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梨朵龍眼

番梨朵龍眼

龍湖的番梨朵龍眼,是當地歷史上享有盛譽之珍品,居潮州市十大優稀名果樹品之列,也是汕頭市優稀名牌果樹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番梨朵龍眼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無患子科
  • :龍眼屬
  • :龍眼種
  • 分布區域:汕頭 潮州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保護,歷史,龍眼的質量鑑別,

形態特徵

該品種的特點是果大、肉厚、質脆、清甜。其果型偏圓,果周長6.7厘米,單親重4.18克,果肉重2.2克,皮梳重19.8,可食部分占52.5%,含全糖量25.9%每市斤約52粒果。
本品種於1954年一次風災後,該村村民從韓江洪水中撈獲一母株(只有二級分枝)植於伯公巷,經逐年圈枝繁殖並移植至他處。因其果眼明顯,果皮花紋近似鳳梨,故以潮州語音定名為“番梨朵”。
常綠大喬木,樹體高大。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互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喜溫忌凍,年均溫20~22℃較適宜,對低溫敏感;通常年均溫<17.5~18℃,最冷月均溫<10℃,絕對低溫<-5℃,龍眼難作經濟栽培。較耐旱,最適年降水總量為1000~1600mm;對土壤適應性強。

分布範圍

分布在汕, 潮州,龍湖的番梨朵龍眼,是當地歷史上享有盛譽之珍品,居潮州市十大優稀名果樹品之列,也是汕頭市優稀名牌果樹之一。

番梨朵龍眼

主要價值

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果實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園乾肉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緻優美,是製作高級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龍眼花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龍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
藥用價值
龍眼即桂圓(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

繁殖

7--8月果實成熟呈黃褐色時採摘。種子壽命短,剝去果殼後除去假種皮,用清水洗淨後即行播種。待苗高8--10厘米時,分床栽植或移入營養袋內,用半年或1年生苗於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選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種須採用嫁接繁殖法。

保護

在龍眼育種上,野生龍眼是很有價值的種質資源。木材結構細緻,堅重,極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強材,適作車、船、橋樑、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實可食。
建議將未遭破壞和分布較多的半常綠季雨林劃為野生龍眼自然保護區,同時在附近國營林場建立種子園,為栽培育種提供種質資源。

歷史

龍眼的成熟期在農曆八月,由於古時稱八月為“桂”,加上龍眼果實呈圓形,所以又稱龍眼為桂圓。龍眼原產我國南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有關龍眼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漢乃遣單于使,令謁者將送……橙桔、龍眼、荔枝。”此後,在許多古籍中也都有記載,如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雲“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龍眼的質量鑑別

(1)龍眼以顆粒大,肉質厚,形圓勻稱,肉白而柔軟並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且味道甜美者為佳。
(2)三個手指捏果粒,若果殼堅硬,則表明果實較生未熟;若感覺柔軟而有彈性,則是成熟的特徵;若軟而無彈性,是成熟過度,即將變質。
(3)手剝龍眼,肉核易分離、肉質軟潤不粘手者質量較好;若肉核不易分離、肉質乾硬或核帶紅色,則質量差
(4)若龍眼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已經開始發霉;外殼泛起少數白黴花,則肉質微霉;白黴花多的,肉質霉重,不可食用。
(5)將龍眼倒在桌上,好桂圓糖度高,殼、肉、核三者相連,在平面上不易滾動;質差者則易滾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