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撒旦鱸

白斑撒旦鱸

白斑撒旦鱸又稱黃珍珠寶石(觀賞名),全長15.0厘米,作為觀賞魚頗受歡迎Yeah2。白斑撒旦鱸分布於南美洲,在蓋亞那埃塞奎博河和蘇利南尼克里河。喜歡沙質基底。雜食性,以植物種子,昆蟲和甲殼類為食。分布於南美洲,在蓋亞那埃塞奎博河和蘇利南尼克里河。棲息於熱帶(27~30攝氏度)淡水河流中底層。食性,以為食。作為觀賞魚頗受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斑撒旦鱸
  • :動物界
  • :撒但鱸屬
  • 分布區域:南美洲
  • 英文名:Satanoperca leucosticta
  • 別名:黃珍珠寶石魚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用途,育成環境,

外形特徵

白斑撒旦鱸又稱黃珍珠寶石(觀賞名),全長15.0厘米。臉頰和鰓蓋上散布亮斑點,又稱黃珍珠寶石
白斑撒旦鱸

棲息環境

分布於南美洲,在蓋亞那埃塞奎博河和蘇利南尼克里河。棲息於熱帶(27~30攝氏度)淡水河流中底層。食性,以為食。
白斑撒旦鱸
白斑撒旦鱸又稱黃珍珠寶石(觀賞名),全長15.0厘米。
在臉頰和鰓蓋上散布亮斑點。

用途

1、作為觀賞魚頗受歡迎。
在水族貿易中,這個惡魔魚最常見的臉部斑點類型,通常是在臉頰和鰓蓋上運行藍白色斑點的模式。以我的經驗,那些來自哥倫比亞和蓋亞那的魚,在外觀上都差不多。他們除了在臉頰和鰓蓋上顯現斑點模式外,在口鼻部還有數條水平波浪線條,並且沿背鰭嵌入一行至少兩個亮斑。不過,在水族貿易中見到也有一些魚,臉頰和鰓蓋斑點和口鼻部線條,顯現顯著不同的模式。
有朋友在1999年3月就在巴西瑪瑙斯附近的亞馬遜河採集到這樣的變種。他們被採集時是很小的稚魚,平均為30毫米。基於他們的尺寸和採集時間判斷,他們還是當年的幼魚,產於1999年1月底,瑪瑙斯地區雨季初期。後來,在6月份,朋友送給我8條魚用於魔鬼魚的研究。我得到魚的當時,還無法斷定他們到底是臉部斑點類型的白斑撒旦鱸,還是臉頰和鰓蓋無斑點的指名撒旦鱸。
8隻稚魚被安置在一個160升的水族缸里,填充的自來水(微酸性軟水)經簡易潔水器(只有塑膠泡沫芯和少量碎珊瑚墊底,以緩衝酸鹼度)過濾。底層為細砂,上面放了一塊沉水木頭。有一個25瓦的白熾燈泡提供照明。溫度維持在28攝氏度左右。每周換水50~75%,並且定期保養過濾器,以保持水質。
小魚眼見著一步步長大,與本屬其他魚種(或變種)一樣,欣然接受給他的各種食物,包括冷凍紅蟲,冷凍水蚤,乾片,顆粒,以及切碎的蚯蚓。
短短几個月內,幼魚在臉頰和鰓蓋上開始顯現斑點。誠然,在這時我預先假定這些魚應該會是延遲型口孵魚,因為所有風行的介紹都是這么描述的。在過去的幾年中,回顧帶有照片佐證的風行的介紹,這種帶有臉部斑點的魔鬼魚,一再被證明是延遲型口孵魚。與此同時,所有的魔鬼魚都曾經被認為是延遲型口孵魚,聖撒旦鱸(三點寶石)和朱巴力撒旦鱸(黃唇藍寶石) 都不是。不過這些稚魚離生殖腺成熟還有相當一段時間,因此,我盯著這件事看看他們到底如何。
這8隻魚接下來長得很好。不過他們長大了,原先160升的水族缸不再適宜,接下來,在2000年3月份,他們被移到一個360升的相當寬敞的水族缸,這裡設定得和160升的水族缸一樣。不同的是添加進6隻雙耳麗鯛與他們混養,並且每星期換水量增加到容積的75~80%。
這魚具一定的社會性,願意或者能夠容忍同種共處一室。除偶爾嘶咬幾下從屬魚的鰭以外,未見特別兇猛的攻擊和傷害。
在他們被移入這個360升的水族缸這一段時間,他們的色彩模式開始變化。體呈淡橄欖色,體側具模糊的,時隱時現的垂直橫帶,最主要在背部。那些斑點的彩虹色比那些哥倫比亞和蓋亞那白斑撒旦鱸的少些,並且具淡紅色緣。他們還長出水汪汪的紅嘴唇,並且背鰭,臀鰭,腹鰭和尾鰭呈現鮮紅色的斑點和斑塊。然而,嘴的紅色彩與臉頰和鰓蓋斑點的模式,似乎與一個網上搜到的來自申古河的魚很相似。
在2000年6月份,8隻中最大那隻魚大約有16厘米長了,自此他似乎有些鬧騰,尤其是在追打那6隻混養著的雙耳麗鯛的時候。雙耳麗鯛們被移出,8隻魔鬼魚獨享這個360升的水族缸。很快等級制形成了,大魚占據了主導地位,較小的魚一個個被列到從屬榜上。在這個等級制中當然地由高到低均衡地分配食物。確保所有魚都分享平等的份額很難,這導致在8隻魚中的尺寸差異越來越大。
在8月份時,我決定把這組8隻魚減少到4隻。我揀出最大的那隻和幾隻較小的發育不良的魚。剩下4隻魚尺寸很接近,三隻幾乎尺寸相同而一隻稍大些。挑選時我沒在意這新組4隻魚的性別比例,因為我確信這裡面兩種性別都會有。
在一個360升的水族缸中僅裝有4隻尺寸不大的魔鬼魚,加上勤著大量換水,水質保持起來相當容易。移出另外4隻魚後的短短几個星期後,一隻較小的魚開始蹤上那隻較大的魚並且向著他的瑟起來。在哥倫比亞白斑撒旦鱸中,我曾觀察到是雌魚發起求愛,但像這較小的魚在腹部輪廓上比他專注的目標魚要明顯細瘦。根據腹部輪廓和軟背鰭延展這一點無可爭辯的證據,我認為我留下的這小群魚中有3隻雄魚和1隻雌魚。

育成環境

這隻雄魚不斷地從水族缸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當他停下來時,鰓蓋條泛出紅黃色彩並且側向得瑟著試圖吸引雌魚。另一方面,他追逐並且叮咬那兩隻雄魚,試圖阻止他們插進來。這個360升的水族缸有120厘米長和45厘米寬,這似乎能夠為他們的婚禮提供充足的空間,並且不會嚴重妨礙被他們冷落的鄰居們。在幾天后,很明顯,雌魚接受了雄魚接二連三的的求愛,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向他回復的瑟。求愛行為包括相互的側向的瑟,鰓蓋條泛出紅黃色彩和模擬挖掘。這個模擬挖掘是在那裡一隻魚把嘴伸進沙中,然後搖頭,從嘴和鰓蓋都甩出沙子。這個行為持續幾天后,我無意中發現,雄魚和雌魚倆魚在準備一個產卵場地。他們選定的場地是一小條白色PVC管,它是我事前插在水族缸底部中的,已經在那裡鑽出一個洞。顯然,這個藏在沉水木頭下面,光滑潔淨的表面,最適合他們的需要。
這個場地剛準備好沒幾個小時,雌魚就在PVC管頂端上方乾運行(排練,演習)起來。雄魚很殷勤,但需要不斷離開去把其他兩隻雄魚追逐到水族缸盡頭。不幸的是,儘管這個已配對的雄魚狂熱地追逐這兩隻雄魚,但是他們你來我往,很難同時被逐出去。兩隻雄魚被咬得缺鰭少鱗,但每次已配對雄魚回到雌魚那裡,他們又賴皮賴臉地進到這個繁殖對的領地,只的再次追逐出去。
在乾運行大約10~15分鐘後,雌魚開始在PVC管頂端上產下淺棕色的卵。完全出乎意料,她立即轉回到PVC管那裡,並且用嘴把卵銜起來!這是據我所知,第一個臉部斑點的魔鬼魚,展現立即型口孵行為。
在產卵期間,難以弄清楚卵下沉和受精過程的次序,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被賴皮賴臉的雄魚們干擾了。不過,在兩次干擾間隙,雌魚會產下一溜10~15粒非粘性的卵,然後轉身立即銜起。雄魚緊跟著會通過場地上方沿著其表面擠壓產卵管釋放精液。雌魚緊跟著會轉回來把精液銜進口中。
經過無數個回合,雌魚把所有卵都含入口中顯現出一定的困難,事實證明,每次銜卵都會有卵從鰓蓋掉出。不料這會吸引額外的那兩隻雄魚,他們似乎抵禦不住落在沙子上的卵的誘惑。隨著這倆額外雄魚試圖以掉落的卵為食,以及這隻雄魚有機會就追逐他們,產卵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任憑這三隻雄魚在那裡幹這乾那,而雌魚似乎始終無動於衷,專注於她的產下卵和銜起卵的職責。
產卵後幾個小時,這個配對雄魚似乎對雌魚不再感興趣,事實上,他開始驅逐她。而雌魚恰恰想置身於啄食次序的競爭之外,她不願意依據重新排列的等級,混在三隻雄魚當中。產卵雄魚在水族缸中變成主導動物,而另兩隻雄魚依據尺寸排隊,像從前一樣。隨著來自雄魚頻繁的關注,雌魚僅含卵2天就恢復進食了,並且重新確定了她在等級中的地位。
大約3個星期後,雌魚和一隻雄魚結成對。不清楚像這次的繁殖雄魚是不是頭次觀察到的與雌魚產卵的那同一隻。然而,這次,比上次還大一些的場地已經完成。在先前使用過的PVC管旁邊一個大坑穴已經挖掘好。如上述的那樣他們在兩隻未配對雄魚的注視下在PVC管上產卵。再次,雌魚僅含了2天卵。
又過了幾個星期,他們再次產卵。這次我敢確定所涉及的雄魚就是頭次產卵的那隻。不過,在一連串的產卵過程中我把兩隻未配對雄魚移到另一個水族缸里。這個行動似乎對兩隻配對魚履行他們的職責的熱情沒有絲毫影響。移出兩隻額外的雄魚以及相應的干擾,我認為雌魚應該能夠足程含卵了吧。然而,當產卵結束時,配對雄魚開始驅逐含卵雌魚,可能是沒有目標魚來發泄他的凶勁。因此,我移出產卵雄魚,把他與那兩隻敵對的同种放到一起。這次,雌魚僅含了3天卵。
在這個時候,我決定用這個360升的水族缸飼養其他慈鯛,並且移出這隻雌魚到那個飼養著3隻雄魚的280升水族缸。這個280升水族缸的設定與360升的水族缸的差不多,只是用兩個氣動箱式過濾器取代了那個簡易潔水器。短短兩個星期後他們又產卵了。雖然完成了產卵,但這時這組4隻魚似乎相處得很好。雌魚表現得相當平和而安靜。真的,我心情忐忑地度過每一天,每次餵食前和餵食當中,儘管我希望雌魚千萬別來吃食,但每次都情不自禁地想見見她。就這樣,雌魚含了9天卵。我意識到,她在靠得這么近的3個毫無親情的雄魚同伴中可能不會釋放魚苗,我決定單獨把她移到一個160升的繁殖缸。這個160升水族缸的設定與原來那個160升的水族缸的差不多,只是用一個氣動箱式過濾器取代了那個簡易潔水器。
在280升水族缸中水位降低至整缸的25%,並且雌魚被小心地引誘到一個透明塑膠容器里。當容器還在水下時,蓋上蓋子就地擰緊,然後提出水族缸。這時,雌魚清楚地意識到她的處境,瘋狂亂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把魚苗釋放在容器里。我趕緊把容器里的雌魚和釋放出的魚苗倒進繁殖缸。幾分鐘之內,雌魚重新收回所有魚苗。
第二天,魚苗接受新孵化的豐年蝦作為開口食。在接下來幾天,雌魚更頻繁地並且更長時間地逐步釋放出魚苗。不像過去我見過的哥倫比亞白斑撒旦鱸,這個雌魚主要從鰓蓋排出魚苗並釋放掉,而不是從嘴那裡。儘管產卵時會有大量的魚苗產出,可能大約200粒,但這窩大概孵化出35隻魚苗。
大約3個星期中,雌魚在遇到任何危險時還會把魚苗含到口中。一有動靜,雌魚趕緊沉到沙質底部,張開嘴並且當魚苗衝進她的嘴裡時慢慢後退。直到雌魚感覺很安全了,危險不再威脅她的魚苗時,魚苗才會被重新釋放。魚苗不斷成長,在晚上他們已經不再進到雌魚口中;而是在一塊沉水木頭上方團成一團,並且仍然在雌魚頭部下方的位置。這時魚苗已經孵出4個星期,雌魚口中已經不再能夠把他們全部含下了。這似乎讓雌魚很緊張,從她身體變得帶有暗深條紋的色彩模式和煩躁的遊動行為就可以看出來。這種行為促使我決定把雌魚從繁殖缸移出,並且把她與雄魚們放到一起。魚苗似乎不在意媽媽已經走了,並且開始更徹底地散布到整個水族缸里。
魚苗似乎認識在繁殖缸中的冷凍血蟲(當時它們是被用來餵雌魚的),並且欣然吃掉它們的碎渣。我又在食譜中添加了活水蚤和碾碎的魚食乾片。孵化4個半星期後,魚苗大多集中到基底,不時篩選一些沙粒,不斷地搜羅可食的東西。
由觀賞魚貿易進口和冒險家個人採集的有臉部斑點的魔鬼魚的變化類型或地理變種,在色彩模式上有顯著差異。在這組類白斑撒旦鱸中,在繁殖方式上也顯現出某些差異。有很大的差異似乎並不令人驚奇,因為從好多地區採集到有臉部斑點的魔鬼魚,尤其是從前沒有記錄有白斑撒旦鱸的地區。在中魚屬和珠母屬中,變化類型或地理變種,在某些情況下被描述為新魚種。假如證明這些都是撒旦屬,那么似乎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正在了解的一大堆有臉部斑點的魔鬼魚的新名字,應該整個歸入白斑撒旦鱸。
儘管白斑撒旦鱸有相當的共性,還是建議對這些魚感興趣的愛好者,不要在一個魚缸中見了白斑魚就輕易認為是他;這個躲在魚缸後面,膽小的魚,也許恰恰是一個不同種類的斑點魚。
隸屬麗魚科珠母亞科食土次科撒旦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