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鳴不鳴

當鳴不鳴

當鳴不鳴,佛典故事,出自《百喻經》。也是一個成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鳴不鳴
  • 外文名:When the sound is not sound
  • 性質:佛典故事
  • 出處:《百喻經》
  • 寓意:不做善事,有疾病才後悔晚了
典故來源,寓意影響,

典故來源

從前有一個國家,每逢國家的慶典喜日,國中的婦女都手持一朵美麗的蓮花,參加慶祝遊行才顯示這位婦女的高貴,否則就覺得沒有面子。當時有一個窮人的婦女見到人家婦女都持蓮花慶祝遊行,而自己卻買不起一朵蓮花而苦惱,他就對丈夫說:
‘今天是我國的國慶,每個婦女都持有一朵蓮花,你也應當設法弄到一朵蓮花給我,否則我和你離婚了。’丈夫聽到這句話非常惶恐的說:‘好的,親愛的,我一定為你弄一朵蓮花就是了,不要說那傷害感情的話。’可是當時的蓮花非是一般窮苦的人買得起的,從那裡去弄一朵蓮花來呢?
這位可憐的貧窮丈夫,為了獲得妻子的歡心,只好冒險進入國王的花園去偷。國王御花園裡的池塘飼養很多鴛鴦,他忽然想起自己也曾學過鴛鴦叫。於是當天晚上一面學著鴛鴦叫,一面偷潛入御花園。當他在池塘里採蓮花的時候,所有的鴛鴦都驚動的叫起來,看守花園的人即驚問:‘誰在池塘里?’這位窮苦的人一時情急,不知不覺答‘是我呀!’守衛的人即蹤身一跳,把他抓起來。
這時窮苦的人才驚覺似的學起鴛鴦叫起來。警衛的人說:‘剛才你不學鴛鴦叫,現在才叫已經太遲了,現在我要把你帶去見國王。’這位窮苦人聽到要帶他去見國王才後悔一切都太遲了。

寓意影響

人類社會有士農工商,各有適當的職業,有人正常的職業卻不乾,而都是乾那些投機取巧,剝削社會的事情,欲占人家的便宜或侵害到他人的利益。乾那些殺、盜、淫、欺騙、貪污的事情,使社會人人討厭,被人臭罵將來更受痛苦的果報,究竟是聰明還是愚痴呢?
世間無論什麼職業,熟能生巧,巧而能超人。俗說:‘貫者為師’成功立業就在此里,依此正途不走,而欲投機取巧或欺世偷人即前途必定是黑暗。
學佛的人正知正見,正法不學,偏偏學那些邪魔外道之法。為了小小的名利正道不走,而走邪道,將來墮落豈不是太冤枉。俗說‘行行出狀元’行行皆可以成功,行行亦有人失敗。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那裡?我想:正直與邪惡占大部分的關係。
有錢有勢的時候不肯布施,不肯作善事。身體強健有精神的時候不肯用功修行,而沒有錢的時候才想布施做善事。身體有病或災難困苦的時候,才想用功修行豈不是太遲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