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塊

痧塊,證名。指痧脹經刮、放外治以後,餘毒稽留於氣分、血分,結成痧塊。

痧塊
《痧脹玉衡》:“痧毒留於氣分,成氣痞痛;留於血分,成血塊痛,壅於氣積阻滯,成食積塊痛。蓋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盡,不用藥以消之之故。施治之法,在氣分者,用沉香、砂仁之類治之;在血分者,用桃仁、紅花之類治之;食積阻滯者,用卜子、檳榔之類治之;或氣血二分俱有餘毒者,當兼治之;若更兼食積所阻,有餘毒者,當併合治之。”參見痧脹等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