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基於奧運傳播的視角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基於奧運傳播的視角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基於奧運傳播的視角》是2011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珍。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基於奧運傳播的視角
  • 頁數:128頁
  •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體育博士文叢
平裝: 1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408114
條形碼: 9787564408114
尺寸: 23.2 x 15.6 x 1 cm
重量: 113 g

作者簡介

楊珍,女,湖北襄陽人,1980年生。1997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英語系,2001年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新聞系,師從劉九洲教授攻讀碩士學位。2008~2011年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事新聞傳播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2 011年獲得新聞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傳媒系。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基於奧運傳播的視角》內容簡介:1897年,保羅·高更創作了一生中最大的也是他認為最有意義的一幅油畫,名字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其中浸潤著前人在世紀之交時對文化身份的困惑。百年後,這種焦慮絲毫未減,又加上更為宏大的全球化浪潮,先進的通訊和交通工具壓縮了現實的時間與空間,浪頭來得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剛剛覺察便已被裹挾著置身其中。隨著文化的全球流動,這些集合與坐標在不停地變化,身份也在不斷地游移,社會個體甚至於民族國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大波浪中騰挪跌宕。多元文化經由媒介傳播在同一時空之中碰撞與激盪,必然引發關於文化身份的更大迷思與追問,它存在於我們周圍,滲入進我們的生活,因而也就進入了我們的研究視野。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選題與立意
一、研究選題
二、研究立意
第二節 關鍵字及相關研究綜述
一、關鍵字
二、文化身份研究中與奧運傳播相關的幾個視角
三、中國文化身份問題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路徑
一、主要研究架構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奧運傳播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預置性因素
第一節 奧運視角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時代語境
一、文化身份問題在奧運傳播歷程中蘊含的多重矛盾
二、中國文化身份在奧運傳播中的本土語境
第二節 奧運傳播中文化身份建構的主體期待
一、文化身份主體的多重性
二、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期待視野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的建構原則
一、文化身份的認知遵循“他者”邏輯
二、文化身份的建構依賴於主體的媒介使用
第二章 奧運傳播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主導模式
第一節 主導模式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目標向度
一、增強社會凝聚力
二、尋求主流意識形態的合法性
三、重建當代中國文化形象
第二節 奧運傳播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主導話語方式
一、媒介事件的意識形態傳達
二、媒介議程的設定與鋪展
三、媒介儀式的情感機制
四、集體記憶的書寫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危機——調適機制
一、集體文化身份的建構受到危機事件的挑戰
二、危機——調適機制在文化身份建構中的作用
三、危機——調適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主導建構的發展態勢
第三章 奧運傳播中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協商模式
第一節 當代中國文化身份建構的媒介協商圖景
一、新型媒介空間縮短社會權力距離
二、媒介融合改變個體媒介使用方式
三、奧運傳播中主體身份具象化
……
結語
中外文參考文獻
攻博期間發表的與學位論文相關的科研成果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