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闕

畢闕(Henry K. Beecher)(1904—1976)是在美國麻醉學和醫藥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安慰劑效應的提出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畢闕
  • 英文名稱:Henry K. Beeche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堪薩斯州派克市
  • 出生日期:1904
  • 職業:麻醉師
  • 學歷:博士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經歷,安慰劑效應,

人物簡介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接受過許多獎項和榮譽。1966,畢闕在《新英格蘭醫學》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在醫療試驗中的不道德行為”論文,對聯邦法案中關於人體實驗的知情權影響很大。1999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醫學博士文森特·柯普出版了畢闕的傳記。儘管畢闕是一個有爭議的醫學家,但是其無疑是美國醫學倫理和醫學研究技術的重要人物。

經歷

畢闕1904年生於堪薩斯州派克市,畢闕在1926年在堪薩斯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一年之後他又在堪薩斯大學獲得物理化學碩士學位。由於他想獲得法國索邦大學的化學博士學位,畢闕改學了醫學。畢闕於1928年進入哈佛醫學院,於1929年、1930年1931年連續三年獲得研究獎學金。1932年,畢闕以優異成績畢業從哈佛畢業。因其在《套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兩篇文章,畢闕獲得了著名的三年一度的沃倫醫學獎( Warren Triennial Prizes)。同時由於這兩篇文章,畢闕引起了哈佛大學外科教授愛德華·邱吉爾的注意。愛德華成為他的專業導師。博士畢業後,他在導師的帶領下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實習了兩年。1935年,畢闕前往丹麥諾貝爾醫學獎獎得主奧古斯特·克羅的生理實驗室工作。1936年,畢闕回到美國,被聘為麻省總醫院的首席麻醉師和哈佛大學的麻醉學講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畢闕服務於美國陸軍,作為軍醫隨軍去過北非和義大利。在戰爭期間的經驗,激勵了研究安慰劑效應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

1955年,畢闕提出了醫學上著名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對於安慰劑的是否有效性,醫學上爭論已久。安慰劑效應是畢闕飽受爭議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