白石屋與被旅遊專家譽為“天下一絕”的沂蒙石林、指動石,風光優美的塔山森林公園、望海樓,還有記載著山東抗戰史上最為悲壯一幕的大青山突圍戰紀念地等連成了一條融奇特景觀、生態旅遊、革命傳統教育旅遊於一體的旅遊線。隨著當地旅遊業的興起,昔日寂靜的白石屋正一天天熱鬧起來。
白石屋村
素以沂蒙山區而著稱的臨沂市,在“十五”計畫中已經把重塑“沂蒙好風光”的區域形象作為一個大戰略確立了下來,沂蒙旅遊正在蓬勃發展。希望人們在唱著優美的《沂蒙山小調》遊覽沂蒙風光時,勿忘到小調的誕生地白石屋去看看。

沂蒙山小調

《沂蒙山小調》誕生
一曲《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齊魯大地,飛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一首反映沂蒙山鄉土氣息的代表曲作。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聽到那悠揚動聽的旋律,親切感人的歌詞,一種對沂蒙山崇敬愛慕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
星期日我們幾個老頭老太太去爬望海樓下山正好路過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我縣馬頭崖鄉白石屋村。我們幾個人坐在寫有“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的大石頭上,不約而同的唱起了這首具有革命激情的山東民歌。唱著唱著,我們幾個老女人手舞足蹈起來了,那幾個老男人在旁邊笑的喘不過氣來了,前仰後仰的喜笑不停,有的把眼淚都給笑出來了。這一唱一笑把我們爬山的苦和累都統統的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據說,這首歌的誕生是由兩個年輕的文工團員阮若珊作詞,李林作曲創作的。曲調是他們根據山東逃荒到東北賣唱人所唱的曲調加工整理而成的。當時抗大一分校就在白石屋這一帶學習,當時白石屋村子很貧窮,偏僻,民眾基礎比較好,且隱蔽、安全。當時的抗大文工團就在馬頭崖等地召開幹部民眾座談會,進行調查研究,蒐集群體的各種索材。《沂蒙山小調》就是在白石屋的一間亂石砌牆,茅草蓋頂的簡陋的民房裡創作出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山東民歌”已蜚聲國內外,深入人心了。
這首歌唱出了沂蒙山的壯麗河山,唱出了沂蒙人的勤勞、樸實,唱出了沂蒙人民熱愛共產黨,熱愛毛主席的情懷,唱出了沂蒙人民喜洋洋的幸福生活。
《沂蒙山小調》響起
新華網山東頻道4月21日電(記者 郝桂堯) 4月20日下午,已是黃昏時節,中國網路媒體山東行的記者們來到了山東省費縣白石屋村,這裡就是《沂蒙山小調》這首歌曲的誕生地。
山石,綠水,人家,這裡是一個寧靜的小山村,有一二十戶人家。由於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所以這個村子叫白石屋村。這裡風光秀麗,民風淳樸。西邊是海拔1000多米的蒙山第三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導遊給我們講起了故事: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的時期,當地的反動勢力"黃沙會"散布謠言,阻撓民眾參軍。我軍民在進行武裝鬥爭的同時,積極運用宣傳武器配合活動。文工團員阮若珊在一間民房裡寫成歌詞,另一名團員李林以山東逃荒到東北人要飯的調子為基調譜曲。在一次慶功會上,阮若琳唱了這首歌曲,民眾聽後情緒激憤,當場就有300多人報名參軍。當時,這首歌曲的名字是〈反對黃沙會〉,大約在建國前後,才形成現在的《沂蒙山小調》。1946年,華東地區舉行民歌匯演,受到陳毅元帥稱讚,轟動全國。現在,它已經是臨沂市市歌。
山風很大,但是參加中國網路山東行的記者們情緒高漲,他們頂風向山上走去。越過那片綠水就是幾塊巨大的岩石,一塊上題寫著"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是當時文工團團長袁承隆題寫的,再向上,另一塊岩石上有阮若琳題寫的"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
過了這幾塊花崗岩,是一個小的平台。這裡是《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碑和紀念亭。兩座碑,一座是袁承隆的照片、簡介,以及文工團員的名單;另一座是《沂蒙山小調》的歌曲和歌詞。據說,袁承隆的墓就在蒙山腳下。
費縣縣委宣傳部的女部長提議大家在這裡合唱一曲《沂蒙山小調》,想不到大家都積極回響,於是在這黃昏的山村里,響起了美麗動聽的歌聲:"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這歌聲仿佛來自我們的血液。這一首歌曲就是沂蒙人性格的畫龍點睛之筆,所以它傳唱至今仍有極強的生命力。那些曲調里,歌唱的是臨沂人的忠孝仁義、捨生取義、精忠報國。就是這樣的歌曲,支撐起臨沂人民對美好理想的嚮往,使他們積極投身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華東烈士陵園6萬烈士,有3萬多是臨沂人,他們有多少是唱著《沂蒙山小調》英勇獻身的。
《沂蒙山小調》通俗易懂,充滿鄉土氣息,然而它又是世界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兩首優秀中國民歌之一。怪不得記者們唱得那么盡興。

風味食品廠

在沂蒙山區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那就是大青山腳下的《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費縣白石屋。這裡峰巒嶂崮,群峰爭秀,洞溝澗溪,萬壑爭流,看山山有色,聽水水有聲。人在畫中游,畫在身邊走。白石屋風味食品廠就坐落在這風光秀麗的地方。
白石屋風味食品廠是一家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本企業以“弘揚沂蒙精神,開發沂蒙特產,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為宗旨,“以質量求存、以誠信求發展”為經營理念,堅持“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做事原則。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各級職能部門的親切關懷和支持,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厚愛,尤其得到了同類產品生產企業同仁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行銷市場不斷開拓,產品種類不斷開發,產品質量部斷提高,生產蒸蒸日上,企業蓬勃發展,產品銷往全國(除台灣外)各地大中城市超市。
企業發展一年一大步,一年一台階,幾年來由註冊資本不足1萬元的個體戶,發展到近百萬元資產的私營企業,由小額納稅人發展到一般納稅人。
政治光環不代表產品質量。本廠產品以“白石屋”人的“人格”作擔保的質量,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取得了廣大社會的支持和厚愛。本廠二00七年被評為“消費者滿意單位”、“文明誠信民營企業”、產品被評為“臨沂名優農產品”。二00八年被評為縣級“文明誠信民營企業”、“光彩之星”。
我們堅信“白石屋”人定會把白石屋風味食品廠經營的更好,不久的將來“白石屋”以嶄新的面貌巍然矗立在費縣這塊沃土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