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病毒病

番木瓜病毒病又稱番木瓜環斑花葉病(PRSV)。廣州地區於1959年發現,1962年普遍發生,現在番木瓜的主要種植區都有發生。由於環斑病毒猖獗,國內外都沒有抗原,不能用傳統的抗病育種方法選育抗病品種,因而生產受到嚴重威脅。其發生特點是發病率高、傳播快、危害重,成為番木瓜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簡介,病狀,病原,傳播條件,防治方法,

簡介

番木瓜病毒病又稱番木瓜環斑花葉病(PRSV)。廣州地區於1959年發現,1962年普遍發生,現在番木瓜的主要種植區都有發生。由於環斑病毒猖獗,國內外都沒有抗原,不能用傳統的抗病育種方法選育抗病品種,因而生產受到嚴重威脅。其發生特點是發病率高、傳播快、危害重,成為番木瓜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病狀

發病期初,莖、葉脈及嫩葉的支脈間出現水漬狀的斑點。隨後在嫩葉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淺綠色相間的花葉病狀。果實感病初期,表皮上同樣出現水漬狀圓斑(即環斑),後幾個圓斑可聯成不規則狀斑塊。由於病毒的不同類型,低濕期病株上的幼葉還會出現其他的黃化葉、畸形葉。如雞爪形、卷葉形、縮葉形等。

病原

番木瓜病毒病原複雜,根報導有花葉病毒(PMV)、環斑病毒(PRV)和畸形病毒(PMLV),其病毒致死溫度為60℃。

傳播條件

病毒傳播途徑主要兩個:一是蚜蟲(桃蚜、棉蚜)傳毒;二是摩擦傳毒。蚜蟲的傳播率非常高,摩擦傳毒非常快。因此,早害嚴重,或颱風暴雨過後,加上比較密植的田塊最容易引起大發生流行。天氣溫暖乾旱,有利於蚜蟲遷飛危害的年份,發病率特別高。每年4-5月和10-11月為該病的發病高峰期。若果園與黃瓜、絲瓜待瓜葉鄰近,蚜蟲蟲口密度大,發病率比較高。生長不良,植株纖弱的感病率也較高。不同品種亦明顯顯示出其耐病性的差異。

防治方法

①選用種植耐病性強的品種
②選擇遠離瓜葉地種植番木瓜。並且要加強水旱耕作,減少病原和傳病害蟲。
③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質肥料、增強植株抗性和耐病能力。並且實行耕作改革:冬季育苗、春季定植、秋季收成、當年砍伐,及進處理,以確保當年產量。
④及時防治蚜蟲、紅蜘蛛。早春天氣回暖、和初秋轉涼、於雌蚜遷飛危害期時,要及時施用適當殺菌農藥和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初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控除燒毀,耕地撒石灰粉。
⑤選用32%核苷溴嗎啉胍800倍液,或2%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發病初期及時連續噴藥控制。浩瀚農業專家提醒定期噴藥滅蚜蟲,在蚜蟲遷飛高峰期,特別是在乾旱季節應該及時檢查噴藥,還要注意清除果園周圍蚜蟲喜歡棲息的雜草。可用10%的吡蟲啉1500~2000倍液與核苷溴嗎啉胍、氨基寡糖素等病毒藥混用,控制病毒蔓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