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狀角化不良病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皮損主要發生於顏面、頭、頸和腋窩,偶見於口腔。在40~50歲開始發病,男多於女。皮損為肉色到褐色丘疹,邊緣光滑捲曲,中央呈角化過度性角栓。損害中可排出有臭味的乳酪樣物質。皮損通常呈單發性,亦有報告多發性者。可發生瘙癢和出血,但大多無主觀症狀。臨床上診斷困難。尚無惡變的報告。口腔損害罕見,類似皮膚損害。損害通常不疼痛,發生於受外傷形成的角質化黏膜上,為小的丘疹和結節,中央呈火山口狀,可呈乳頭瘤樣外觀,顏色為肉色到白色。

用藥治療

可手術切除。

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病理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明。有人認為本病為單發性Darier病。

疾病診斷

本病應與其他棘層松解疾病如Darier病、家族性良性天皰瘡和增殖性天皰瘡鑑別。除臨床症狀不同外,三者均無疣狀角化不良病中所見的燒瓶狀凹陷。此外棘層松解較家族性良性天皰瘡和增殖性天皰瘡輕,增殖性天皰瘡可見到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直接免疫螢光檢查見表皮網狀螢光可以鑑別。Darier病的圓體和穀粒形成較疣狀角化不良病明顯得多。
本病亦應與乳頭狀汗腺囊腺瘤鑑別,後者表皮尚糜爛,可見大量漿細胞,無角質栓。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描述。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皮損中央有大的燒瓶狀凹陷物,並借通道與表面相連。通道中充滿角蛋白物質。大的凹陷上部含許多棘層松解性和角化不良性細胞。凹陷下部見許多絨毛,後者為顯著變長的真皮乳頭,其上僅被覆一層基底細胞,並從杯形凹陷的底部向上突出。
在向上生長的絨毛底部常見不規則向下生長的表皮索。後者常為雙層基底細胞,由狹窄的裂縫隔開,裂縫內有少數角化不良棘層松解細胞。在凹陷入口襯以增厚顆粒層的通道中,常見典型圓體細胞。

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描述。

預後

尚無惡變的報告。

發病機制

口腔損害可繼發於刺激和外傷,菸草和其他化學性致癌物質與口腔損害的發生可能有關。皮膚損害發生於曝光區,可能與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亦有人懷疑本病像天皰瘡一樣,可能存在有引起棘層松解的循環抗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