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疾(拼音:jí)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樣子。本義當為傷病、外傷,疾病應是其引申義。由於“疾”字中含有“矢”,“矢”離弦後給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覺,所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由於人受箭傷或生病後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此外還有禍害、缺點、疾苦、憎惡、擔憂等引申義。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疾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平水韻部:入聲四質 
  • 部首:疒
  • 筆畫數:5+5
  • 造字法會意
  • 結構:合體字,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 異體字:𤕼、𤖏、𥏂、𥏦(其餘見擴展圖冊)
  • 統一碼:基本區-75BE
  • 五筆:UTDI
  • 倉頡碼:KOK
  • 鄭碼:TMA
  • 四角碼:00184
  • 字級:一級(2028) 
文字溯源,詳細解釋,近字辨析,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廣韻,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韻書集成,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甲骨文由表示人的“大”和表示箭的“”組成(圖1)。全字所描繪的是一隻箭正好射中一個人的腋下,即一個人被箭射傷的情形。有的學者認為古人用箭傷來代指疾病,因此認為“疾”的本義就是“病”。王國維《觀堂集林·毛公鼎銘考釋》:“象人亦(腋的古字)下箸矢形。古多戰事,人箸矢則疾矣。”古代戰爭很多,而弓箭是常用的武器之一,在戰爭中的人們經常被箭射傷,所以古人以為“疾”的初始意義是“箭傷”或“外傷”,由此再引申為“病、疾病”。“疾”字的金文(圖2)保持了甲骨文的形體,從春秋時代開始,其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疾”字中的人形被換成“疒”(圖3)。許慎將小篆的“疾”說成是形聲字,引起了不少人的懷疑。段玉裁作注時說:“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這就是說,小篆的“疾”仍然是會意字。“疒”甲骨文像一個人病後躺在床上之形,因此有學者認為“疒”為“病”之初文,再加上“矢”形而成“疾”,其意思應是由箭傷引起的疾病。《說文》古文中像人身軀形的一長豎和像床體的一豎尚未合一(圖4),到了小篆里,兩者就共用一個長豎了(圖6)。漢隸中的“疒”最初還沒有點(圖7),這源自篆文。後來在一橫之上加一點,變成“疒”了。

詳細解釋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
病(總稱)。
ill;disease
《尚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
巴金《》一:“胃疾愈而復發,時時擾人。”
疾病;殘疾;諱疾忌醫積勞成疾
廢疾;廢疾的人。
disability;patient
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泛指病人。
左傳·襄公九年》:“居疾於虎牢,肆眚,圍鄭。”
痛苦;困苦;憂患。
suffering
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
疾苦;疾痛慘怛
缺點;毛病。
fault
論語·陽貨》:“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病害;傷害。
《詩經·大雅·瞻卬》:“蟊賊蟊疾,靡有夷屆。”
指毒害之物。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惡。指壞人壞事。亦指禍害。
左傳·哀公元年》:“臣聞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車轅之頸。
周禮·秋官·大行人》:“朝位賓主之間七十步,立當前疾。”
動詞
患病。
fall ill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厭惡;憎恨。
disgust;hate
《尚書·君陳》:“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
妒忌。
envy;
be jealous of
商君書·修權》:“公私之分別,則小人不疾賢,而不肖者不妒功。”
嫌怨。
detest
左傳·昭公十三年》:“若憚之以威,懼之以怒,民疾而叛。”
憂慮。
hesitate
袁宏《後漢紀·順帝紀二》:“商(梁商)疾邊吏失和,使羌戎不靜。”
非難;毀謗。
slander
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後。”
極力;盡力;努力。
do one's utmost
荀子·榮辱》:“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
怒;強狠。
angry;fierce
形容詞
痛。
ache
《詩經·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急劇而猛烈。
rapid;sharp;
violent
孫子·勢》:“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激揚;宏大。
powerful
荀子·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快速;急速。
quick
莊子·天道》:“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
極速;疾馳;手疾眼快;奮筆疾書;疾如旋踵
敏捷;敏銳。
quick;nimble;
sharp
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
(以上參考資料)

近字辨析

疾、病
二字在“疾病、生病”的意義上是同義詞,並沒有輕重的區別,都既可指重病,也可指一般的病。《呂氏春秋·貴公》:“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又《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問之。”同一件事,有時用“病”字,有時用“疾”字,可見這兩個字沒有輕重之分。《呂氏春秋·異寶》:“子培疾而死。”“疾”而至於死,可見“疾”並不指輕病。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病”的本義是病情加重,“疾”不具備這個意義。
疾、捷、快、速、迅、急
這六字都有“快速”的意思,但也有區別。《說文》:“速,疾也。”“迅,疾也。”表示快速古代常用“速",“迅"比“速”猛厲,“迅雷”不能說成“速雷”。“快”上古只表示心情愉悅,魏晉以後才有“快速”的意義。“疾”也比“速”來得急切。“捷”有“敏捷”的意思,“猿得木而捷”,“捷"不能換成其他字。“急”強調緊迫、急切,與“緩”相對。“急迫、急需、急促”的“急”不作“疾”。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秦悉切(jí)
病也。從疒(nè)矢聲
𤖏,古文疾。
𥏴,籀文疾。
【注釋】①矢聲:矢上古屬脂部,疾屬質部。脂、質對轉。

說文解字注

病也。
註:析言之則病為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為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跡也。止部曰:疌,疾也。
從𤕫,矢聲。
註: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𥏴,籀文疾。
註:從廿者,古文疾也,從𥎿者𥏼省也。
𠥻,古文。
註:各本篆體作𤶅,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考(考)?篆下曰:𠥻,古文疾。童篆下曰。𠥻,古文以為疾。此𠥻為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韻》《類篇》皆曰:𠥻,古文疾。?,籀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籀文作?又作?者,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而因倂(並)入之,又譌(訛)古為籀也。

廣韻

秦悉切,入質從 ‖疾聲質1部(象著矢致疾臥床,矢非聲)
疾,病也。急也。秦悉切。十一。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部】 疾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古文:𤕼、𤖏、𥏂、𠥻、𤶅
《唐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昨悉切,竝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又《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又《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又《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註:疾,惡也。
又《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於事敏速強壯也。
又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註:疾威,猶暴虐也。
又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註:疾,怨也。
又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又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又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又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又與嫉通。《書·君𨻰》:爾無忿疾於頑。
又《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又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又《韻補》葉才詣切,音劑。《易·無妄》: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葉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考證:“《爾雅·釋鳥》:鵲,劉疾。” 謹照原文鵲改鶛。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
①丶(點)②一(橫)③ノ(撇)④丶(點)⑤㇒(提)⑥ノ(撇)⑦一(橫)⑧一(橫)⑨丿(撇)⑩㇏(捺)
【寫法】
“疒”從上、左包圍“矢”,底部“疒”“矢”齊平。
“疒”,首筆點起筆於豎中線;點、提兩筆分寫橫中線上下。
“矢”,兩橫筆上短下長,短橫在橫中線上側;撇、捺底部持平。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韻書集成

小韻韻攝聲調韻目韻系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
入聲
五質
真A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秦悉切
dzʰjet
集韻
入聲
五質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昨悉切
dziet
中原音韻
入聲作平聲
第四齊微
齊齒呼
全清
ts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第四齊微
精妻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二質
全濁
昨悉切
dz‘iət
分韻撮要
陽入
第八賓稟嬪畢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