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葉黃鵪菜

異葉黃鵪菜

異葉黃鵪菜(學名:Youngia heterophylla)是黃鵪菜屬植物,根垂直直伸,有多數鬚根,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含11-25枚舌狀小花,生長於海拔420-2250米的山坡林緣、林下及荒地,分布在陝西(略陽)、江西(遂川)、湖南(新寧、黔陽)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葉黃鵪菜
  • 學名:Youngia heterophyll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科:舌狀花亞科
  • :菊苣族
  • 亞族:萵苣亞族
  • :黃鵪菜屬
  • :黃鵪菜組
  • :異葉黃鵪菜
  • 分布區域:中國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垂直直伸,有多數鬚根。莖直立,單生或簇生,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有稀疏的多細胞節毛。基生葉或橢圓形,頂端圓或鈍,邊緣有凹尖齒,或全形橢圓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大頭羽狀深裂或幾全裂,長達23厘米,寬6-7厘米,頂裂片戟形、不規則戟形、卵形或披針形,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邊緣全緣、幾全緣或有鋸齒,齒頂有小尖頭,側裂片小,1-8對,對生或偏斜,橢圓形或耳狀,基部與羽軸寬融合或基部收窄成寬短的翼柄,頂端急尖、鈍或圓形,邊緣有鋸齒或無鋸齒,向下方的側裂片漸小,全部基生葉的葉柄長3.5-11厘米,葉柄及葉兩面有稀疏的短柔毛;中下部莖葉多數,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裂或戟形,不裂;上部莖葉通常大頭羽狀三全裂或戟形,不裂;最上部莖葉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不分裂;花序梗下部及花序分枝枝叉上的葉小,線鑽形;全部葉或僅基生葉下面紫紅色,上面綠色。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含11-25枚舌狀小花。總苞圓柱狀,長6-7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及最外層小,卵形,長1毫米,寬0.7毫米,頂端急尖,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長6-7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急尖,內面多少有短糙毛,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花冠管外面有稀疏的短柔毛。瘦果黑褐紫色,紡錘形,長3毫米,向頂端漸窄,頂端無喙,有14-15條粗細不等縱肋,肋上有小刺毛。冠毛白色,長3-4毫米,糙毛狀。花果期4-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林下及荒地,海拔420-2250米。

分布範圍

分布陝西(略陽)、江西(遂川)、湖南(新寧、黔陽)、湖北(宣恩、鐘祥)、四川(天全、瀘定、石棉、城口、巫山、灌縣、峨邊、峨眉、重慶、南川)、貴州(凱里、安龍)、雲南(漾濞、蒙自、羅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全草。
【採集加工】2~4月採集,洗淨泥沙,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功效】甘、微苦、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痛。
【套用】用於咽痛,乳痛,牙痛,小便不利,淋濁,肝硬化腹水,瘡癤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