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牽牛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牽牛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鑒》卷十六。主治膀胱蘊熱,風熱相乘,小兒陰囊腫兼四肢腫,二便不利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牽牛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出處:《醫宗金鑒》卷十六
  • 主治:膀胱蘊熱,風熱相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歌訣

白牽牛散草橘紅,白朮桑白皮木通;陰囊相兼四肢腫,能逐膀胱熱結塞。

組成

白牽牛(半生半熟)、甘草(炙)、橘紅、白朮(土炒)、桑白皮、木通各一錢(3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主治

膀胱蘊熱,風熱相乘,小兒陰囊腫兼四肢腫,二便不利者。

方義

牽牛子功專行水,峻下善走,入肺經兼通右腎命門瀉氣分濕熱,通下焦郁遏,卓有殊功。伴桑白皮,木通自上導下,白朮、桔紅健脾利濕,炙草和緩中氣兼以減輕苦味,促使水化而正氣不傷。根據症狀有腎炎及脾虛導致腹水可能,藥力雖劇,但症非輕,是開鬼門、潔淨腑之法。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囊腫及四肢俱腫,二便不利者,黔胱蘊熱,風熱相乘也,宜白牽牛散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