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鎮

登州鎮為蓬萊市人民政府駐地,地處膠東半島北端,北瀕渤、黃二海,與長島縣隔海相望;是蓬萊市的三產(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大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登州鎮
  • 所屬地區:蓬萊市
  • 面積:陸域面積58.36平方公里
  • 人口:9.03萬
綜述,鎮村工業二次創業,企業改制實現重大突破,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高效農業,海上三次產業,水利工程項目,增強教育綜合實力,城區街巷改造,基層黨組織換屆工作,

綜述

該鎮海岸線長9公里,陸域面積58.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0公頃,轄41個行政村,總人口9.03萬人。該鎮東距煙臺港、火車站、機場均為70公里,西距龍口港44公里,東臨蓬萊新港,有煙(台)汕(頭)公路和牟(平)黃(縣)公路、蓬(萊)水(集)公路等幹線公路過境,境內長途汽車站客班可通華北、華南等地各大城市;鎮北濱海有蓬萊港、水城港,開通了與長島縣諸島和旅順等港的客貨滾裝運輸航線; 電話可直撥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城區實現了環網供電,建有220千伏和110千伏、35千伏變電站各一座;建有電視轉播塔一座、微波發射塔兩座。該鎮境內主要河流為畫河、平山河(於東部過境)。主要礦產有玄武岩、石灰岩、火山灰等。鎮內海拔100米以上的山主要有廟山、泰山、赤山、黑峰台山,另有丹崖山、田橫山兀立海濱。該鎮轄區是膠東開化最早的地區,歷為州、府、縣治所,隋、唐時期就因港航事業發達而著稱於世,因此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與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齊名的蓬萊閣,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水軍基地水城,有戚氏牌坊、戚繼光祠堂,有華北地區歷史最久的基督教堂——登州聖會堂。此外,還有海水浴場、田橫山公園等新開發的人文旅遊資源。該鎮城市化程度較高,所轄的行政村中,有14個位於市區內,占所轄行政村總數的34.1%。該鎮工業基礎雄厚,全鎮已形成以機械製造、醫藥化工、輕紡包裝、橡膠塑膠、建築建材、食品加工六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有工商企業520家,固定資產總值8.5億元。蓄電池、化工顏料、瑪鋼管件、羽絨製品等30多種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7年,該鎮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重工強農,科技興鎮”方針,以建設三產大鎮和民營經濟強鎮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兩個轉變”,大力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當年,全鎮實現糧食總產3786噸、花生總產38噸、蔬菜總產560噸、水果總產3261噸,實現農業總收入4454元;鄉村工業完成產值16億元、銷售收入14.5億元,實現利潤8100萬元、利稅1.9億元。當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4.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4.1億元、財政收入160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372元,比上年增加453元。當年,登州鎮被省體委命名為“體育工作先進鄉鎮”稱號,被煙臺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鄉鎮”稱號,被煙臺市委命名為“黨建工作先進鄉鎮”稱號。

鎮村工業二次創業

登州鎮加快發展鎮村工業,實施“改革、開放、科技、骨幹、名牌”帶動戰略,重點圍繞DHA智力寶、華泰製藥、酞菁蘭系列產品等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產品項目,投資8000萬元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全年共簽訂出口商品契約4個,完成商品出口額367萬美元;簽訂中外合資企業契約1個,總投資750萬元,契約利用外資額350萬美元,當年全鎮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5500萬元。

企業改制實現重大突破

登州鎮根據全鎮實際,把企業改革作為全鎮“1號工程”來抓,本著積極穩妥、紮實推進的原則,主要採取拍賣、租賃、委託經營、股份制等四種形式,推進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年內12家鎮屬企業全部完成改制;164家村辦企業完成改制153個,占總數的93%。在改制的鎮村企業中,實行上述四種改制形式的共有149家,其中拍賣12家,拍賣額2930.8萬元;租賃96家,租賃額704.36萬元;實行委託經營24家,委託經營額969萬元;實行股份制17家,總股本6163.8萬元。

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

年內,登州鎮進一步完善了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大張旗鼓地表彰十佳個體私營企業、30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帶頭人。年末,全鎮共有個體營業戶2231家、私營企業131家(其中資產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近百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5700人,占全鎮勞動力的30%;個體私營企業上繳稅金616萬元,約占全鎮稅收的30%;個體私營經濟總量約占全鎮經濟總量的40%。

發展高效農業

登州鎮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發展設施型農業作為突破口,加快新一輪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多次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的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和技術扶持力度,推動了全鎮高效農業的發展。當年,全鎮蘋果改接優系紅富士面積達64公頃,蘋果套袋440萬個,種植銀杏34公頃,建成冬暖式大棚76個、普通大棚2000個,香菇大棚發展到20個,雙孢菇種植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已形成優勢產業。

海上三次產業

年內,登州鎮水產工作把海洋開發、調整漁業產業結構、捕撈生產、海產品深加工作為重點,圍繞效益抓項目、品種、規模。全鎮年內新增扇貝養殖面積54公頃,達到100公頃;養殖單位發展到28家, 捕撈漁船發展到400條。 當年,全鎮完成水產品總量2.7萬噸,實現產值8500萬元。

水利工程項目

登州鎮以治水為重點,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共規劃並完成水利工程項目41項,其中新建工程20項、水利配套工程15項、修復加固工程6項,總投資914.7萬元,擴大和改善水澆地面積130公頃。完成了蓬萊市重點工程——平山河攔河閘水利工程預定任務,共投資294萬元,漿砌河道2000米,砌體1.1萬立方米,搬運土石方8.2萬立方米,建過壩涵洞12座。

增強教育綜合實力

登州鎮年內先後投資980萬元,對全鎮中國小校舍進行改造,並投資10萬餘元購置了管弦樂器、腳踏風琴等音樂教育器具,8所學校投資59萬元購置教學用微機155台。當年共建成省級規範化學校1所、煙臺市級規範化學校4所,中小學生入學率、畢業率和時屆內完成率繼續保持100%。

城區街巷改造

登州鎮積極創建衛生鄉鎮,集中力量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北關路拓寬改造、港南路拆遷、華茂路築路等重點工程,並投資500萬元對城區街巷進行路面硬化,城區道路硬化率達到85%以上。

基層黨組織換屆工作

登州鎮黨委在農村基層班子換屆選舉工作中本著“基本穩定,局部調整,最佳化結構,提高素質”的原則,對22個村支部(黨委)班子進行了調整,共調整班子成員52名。調整後,全鎮農村基層班子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41個支部(黨委)成員平均年齡由過去的47.1歲下降到42.4歲,班子成員40歲以下的占32.5%;班子成員平均文化程度達到國中以上水平,其中支部(黨委)書記擁有大專文化的共6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