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松(唐代景雲詩作)

畫松(唐代景雲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畫松》是唐朝詩人景雲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用簡樸的句子,不作寫實的介紹,以虛寫實,卻頓現畫中松的精妙之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畫松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景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辭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原文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畫松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注釋譯文

辭句注釋

①無:猶么,疑問詞。
天台山:在浙江省東郡,是甬江曹娥江靈江的分水嶺。主峰華頂山在天台縣城東北,多懸崖、峭壁、飛瀑、林泉之勝,石樑瀑布最為著名。隋代敕建的國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陳隋之際高僧智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於此創立天台宗。唐代高僧豐乾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白話譯文

那畫裡的一棵松樹就跟真的松樹一樣啊,讓我細細思考在哪裡見過。
好像曾經在天台山上見過,正是那石橋南畔的第三株!

創作背景

這是詩僧景雲的一首題畫詩。當時 松作為一種意象頻繁的出現在山水畫和人物畫裡,更是有單獨入畫的機會,反應了當時的一種社會風氣。

作品鑑賞

原文賞析

好的藝術品往往具有一種褫魂奪魄的感召力,使觀者或讀者神遊其境,感到逼真。創作與鑑賞同是形象思維,而前者是由真到“畫”,後者則由“畫”見真。這位盛唐詩僧景雲(他兼擅草書)的《畫松》詩,就維妙維肖地抒發了藝術欣賞中的詩意感受。明明是紙上畫的一棵松樹,詩人卻說是一棵真正的松樹,而且自己在天台山上見到過,說得確鑿無疑,煞有介事,由此而讚美這棵松樹畫得極好,可以亂真。這種寫法非常新穎、別致。
一件優秀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鮮、強烈,令人經久難忘。詩的首句似乎就是寫這種第一印象。“畫松一似真松樹”。面對“畫松”,觀者立刻為之打動,由“畫”見“真”了,這是不尋常的妙品。“一似”二字表達出一種驚奇感,一種會心的喜悅,一種似曾相識的發現。
於是,觀畫者進入欣賞的第二步,開始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聯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畫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尋思記得無?”欣賞活動需要全神貫注,要入乎其內才能體味出來。“且待尋思”,說明欣賞活動也有一個漸進過程,一定要反覆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當畫境從他的生活體驗中得到一種印證,當觀者把握住畫的精神與意蘊時,他得到欣賞的最大樂趣:“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這幾乎又是一聲驚呼。說畫松似真松,乃至說它就是畫的某處某棵松樹,似乎很實在。然而未有過“天台訪石橋”經歷的讀者,畢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麼樣子,似乎又很虛。然而細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這是從天台石橋的特定環境暗示出來的。“天台”是東南名山,綺秀而奇險,“石橋”是登攀必經之路。“石橋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蒼勁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間接傳達出畫松的風格。這就是所謂虛處傳神了。
詩言畫松之逼真,具體到石橋南畔“第三株”,又似乎過於指實。其實,“天台”、“石橋”在唐詩中幾乎作為奇境勝地的同義語被廣泛運用,此詩對此未必是實寫。或者應該更為確切地說,是實事虛用而已。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周嘯天:作為題畫詩,此詩的顯著特點在於不作實在的形狀描摹,如“森森直乾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龍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蔭南山”(王安石詠松詩句)一類,而純從觀者的心理感受、生活體驗寫來,從虛處傳畫松之神。既寫出欣賞活動中的詩意感受,又表現出畫家的藝術造詣,它在同類詩中是獨樹一幟的。又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感覺。

作者簡介

景雲,唐代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江南詩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貫均不詳,大約公元742年前後在世。他工書法,尤長草書。《全唐詩》存其詩三首,除《畫松》外,還有兩首是《老僧》和《靻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