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

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

《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是201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乃喬,劉耘華,宋炳輝。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
  • 作者:楊乃喬,劉耘華,宋炳輝
  • ISBN:978-7-309-09808-2
  • 頁數:965頁
  • 定價:180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 字數:1410千字
簡介,前言,目錄,

簡介

《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是紀念“中國比較文學學會(CCLA)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成功召開的會議論文集,這部論文集共遴選了中外與會學者的優秀學術論文110篇,共148萬字,分上下兩冊。根據所選入論文的多元研究面向,我們為其界分了八種透視領域:“學科總論”、“回歸文學性與比較詩學”、“國際文學關係與影響研究”、“‘文化記憶’與流散寫作”、“比較文學視域下的文學翻譯”、“經典的跨文化詮釋”、“文學研究的跨學科視角”與“中國比較文學的歷史與教學”。這部論文集以結集出版的記憶形式總結了中外比較文學研究者在這個時期所給出的當下性思考,就其厚重的學術價值而言,無論是對於中外比較文學研究者,還是對於有志從事比較文學研究的本科生與研究生,其都是一部具有前沿性、歷史性與總結性的學術參考文獻。

前言

2011年8月9日至11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CCLA)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隆重召開,此次會議主題為:“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and Methodological Rethinking)。“第十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主辦,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與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承辦,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大學協辦,清華大學對本屆學術研討會的召開也給予了鼎力的支持。
上海是一座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第十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在上海的召開,無論是對中國比較文學發展的推動,還是對國際比較文學發展的影響,其均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1981年,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在深圳大學成立,同時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此後,中國比較文學年會每三年在國內不同地區的高校舉辦一次,三十年來,這樣一個重大的學術活動曾在國內與國際比較文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十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是在“三十年”與“第十屆”兩個完整的歷史性數字所指向的時間界標上召開的,並對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發展歷史進行了回顧與展望,其毫無疑問是一次重大的、承前啟後的國際性學術盛會。
“第十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是迄今為止以“中國比較文學年會”的學術名義所舉辦的規模最為盛大且成功的一次學術研討會。根據此次會議組委會所掌握的相關信息統計,有400多位中外學者以正式註冊的方式參加了此次會議,而在開幕式當天及後來的兩天會議活動中,實際參加會議的中外學者多達500位以上。這500多位與會學者分別來自美國、法國、匈牙利、斯洛伐克、加拿大、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及台港澳地區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因此國際性、多元性、前沿性與對話性構成了此次會議的學術品質。
此次會議的學術品質不僅呈現在會議的組織觀念、方式、規模及其與會者所持有的整體學術心態上,也更呈現在圍繞著會議主題——“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 所設定的16個工作議題和圓桌會議議題上。可以說,在最為準確及寬闊的學術走向上,這16個議題的設定凸顯了當下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與國際比較文學研究所接軌與呼應的恰切邏輯關係。在此,我們特別輯錄這16個議題,以學術備忘錄的形式告知學界: 這曾是中國比較文學界及國際比較文學界所共同經歷過的一次學術行動:
1. 回歸文學性: 作為文學研究的比較文學;
2. 中外比較詩學;
3. 中外文學關係;
4. 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
5. 世界文學經典的跨文化詮釋;
6. 流散文學與海外華人文學;
7.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海外中國學;
8. 文學與宗教;
9. 文學人類學;
10. 中國比較文學三十年及教學研究;
11. 東亞文學關係研究;
12. 中華多民族文學關係研究;
13. 新媒體與文學書寫;
14. 城市: 觀念、歷史與文學再現;
15. 文學期刊的作用與現狀;
16. 青年學者論壇。
“第十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在上海的舉辦,無疑是對上海比較文學界整體實力的一次檢閱及在整體學科發展上的推動。比較文學研究在上海曾有著悠久的學術歷史,並且上海多所高校在比較文學學科點的建設上已形成了碩士、博士與博士後培養的完整建制,此次年會是在上海多所高校及其同仁通力合作下召開的一次比較文學盛會;此次規模盛大的學術會議,在會議場館的使用上調用了上海高校最具有先進性與整體性的國際學術會議場館,並以組織的嚴謹性、配合性與有序性為此次會議的學術含量及與會學者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毫無疑問,在學術的凝聚力上,此次會議的召開也進一步加強了上海各高校比較文學學科點及其同仁之間的合作性與對話性。
遵照歷屆中國比較文學年會的慣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CCLA)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束後,我們對此次會議的與會學者所提交的400多篇論文進行了遴選,從中提取出110篇學術質量優秀的論文,以編輯出版一部148萬字的會議論文集——《當代比較文學與方法論建構》,以紀念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當然,我們編輯出版這部論文集也更是以文本的形式來記憶這次不可複製的盛會,也更是為中國及國際比較文學界的當下者與後來者提供一部在學術上相互交流及可具有文獻參考性的文本。
最後,還是讓我們記住印製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CCLA)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封面上的那句具有凝聚力且激動人心的表達:全世界學者聯合起來,文學讓世界更美好(Scholars of All Lands Unite, Better Literature Better World)!
主編
2014年3月11日
上海

目錄

前言
學科總論
樂黛雲 關於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的一些思考
弗朗索瓦·於連 對比較的重新思考
張漢良 “文學性”與比較詩學——一項知識的考掘
陳思和 作為學科的比較文學之精神基礎
——試論勒內·艾田伯的“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
王寧 面對文化研究的挑戰: 比較文學的未來
曹順慶 東西方不同文明文學比較的合法性與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
查明建 論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係
高旭東 世界文學的跨文化反思與學科重估
王宏圖 在西方的目光下——當代文學價值評判與世界文學標準
范勁 作為交往媒介的世界文學及其未來維度
回歸文學性與比較詩學
馬立安·高利克 Interliterariness and the Interliterary Communities
張哲俊 第三種比較文學的觀念
周榮勝 比較詩學的方向: 回到錢锺書
陳躍紅 穿越文化疆界與回到歷史現場——再讀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讀本》
張沛 “文學”的解放
代迅 選擇的西化: 兩種審美態度及其現代命運
丁爾蘇 互動與啟迪: 跨文化研究的求知動因
方漢文 《海天詩話》與中國比較詩學的濫觴
耿幼壯 火焰與灰燼之思——德希達的“符號學”
郭西安 隱喻與轉喻: 詮釋學視域下西漢“《春秋》學”的兩種話語模式
——以《春秋》之“楚莊王伐陳”為例的分析
姜哲 從漢代經學詮釋學看“《詩》無達詁”的生存論意義
張萬民 中西比較視野下的中國詩學: 從劉若愚到余寶琳
汪建峰 韋恩·布斯與當代西方倫理批評
汪洪章 《莊子》、《文心雕龍》與現象學方法
楊乃喬 “文姬歸漢”的個人歷史與華夏民族的“離散精神原型”
——兼論比較文學研究的可比性
張輝 亞里士多德的準繩——論萊辛《漢堡劇評》對《詩學》的解釋
李慶本 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跨文化闡釋
陸曉光 庖丁解牛與《資本論》創作——關於勞動與工作的“藝術性質”
張錦 福柯的“異托邦”思想與比較文學方法論新探
張莉 以時間的方式思考存在——卡夫卡的時間敘事體系研究
陳慶 歷史書寫中的知識暴力——論斯皮瓦克的歷史觀及其對歷史檔案的解讀
國際文學關係與影響研究
陳建華 論新世紀中國的俄蘇文學研究
周雲龍 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的元地理想像: 實踐與反思
葛桂錄 中外文學關係的史料學研究及其學科價值
鄧經武 布萊希特對“四川”的接受與互動
冀愛蓮 胡適眼裡的海外漢學——以胡適與阿瑟·韋利的交遊為例
李偉昉 梁實秋莎評特色論
李偉民 “何必非真”的審美原則與黃梅戲莎士比亞喜劇《無事生非》
劉洪濤 徐志摩劍橋詩歌的中英文化背景分析
周閱 從日本儒學看日本人的戰爭認識
葉向陽 為揭露英國社會的弊端還是為中國進行辯護?
——評迪金遜的《約翰中國佬信札》,兼論“東方信札”體裁特色
張靜 雪萊文學形象的建構 ——以民國時期(1908—1937)的英國文學史為例
泊功 夏目漱石《滿韓處處》的“歧視”性描述與寫生文
王小平 “東亞魯迅”不同面向初探——從《故鄉》的比較研究談起
金柄珉 朝鮮北學派文學與清代詩人王士禎
徐東日 朝鮮朝燕行使臣筆下中國形象嬗變的內因
周以量 永井荷風及其漢學修養初探
宋炳輝 作為文學關係研究範疇的“世界性因素”
蔡春華 從“理想”到“覺醒”——岡倉天心的亞洲一體論的構造及其悖論
張西平 對所謂“漢學主義”的思考
王柏華 “漢學主義”: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季進 跨語際與跨文化的海外漢學研究——以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為對象
鄧建華 辭格、文化相對主義詩學與比較的基礎
——一場比較文學學者與漢學家之間的論爭
段煉 北美高校的中國文學課程
郁龍余 《道德經》印譯的意義
孫宜學 泰戈爾與周作人
張晶 文學想像與文化利用——當代東南亞華文詩歌的中國歷史想像
“文化記憶”與流散寫作
白楊 政治創傷中的“文化記憶”——台灣現代詩人筆下“中國形象”的歷史建構
曹惠民 “新移民文學”說的辨析與質疑
高鴻 20世紀40、50年代美國華裔社會的生育風波
——《吃一碗茶》的種族政治和文化隱喻
李娜 “出草”: 一個獵頭習俗的文學社會學旅程
邱苑妮 由島至島——論黃錦樹的返鄉書寫
楊君寧 薪傳渡海:齊邦媛《巨流河》中的歷史書寫與文化想像
趙小琪 跨區域華文詩歌中國形象的類比想像方式論
莊偉傑 流散寫作、華人散居和華文文學
李詮林 海外華人文學回返中國傳播現象初論
張穎 尋找歷史的碎片——近20年海外學者對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思考
比較文學視域下的文學翻譯
謝天振 中國文化如何才能“走出去”?——譯介學視角
李奭學 明末翻譯與清末文學新知的建構
蔣童 術語鏈:韋努蒂翻譯研究的生成
高玉 本土經驗與外國文學翻譯
郝嵐 哈葛德首部中譯小說在晚清的最初冷遇
—— 從She到《長生術》與《三千年艷屍記》
胡秋冉 從翻譯到創作:余光中對狄金森詩歌的接受
任東升 裴繼濤機構性翻譯的“場域”視點——佛經譯場與聖經譯委會比較
姚君偉 譯者如何存在?——論譯者文化身份的建構方式
張上冠 隨遇:論作者與譯者的翻譯倫理關係
經典的跨文化詮釋
戴從容 “什麼是我的民族”——謝默斯·希尼詩歌中的愛爾蘭身份
楊莉馨 “我們擁有同一雙眼睛”:論貝爾繪畫藝術與伍爾夫美學探索的關聯
姜小衛 記憶的承諾:“午夜之子”的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
汪介之 關於《日瓦戈醫生》的一種“跨文化詮釋”——論艾娃·湯普遜對作品的誤讀
張鐵夫 “第一浪潮”俄國僑民學者、作家的普希金研究
陳戎女 從斯巴達到波斯的“異邦”形象
程志敏 作為神法的themis
金桔芳 一種懷疑的文學——克羅德·西蒙與余華的小說觀比較
呂健 “教諭”之下的諸神與凡人
文學研究的跨學科視角
楊慧林 讀經之“辯”
周憲 跨文化研究向其他學科學什麼?
陳義海 變了形的福音——唐代景教文獻研究
何雲波 上帝如何敘述——《卡拉馬佐夫兄弟》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敘事神學”
梁工 對耶穌的深層認知:耶穌心理傳記概論
倪萍 《李爾王》:異教語境中的神學追問
張煜 沈曾植與佛教
張誌慶 潘源源從反叛到屈從——北村基督教小說創作論
趙懷俊 斐洛神性思想及其文藝神性論體系
代雲紅 文藝學的人類學轉向
徐新建 英國不是“不列顛”——多民族國家的身份認同比較研究
陳曉蘭 西方“城市文化視野中的文學研究”:問題與方法
陳靜 “文學終結”之後的文學——西方當代電子文學一瞥
陳世丹 論新媒體與文學書寫
嚴紀華 書寫台北:台北城的文學景觀
肖慶華 都市書寫——多麗絲·萊辛與王安憶作品比較
梁淑雯 公共領域與文藝報刊: 晚清“烏托邦話語”形成之考察
王雲 藝術正義是如何藉助於宗教正義的
——以中國古代小說和戲曲為主要樣本的研究
謝文娟 “武松打虎”:關於中國說書和白話小說中口頭性和書面性的比較研究
胡志紅 西方生態批評與跨文明研究:問題與對策
中國比較文學的歷史與教學
陳惇 季羨林比較文學思想初探
王福和 比較文學教學的跨學科思考
蕭盈盈 擾亂和觀點——關於於連的研討會和訪談
馬立安·高利克 紀念我們共同的朋友——杜威·佛克馬
劉耘華 追憶先師孫景堯先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