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汝昌

畢汝昌 男,1940年8月生,河北深澤縣人。1965年畢業於原蘇聯列寧格勒大學。被國家科委聘為863計畫生命科學領域蛋白質工程專家組成員。2005年獲得中科院參加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2008年榮獲中科院研究生院傑出貢獻教師稱號。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並任空間科學學會生命科學和微重力科學兩個專業委員會委員。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從事分於生物學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汝昌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0年8月
  • 性別:男
學習工作經歷,科研成果,發表論文,

學習工作經歷

1980年一1982年,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約克大學化學系進行胰島素類似物的結構研究,首次解得了胰島素單體分子的結構特徵,為理解胰島素結構與功能關係做出重要貢獻
1986年一1992年,任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晶體學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八十年代中期,投人國家高技術研究,後被國家科委聘為生物技術領域蛋白質工程專家組成員,並負責完成了鹼性蛋白酶工程研究;改進了該酶的性能,並獲得了專利。
稍後,開拓了我國空間生物技術研究方向,利用我國的返回式衛星成功地完成了空間蛋白質晶體生長實驗,並建立了我國空間蛋白質晶體生長技術。

科研成果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七十年代初測定了我國第一個蛋白質晶體結構——豬胰島素三維結構,隨後對胰島索的結構與功能關係以及重要的蛋白質晶體結構測定方法一分子置換法開展了研究。
生物物理所是“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空間晶體生長”子系統主持單位,畢汝昌研究員擔任了子系統主管設計師,他的研究組承擔了該子系統科學實驗的核心工作,包括了從研究方案設計、實驗方法的建立、實驗樣品的徵集、鑑定、實驗,到各階段的匹配實驗、發射場進行飛行實驗和地面比對實驗的準備、樣品充裝與檢驗、著陸場的試驗裝置回收、回收樣品的檢驗和數據收集與結果分析等諸多繁複、細緻的工作。工程中的科學實驗工作極端繁重,要求極為嚴格,大量的工作無法出研究論文,只能夠作為最後集成結果的組成因素。

發表論文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重要論文六十餘篇。其中包括:《胰島素結構研究》《由PMSF抑制的枯草桿菌蛋白酶E的2A解析度晶體結構》《微重力下的蛋白質晶體生長》。與他人合作編著《蛋白質工程》《中國的空間科學進展》等書。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並被推選為每兩年一屆的國際生物大分子結晶會議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作為重要貢獻者,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以後由他負責的一些課題又多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自參加科研工作以來,一直獻身於發展我國的蛋白質晶體學研究及相關的生物技術。
枯草桿菌蛋白酶突變體的純化和晶體生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