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丸(《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當歸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具有養血潤燥,益氣祛風之功效。主治慢性蕁麻疹,銀屑病;瘙癢症,皮膚乾裂,皮膚痿縮等,屬於血燥,症見皮膚乾燥,鱗屑,皸裂或萎縮,瘙癢,無熱象,脈細,舌淡紅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當歸丸
  • 出處:《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熟地、防風、白芥子、荊芥、首烏、玉竹、黃芪、甘草
  • 功用:養血潤燥,益氣祛風
  • 主治:慢性蕁麻疹,銀屑病;瘙癢症,皮膚乾裂,皮膚痿縮等,屬於血燥,症見皮膚乾燥,鱗屑,皸裂或萎縮,瘙癢,無熱象,脈細,舌淡紅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附方,

組成

當歸15g,川芎7.5g,白芍9g,生地3g,熟地9g,防風6g,白芥子6g,荊芥6g,首烏12g,玉竹12g,黃芪15g,甘草3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9g。早、晚各服一丸。

功用

養血潤燥,益氣祛風。

主治

慢性蕁麻疹,銀屑病;瘙癢症,皮膚乾裂,皮膚痿縮等。

運用

診斷要點:血燥,症見皮膚乾燥,鱗屑,皸裂或萎縮,瘙癢,無熱象,脈細,舌淡紅者。

附方

名稱:當歸丸
組成:當歸(切,焙)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個,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十二個,狼毒(銼,炒)半分,巴豆(去皮心,研爛,出油盡)二十個,豉(微炒),細辛(去苗葉)各一分
用法:上為末,煉蜜和杵,以瓷器盛之,每用旋丸。未滿百日兒,服如麻子大一丸,溫水送下,一二歲兒二丸,早晨只一服。以利為度
主治:小兒胎寒,軀啼驚癰,虛脹不嗜食,大便青或夾膿;並治諸癰證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當歸丸
組成:當歸,赤芍藥,川芎,熟地黃,黃芪,京三棱各半兩,神曲,百草霜各二錢半
用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水送下
主治:婦人月經不調,血積證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當歸丸
組成:當歸(銼碎)三兩,水蛭(好者,炒)三十個,桃仁(去皮尖,炒,研)三十個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粒,以酒送下。未知,加至三十粒
主治:留血滯於腰間,致血瀝腰痛,痛如錐刀所刺,大便黑色,小便赤黑,脈澀者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當歸丸
組成:當歸(去蘆),芍藥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米飲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腸胃冷襲而痛,啼哭不休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當歸丸
組成:芫花(未開者,及時採取,曬乾摘去枝梗)
用法:用和淡米醋或康醋浸藥面上,醋高一指,隔宿取出控起,帶醋於鐵銚內以慢火炒之,不住手攪拌,水脈斷即以碗器蓋之,候冷傾出,著底焦者不用,洗過銚子揩淨再炒香熟,焙乾為細末,卻以先浸藥醋打硬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二十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一時許再進。臟腑必動,不過利一兩行即止,甚快而無所損。若去脾胃停滯,見效欲速,即用砂糖水或紫蘇湯送下。打糊醋須澄清者用,或少卻添別醋不妨。丸時,更作一等,如綠豆大者。治大人酒食所傷,丸數斟量所患,隨虛實服之。臟腑既動,當以白粥補之
主治:小兒積滯,腸脹食傷等疾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