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梅軒

畢梅軒,1893年農曆6月15日生,抗日英雄,曾任陝西警備師第一團團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梅軒
  • 別名:畢大煞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扶風縣召公鎮後董畢家村
  • 出生日期:1893年農曆6月15日生
  • 逝世日期:1965
  • 主要成就:1937年11月30日,畢梅軒授陸軍少將。
軍閥混戰,召兵抗戰,

軍閥混戰

畢梅軒,(1893--1965)煞為陝西土語頭的意思,因小時頭大得了這個綽號,他1893年農曆6月15日生,祖籍陝西扶風縣召公鎮後董畢家村,後入贅高陵通遠吉家。少時家貧,早年喪母,曾出家為僧。辛亥革命時,還俗投軍,先後在靖國軍、陝西陸軍、國民二軍任班、排、連、營、團長。
1927年10月,國民二軍將領聯合反馮,失敗後部隊被繳械遣散。
民國19年(1930)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大戰爆發。原被繳械之國民二軍的師、旅首領,為建立割據式的地方武裝,紛紛揭竿而起,樹起民軍旗號。甄壽珊於6月14日在鳳翔縣城組建起“西北民軍”,後經南京政府軍政部批覆,將西北民軍改為陝西討逆軍,以專門對付與蔣為敵的馮軍,任命楊萬青、畢梅軒、黃彥英為軍長(各兼師長)。
1930年,甄壽珊被楊虎城所殺。楊萬青、畢梅軒等遂由陝西耀縣竄入隴東,1931年4月,畢梅軒等率部由固原進入鎮原,駐軍縣城及平泉、屯字二鎮,與當地軍閥陳圭璋發生衝突,引發雙方大戰,混戰了一個月。6月,陝西省主席楊虎城,派楊渠統(即楊子恆)來鎮原收編了楊萬青、畢梅軒等部。
1932年1月25日,陝西楊虎城奉蔣介石之命,派警備師長馬青苑攻取天水。馬青苑在天水站住腳跟後準備反楊。9月5日,馬青苑佯裝以議事為由,騙與他同來天水的副師長、楊虎城的心腹韓世本及親信齊到師部。下令一團長畢梅軒武裝解決韓的第四團。為此,一、四團展開半夜激戰。後因楊虎城增派援兵,兵變失敗,馬與畢出潼關去南京投蔣。
1936年經于右任推薦,報考中央軍校特別班。畢業後,任陝西民團總指揮,後又任軍政部第二十五補充兵訓練處處長,駐乾縣

召兵抗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畢梅軒決定組建獨立的抗日武裝,大展抗日救國宏圖。補訓處本身就是專門從事招兵與籌集糧款的部門。他充分發揮自己所在部門的優勢,四處招募兵員。同時又聯絡收集自己以前的舊部。很快他在甘肅天水、徽縣、成縣及寶雞等地,收集了兩個團的兵力。隨後,畢梅軒又積極聯絡在國民二軍時結識的奚乃斌等人,進一步策劃和組織這支部隊的發展大計。很快形成了三個步兵團的兵力,組成了陝西抗日游擊師。這支部隊的裝備還算可以,基本上每人都有槍,原來的舊部還帶來了一些輕、重機槍。
1938年夏秋之間,畢梅軒部奉命開往河南靈寶接受正式訓練,在靈寶訓練半年之久。第一戰區改該師番號為第一戰區第6游擊縱隊,任畢梅軒為少將縱隊長(又稱司令員)。
1939年春,6縱隊奉命開赴山西,配合第四集團軍38軍趙壽山部,擔任晉南翼城、垣曲一線防務。
1941年春,日軍對晉南及中條山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畢梅軒部及一部分國民黨正規軍與幾倍於自己的日軍惡戰。5月9日,在最後的關頭,畢司令為保住最後的一些實力,以圖日後東山再起,便決定縱隊大部分人員撤離,分散突圍過黃河退到河南或陝西,而自己身先士卒,帶領全部直屬隊的兩個營在後面掩護,堅守在司令部附近的山上。最後只有少部分人突圍出去了,大部分官兵犧牲了。畢司令和一部分官兵不幸被日軍俘虜。當時畢司令被日本人包圍了,日本人看出畢司令是大官,所以沒有開槍。
抗戰勝利後回高陵,1949年被裴昌會任命為“關中挺進軍”12月被俘與四川,後返鄉回高陵。1965年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