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水閘

該工程建於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屬於“三邊”(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工程,缺乏完整的設計,工程質量差。1972年3月建成後投入運用。1978年,發現啟閉房主梁出現裂縫,1987年10月對主梁進行加固,但裂縫繼續拉開,縫寬達15~20厘米,而兩邊側牆有所傾斜,東側牆腳出口處斷裂。1992年7月7日洪水在5號閘孔下游產生大旋渦,說明閘外有大股的水流從閘底下流進閘內,有倒閘危險,排澇站只好停機,失去防洪排澇作用。

1993年2月4日,在荊溪防洪堤加固二期工程會上,工程技術人員認為:白沙水閘穩定性差,基礎淘空,屬於危險建築物,必須立即進行除險加固。先由福州大學工程隊負責施工,繼而於同年11月10日,省煤炭科研所開發部進場繼續施工,12月31日完成閘基高壓旋噴任務,投資70萬元。經汛期洪水考驗,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