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水電站

白山水電站

白山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骨幹電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山水電站
  • 外文名:Baishan Hydropower Station 
概況,基本資料,地理位置,水庫,發電,設計施工,投資及用料,歷史發展,大壩情況,主要建築,運行效益,

概況

白山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利用效益的工程,是東北電力系統主要調峰、調頻和事故備用電源。電站裝機容量150萬kW,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裝機3台,總容量90萬kW,保證出力16.7萬k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20.03億kW·h,二期工程裝機2台,總容量60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0.34億kW·h。電站以220kV電壓接入東北電力系統。一期主體工程於1975年開工,1983年第一台機組發電。1984年一期工程結束後二期工程繼續施工,1992年二期機組發電,1994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
白山水電站二期工程利用已建成的水庫及大壩,兩個進水口已預留在28#及29#壩塊上。整個工程布置在左岸。由於地麵廠房及開關站位於左岸大平溝中,需在此溝內設定攔洪措施工程(堆石壩及泄洞)。大平溝暴雨洪水計算成果如下:500年一遇設計洪水流量291立方米/秒,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357立方米/秒。引水道及廠區出露地層主要為前震旦紀混合岩,岩質堅硬,飽和抗壓強度達125MPa。引水道距岸邊較近,上復岩體較薄,且受構造及岩脈切割,工程地質條件較為複雜;但混合岩新鮮堅硬,沿洞線未遇大的斷裂,且洞徑在10m左右,採取工程措施,具備成洞條件。地麵廠房可避開較複雜的高邊坡問題。因此,從工程地質情況看,具備修建引水系統及廠房的條件。 白山水電站二期裝機60萬kW,可提供系統可用容量50萬kW,並增加年發電量3400萬kW·h。二期裝機主要不是電量效益,而是容量效益。由於白山水庫調節性能好,下游又有紅石及豐滿兩水庫反調節,因而在系統中運行比較靈活,只要運行調度得當,均可充分發揮調峰、調頻及事故備用等容量效益,並可減少系統耗及年運行費用,是經濟合理的。
白山水電站白山水電站
水電站主廠房位於左岸,平面尺寸長為110m,寬為26m,內設2台30萬kW水輪發電機組。大平溝防洪措施工程:堆石壩,壩高21m;無壓泄水洞,長約350m,城門洞型,襯砌內尺寸寬為3.8m,高為4.5m。 白山水電站由水電部東北勘測設計院設計,集團公司水電一局施工。二期工程於1984年9月開工,現已完工。二期工程多年平均發電量0.34億千瓦時。
1981年11月正式建廠。主廠房高54米,容納了五台單機容量約為30萬千瓦的立軸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年發電量20.37億千瓦時,通過220千伏輸電線路送往東北電網。白山電站大壩為三心圓混凝土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49.5米,壩頂弧長676.5米,白山水庫最大蓄水量64億立方米。白山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骨幹電站。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白山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位於中國吉林省東部山區,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樺甸市、靖宇縣交界處,坐落於第二松花江上游的樺甸市白山鎮,距吉林市約300km,是第二松花江梯級電站的最上一級水電站,下距紅石水電站40km,距豐滿水電站250km。

水庫

調節性能:不完全多年調節
控制流域面積:19,00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239立方米/秒
大壩類型:砼三心圓重力拱壩
正常蓄水位:413米
死水位:一期372米,二期380米
總庫容:62.15億立方米
死庫容:17.1億立方米
防洪庫容:8億立方米
防洪設計:500年一遇,19,100立方米/秒,水位418.3米
防洪校核:5000年一遇,26,200立方米/秒,水位420米
最大壩高:149.5米
白山水電站
壩頂長度:676.5米
壩頂寬:9-12米
壩底寬度:63.7米
壩體總填築方量:187.7萬立方米
壩體澆築工期:8.5年
泄洪建築物:表孔4,深孔3,二者相間布置

發電

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
保證出力:一期16.7萬千瓦
多年平均發電量:一期20.03億千瓦時
白山水電站
輸電電壓:220千伏
發電廠房:一期右岸地下廠房,二期左岸地麵廠房
水輪機組:5x30萬千瓦
最大/最小水頭:126米/一期81米;二期86米.
設計水頭:一期110米;二期112米

設計施工

設計者:東北水利勘測設計院
建築者: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
建築日期:一期1975-1984.12

投資及用料

土石方明挖量:107.9萬立方米
土石方暗挖量:41.6萬立方米
土石方回填量:47.3萬立方米
砼總量:231.7萬立方米
鋼材用量:7.38萬噸
木材用量:23.5萬立方米
水泥用量:67.1萬噸
高峰施工人數:14,274人
淹沒耕地:5.6429萬畝
遷移人口:1.6681萬人
工程總投資:1989年物價10.1178億元
靜態總投資:9.026億元
單位千瓦投資:1124.2元
單位千瓦時投資:0.505 元

歷史發展

1971年批准復建,1972年開始施工準備,1975年5月1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976年10月21日費時48小時截流成功,截流流量110立方米/秒,截流落差1.47米。採用明渠導流,最大流量5270立方米/秒,可抗十年一遇洪水。1982年11月16日下閘蓄水。1983年12月30日第一台機組發電,1984年7月8日及12月11日第二台及第三台機組發電。二期工程繼續施工,1992年二期機組開始發電,1994年6月全部竣工。

大壩情況

白山水電站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35立方米/秒。水庫正常蓄水位413m,死水位:一期372m,二期380m。總庫容62.1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5.4億立方米,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相應流量為19100立方米/秒,庫水位418.3m。校核洪水標準為5000年一遇,相應流量為26200立方米/秒,庫水位420.02m。最大可能洪水保壩,相應流量32200立方米/秒,庫水位423.45m。電站最大水頭126m:一期最小水頭81m,設計水頭110m;二期最小水頭86m,設計水頭112m。
壩址處河谷呈“V”形,兩岸坡度不對稱。基岩為前震旦系混合岩,基岩中有斷層和中性岩脈,左岸風化較深。基礎處理措施:壩基開挖至微風化岩層,對緩傾角裂隙採用開挖處理。為減少基岩不均勻變形和增強其整體性,加強了基岩的固結灌漿;對斷層採用挖除後,回填混凝土塞的處理方法;壩基設定防滲帷幕並設排水孔和排水洞。

主要建築

樞紐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拱壩、泄洪建築物、一期右岸地下廠房和二期左岸地麵廠房組成。
混凝土重力拱壩壩頂高程423.5m,最大壩高149.5m,壩頂弧長676.5m,為單曲三心圓拱壩,中部小半徑320m,兩翼大半徑770m,壩頂寬9-12m,壩底寬63.7m,寬高比為0.425。泄洪建築物為4個12m×13m(寬×高)的堰頂溢流孔和3個出口控制斷面、為6m×7m的深泄水孔。表孔、深孔相間布置,溢流堰頂下19m處設有1.66m高的跌坎摻氣消蝕,一期地下主廠房尺寸為:長121.5m、寬25m、高54.25m。二期在左岸擴建兩條隧洞,引水至江邊地麵廠房,廠房尺寸為89.5m×25.5m×56.8m。機組型號為HL-200-LJ-550;SF1230/275-48。水輪機轉輪直徑5.5m,額定轉速125r/min。發電機額定電壓18kV,定子鐵芯直徑12.3m。

運行效益

白山水電站處東北電力系統中部,是第二松花江開發的第一個梯級,它與下游紅石、豐滿水電站群進行聯合調度,提高了全梯級運行效益。在系統運行中其調峰調頻和事故備用作用非常突出,投產以來發揮了巨大的效益。在防洪方面,起攔洪消峰作用。1986年一次洪水,白山水庫攔蓄水量20.2億m,使豐滿水庫入庫洪峰由6736 m/s削減為5528 m/s,削減2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