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上網

病理性上網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第六醫院副主任醫師田成華2009年提出了“病理性上網”的初步診斷標準,這項研究是為全國測查及完善該標準提供依據而進行的,尚處於學術討論階段。

簡介,背景,症狀,危害,原因,心理之因,生理因素,解決關鍵,治療效果,

簡介

病理性上網,對網路成癮的新稱呼,將取代以前的網路成癮的說法。
有關專家稱衛生部正在進行調研,確定
它的診斷標準,一旦診斷標準確立,“病理性上網”就是一種病。臨床上是指由於患者對網際網路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組心理性異常症狀以及伴隨的一組生理性不適
病理性上網特徵病理性上網特徵
。這種異常行為屬於網路性心理障礙,它包括網路交際成癮、網路色情成癮、網路強迫成癮、網路信息成癮、計算機成癮等。 國外病理性上網的檢出率為3%—18%,國內為2%—15%。說明病理性上網正成為不容忽視的醫學問題。
病理性上網的檢出率差異比較大,與研究時間、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關。
目前國內沒有公認的標準,使數據的可比性差,影響了病理性上網的病因、發病機制、預防治療的研究。
許多專業人員認為病理性上網應該列入疾病分類,並且制定診斷標準。
目前從臨床特點看,應該歸入ICD10其他習慣與衝動障礙。有病理性賭博、病理性縱火、病理性盜竊等。病理性上網可以作為正式診斷術語。

背景

著名網癮研究專家陶宏開教授在一場針對青少年網癮及犯罪的論壇上拍案而起。
新媒體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主題論壇在深圳舉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
導小組組長鄧維龍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
青少年上網青少年上網
“未成年犯一半有網癮”
2010年《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廣東網民有4860萬人,其中青少年網民數超過一半,在3000萬左右,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廣東青少年網路傷害調研報告統計顯示,廣東青少年網路依賴(“網癮”)人數有54萬。
鄧維龍介紹說,在廣東省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當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網路依賴問題,有60%多的未成年犯受到過網路、手機等不良信息的影響。針對網路對青少年造成負面影響這一問題,廣州白雲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紹說,目前業界準備不再使用“網路成癮”(網癮)這種說法了,改稱為“病理性上網”。
衛生部正在進行調研,確定它的診斷標準,一旦診斷標準確立,“病理性上網”就是一種病。
“政府應給網監發工資”
以挽救網癮青少年而知名的社會學家陶宏開開誠布公地說:“雖然目前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絕對數量並沒有減少,而且由於部分地方政府缺乏重視,存在人為地將數據‘減少’的現象。少年犯的娛樂方式中80%都是有害娛樂,其中網遊占了重要部分。因此,政府應該竭力整頓網路環境,對網路監管加大財政投入。有錢的事人人搶著乾,但監管是無利可圖的,所以政府應該給網監發工資!”。

症狀

如果有以下症狀相符合的話,可能要列入“病理性上網”!
1. 對上網有強烈的渴望或衝動,想方設法上網;
2. 經常想著與上網有關的事,回憶以前的上網經歷,期待下次上網;
3. 多次對家人、親友、老師、同學或專業人員撒謊,隱瞞上網的程度,包括上網的真實時間和費用;
4. 自己曾經做過努力,想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沒有成功;
5. 若幾天不上網,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易激怒和厭煩等症狀,上網可以減輕或避免這些症狀
6. 儘管知道上網有可能產生或加重原有的軀體或心理問題,仍然繼續上網。
7. 把上網作為逃避問題或者是緩解無助、內疚、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的方法;
8. 為了得到滿足,用於上網的時間有越來越長的趨勢;
9. 實際上網時間比原定時間要長;
10. 因上網而逐漸忽視其他的快樂與興趣;
11. 上網模式變得狹窄,即圍繞著例行公事樣的習慣和儀式,上網模式變得越來越刻板,其特點是越來越容易進行該儀式,上網時間,地點或者上網方式缺乏變化;

危害

網際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它既沒有空間限制,也沒有時間限制。
網際網路並不是
一個純淨的世界,網上色情作品泛濫,許多犯罪活動都是以網際網路為手段進行的。這告械世人,網際網路世界雖然是個奇妙的虛擬天地,但也是一個必須加倍提防的地方。成千上萬的父母也許還沒有意識到網際網路上的危險。
病理性上網危害病理性上網危害
網際網路世界充滿了陷阱,遍布著別有用心、引誘孩子走入歧途的人;孩子單純的心靈很容易被污染,而孩子和父母卻往往覺察不到。那么,怎樣讓孩子面對網際網路這個無形的、難以捉摸的世界呢?作為父母,應該和孩子努力溝通,以便共同消除網路世界帶來的危害。
現在許多孩子對網路非常迷戀。經常有家長抱怨說女兒剛滿7歲,玩起電腦網路來絕不亞於成人。在她的電腦網路里有網上流行的遊戲、MTV還有她自己的flash作品。
有一天,她的嘴裡突然冒出今晚我們將擁有“激情一夜”時,家長著實被嚇了一跳。長此以往,孩子的視力、身心健康將會受到網路怎樣的影響〕維護網路安全、避免網際網路傷害我們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和關注少兒健康成長的有識之士的共同呼籲。

原因

心理之因

談到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的成因,曹楊分析,
一是好奇心理:網路有限的感知經驗、靈活而匿名的個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時空界限、廣泛的人際交往、夢幻般體驗等等無不強烈地吸引著人們,人們上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特別指出的是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對課堂之外的知識同樣有著極強的興趣,這也是青少年對網際網路最為偏愛的原因。
二是補償心理:當現實與理想之間出現偏差的時候,人總是希望能尋求到合理的補償,而網路的虛擬性、自由性恰恰滿足了這種需要。網路的虛擬性為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者提供了在意識前提下實現理想的可能性,親情、愛情、抱負、情緒宣洩以及潛意識的願望都能在網路中得到實現。三是逃避心理: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承擔的社會責任,缺乏競爭力的個體採取上網來逃避。網上的言行具有匿名性、自由性,為其設定了安全的禁止。當個體遭受挫折後,面對壓力情境如工作失意、社交恐懼、失戀等,產生一些輕微的神經症狀如抑鬱或狂躁,為尋求解脫而沉溺於網路中。成癮者上網實際上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同時也是為了獲得一種認同感。

生理因素

還有就是生理因素使然。 網癮-病理性上網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失誤而言,就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的因素。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中國的孩子們在巨大的壓力下喪失了求知的欲望,機械地死讀書,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進而逃課,上網咖,沉迷網路。

解決關鍵

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城市上網小學生比例為25.8%,國中生為30%,高中生為56%。據統計,患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的青少年網民高達10%-15%,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已成“社會病”。
為上網而逃學、離家出走、搶劫甚至猝死網咖的事件也屢屢發生。深受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之害的孩子太多了,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不僅造成本人痛苦,也造成了家庭的破碎、社會不安全因素的增加,網路問題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個社會問題。破解青少年上網成癮難題,已經成為一個擺在全社會面前的緊迫課題。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 C T專家韓佩英在談到網癮-病理性上網愈演愈烈時談到,在她所接待的一些學生中,都不約而同地存在這個問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看不到孩子陽光的地方,卻誇大孩子不足的地方,孩子得不到他人對自己的正確評價,便到虛擬世界中去尋找。
省重點高中的一個高三學生,在高考前就跑進了網咖,上網成癮,他對醫生說,天天分數,天天學習壓力,感覺太累了。與同學交往的時間沒有了,心理壓力長期得不到釋放,孩子情緒很低落,成績急劇下降。韓佩英說,在國中、高中生中,主要的心理傾向就是獨立意識、平等意識、反叛意識增強,這時的孩子對自己評價較高,理想遠大,現實中又不一定與自己的理想願望相符合,再由於自己認知水平、經歷有限,對問題看法又不一定那么完整,對自己不能正確估價,所以有時陷於情緒不穩定狀態,成績高時沾沾自喜,成績低時自暴自棄。這時如果家長引導無方,就會加劇孩子的情緒反應。

治療效果

“戒除網癮-病理性上網”要達到的最佳效果是什麼樣的呢?是叫孩子不再上網、永遠遠離網路嗎?許多人都曾問過這個問題。 戒除網癮-病理性上網並不是“戒除網路”。讓孩子科學使用電腦網路,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讓家庭重拾往日歡樂,這是“戒癮”所要達到的效果。電腦網路不是洪水猛獸,簡單粗暴地反對孩子上網,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要告訴孩子電腦網路是一種工具,是給我們用的,而不單是玩的;學會用的人是聰明人,只會玩的人則是愚蠢的。
治療效果治療效果
如何防止孩子上網成癮,有專家認為,讓學生在現實中找到成就感和正確的滿足感是解除孩子上網成癮的根本。這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努力。首先網咖業主應該要有良心和覺悟,還要有法律來約束。
另外,老師和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上網,讓孩子自身認識到“網路成癮-病理性上網”後的危害並有“拔”出來的意願。學校應該建立健康的校園網站,讓孩子們正確使用網路這一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