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商水道中

《發商水道中》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詩人南奔途中創作的一首感時感事的詩,首聯描寫出發時的場景,中間兩聯嘆家身兼傷國事,尾聯收束到離別之上,又與時事密切相關。此詩精巧用典,含蓄吞吐,氣脈連貫,沉鬱渾厚,敘述傷時感事有杜甫沉鬱蒼茫的氣韻,堪為佳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發商水道中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簡齋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陳與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發商水道中
商水西門語,東風動柳技。
年華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詩
山川馬前闊,不敢計歸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商水:今河南商水。
⑵西門:指縣城西門。時詩人西行向舞陽
⑶年華:年光。危涕:危險艱苦使人涕哭流淚。
⑷世事:時勢或歷史。
⑸草草:此指魯莽輕率。檀公策:原指南朝宋將檀道濟征北魏,糧盡退兵之事。
⑹茫茫:渺茫。杜老:即杜甫。

白話譯文

在商水縣城的西門話別,暖暖的東風吹拂著柳枝。
年華艱險使人涕哭流淚,如今局勢所成皆有前因。
嘆草草敗退檀道濟之策,讀著茫茫無限老杜的詩。
馬前的山川在如此壯闊,自然不敢計算回歸之時。

創作背景

據胡穉《陳簡齋年譜》,靖康元年(1126)“正月,北虜入寇,復丁外艱,自陳留尋避地,出商水,由舞陽次南陽。”可見這是作者在陳留酒監任上,因遇靖康之變,徑從陳留南奔,道經商水(今河南商水)而小憩,復又從商水登程時所作,是詩人南奔途中的第一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地、時、事兼敘,於地,則商水西門;於時,則東風動柳,是早春時季;於事,則臨別告語。“語”字大約從杜詩學來。杜甫《哀王孫》:“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所與“語”者,當是前來送別的人;當然也似可兼指附近的商水河,言河水潺援之聲,也如珍重話別。“東風動柳枝”,其時正是春季。既是眼前之景,又於景中含不盡之情。那柔弱的柳枝,給人一種纏綿的感覺,正是離情別緒的寫照。吳文英說得好:“一絲柳、一寸柔情。”(《風入松》)。傷春又傷別,倍感無奈。這與《詩經·小雅·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名句殊為相近。這兩句,又大有杜甫《發同谷縣》“臨歧別數子,握手淚再滴”之意。詩人此次南行,是迫於兵災,更有許多不得已。此意含而不露,卻待其後申敘。
頷聯,敘而兼議,將首聯暗蓄之意進一步發明。“年華”承“東風”,“危涕”接別語,雖重在個人感受,而實有傷時之感寓於其中。孟子有“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之語,江淹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恨賦》)之句,故簡齋之危涕,實有孤臣之悲。“入”字提煉得新鮮有力,自是江西詩派之家法。“世事”主要特指眼下國有累卵之危,民有倒懸之急。如此窘境,絕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執政者失策之種種,只要聯繫當時歷史狀況,自然不難明白。
“草草檀公策”,緊承“世事”句,追究前事之因。“檀公策”,用劉宋時征北將軍檀道濟“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事,譏刺北宋朝廷避金人、求苟安的失計。詩人用檀道濟典故,追咎宣和七年(1125)北宋朝廷退避金兵,以致軍機貽誤、汁京被占的罪過。國家與個人的命運原本相連,詩人不得不在顛沛流離中度日了。
“茫茫杜老詩”,杜甫在入蜀以後以及在湖湘時期,寫到安史之亂或各地軍閥的戰爭時,多用“干戈茫茫”字眼。如《南池》詩:“干戈浩莽莽。”又如《惜別行送劉僕射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詩人平生極為推崇杜詩,在創作上經常模仿;更重要的是老杜後半生多在戰火中度過,而其傷時憂亂之作特多。時異事同,而孤臣之心難訴,他只好在吟誦杜詩之求得安慰了。
尾聯所云,儘管仍然與時事密切相關,但在詩意上則收束到離別之上。“山川馬前闊”,則前路漫漫,不見盡頭;“不敢計歸時”,則歸期杳杳,未有已時。身世之感,黍離之悲,充盈瀰漫。
此首詩敘離亂的事,雖多嘆家身,更兼傷國事。作者標新立異,用典精巧,所敘傷時感事真有杜甫沉鬱蒼茫的氣韻。含蓄吞吐,氣脈連貫,沉鬱渾厚,堪為佳作。

名家評價

南宋·劉辰翁《手批簡齋集》:⑴亂離多矣,何是公之能語也。⑵經歷如新,不可更讀。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 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博士。南渡後,召為兵部員外郎、翰林學士、知制誥,官至參知政事。以詩著名,原屬江西詩派。宋室南渡後,詩風有了明顯轉變,由描寫個人生活情趣轉而抒發愛國思想,由清新明淨趨向沉鬱悲壯。亦工詞,其詞意境與詩相近,有清婉奇麗的特點,而豪放處又接近蘇軾。有《簡齋集》、《無住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