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書會

界首書會

界首書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界首市苗湖書會是界首文化藝術上的一個獨特的“盆景工程”。苗湖書會的舉辦地在界首市任寨鄉的苗湖村。清嘉慶年間,據今200年左右,唱墜子翁的藝人苗本林,發起了苗湖說唱會,當時參加演唱藝人有苗湖村三人,鄰村五人。“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書會的特點。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一到,苗湖書會就熱鬧起來,眾多藝人云集,每位藝人就是一台戲,戲裡戲外都演繹精彩人生。

2008年6月, 安徽省界首市申報的界首書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界首書會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
  • 申報地區:安徽省界首市
  • 遺產類型:民俗
  • 遺產編號:Ⅹ-102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主要活動,傳承意義,傳承現狀,

歷史淵源

界首書會
界首市苗湖書會起源於清嘉慶年間,據今200年左右,唱墜子翁的藝人苗貫珠的父親,發起了第一屆苗湖書會,當時參加演唱藝人有苗湖村三人,鄰村五人。
民國時期,漁鼓藝人苗文選,把閏年的農曆六月六當作苗湖書會,一唱就是五天,迎來四鄰八鄉的民眾,相當熱鬧。
1947——1948年,藝人苗五普又把苗湖書會接傳下來,此後,由於說唱藝人斷層,苗湖書會曾經一度沉寂了下來。
1985年改革開放給苗湖書會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機遇,苗貫珠第六代子孫著名藝人苗清臣,看到苗湖書會有了新的希望,聯絡周邊市縣的著名藝人,在界首縣委、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文聯、任寨鄉政府、界首縣曲協的扶持和幫助下,正式舉辦第一屆苗湖書會,至今已舉辦25屆。苗湖書會每屆五天,方園幾十里的觀眾前來觀看演出。並且吸引了周邊幾十里地的曲藝演員參加演出。山東曹縣、江蘇坯縣、湖北大悟縣、河南周口地區、阜陽地區縣市、宿州地區的曲藝人相繼赴會演出,在書會舉辦期間,同樣舉辦商貿會,吸引了大批商家前來,有力地推進了當地的物質交流和經濟發展,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而今,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以及多媒體文化的滲透,苗湖書會受了嚴重的影響,苗湖書會所演唱的曲種淮北大鼓、安徽琴書、墜子等,也日漸匿跡。
界首書會
1939年,第六代傳人苗元普為紀念第一代發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誕辰,把閏年的農曆六月六定作苗湖書會,一唱就是五天,迎來四鄰八鄉的民眾,相當熱鬧。此後,苗湖書會經過不斷傳承,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到文革時期,受政治運動的影響,一度沉寂。
界首書會
1985年,著名藝人苗清臣聯絡周邊市縣的著名藝人多人,在界首市委、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任寨鄉政府、界首市曲協的扶持和幫助下,重新舉辦苗湖書會。苗湖書會每屆五天,方圓幾十里的觀眾前來觀看演出。並且吸引了周邊幾百里地的曲藝演員參加演出。山東曹縣、江蘇坯縣、湖北大悟縣、河南周口地區、阜陽地區各縣市、宿州地區的曲藝人相繼赴會演出。
漁鼓源於明代敘事性道情,後由道士以道教為演說題材,在民間傳道時流傳至界首,大約有400多年歷史。界首漁鼓藝人主要分布於光武鎮、蘆村鎮和顧集鎮。1920年前後,是界首漁鼓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蒙城縣,西至河南省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等。

民俗內容

“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書會的特點,苗湖書會以演唱墜子為主,其曲目有《金鞭記》、《響馬傳》等。界首第28屆苗湖書會上 40餘名民間曲藝家登台表演,內容有大鼓、琴書、評書、漁鼓、快板、墜子、小品等十餘種曲藝品牌。
界首書會
漁鼓是苗湖書會的重要曲種之一,又稱道筒子或墜子嗡,行話為“溜蘭條兒”。界首漁鼓以演唱為主,夾白為輔,因界首南北狹長又分為南稱“高音漁鼓”,北稱“低音漁鼓”。所持樂器為打擊器,即漁鼓筒子和簡板,所演唱曲目多為傳統書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動聽。現今的界首漁鼓音樂已被收錄於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分卷中,有關專家稱其為“安徽曲藝一枝花”,被譽為潁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是我國曲苑中一朵芬芳的奇葩。
經過上百年的努力,說唱會的劇種也由過去單一的墜子,發展到評書、漁鼓,快書等曲種40多個。同時,也增添了玩獅子、旱船等民間舞蹈及戲劇表演。

主要活動

2010年7月17日,阜陽師範學院學生會數十位同學帶著節目來到界首的苗湖參加每年一度的“苗湖書會”。在今年的第二十六屆苗湖書會上,音樂學院學生帶去了五個曲藝節目,分別是《開場鑼鼓》、相聲《失火記》、西河大鼓《魯班學藝》、二人轉單出頭《紅月娥做夢》、二人轉《小兩口回門》。
2012年7月24日,界首市任寨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湖書會(第28屆)如期舉行。此屆苗湖書會為期三天,共有來自河南、山東及我省亳州、宿州和阜陽各縣市區的40餘名民間曲藝家登台說書獻藝。同時,為了擴大書會的影響力,推動地方曲藝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本屆書會設立了任寨鄉和苗湖村兩個演出場地。在10多個臨時搭建的舞台上,演員們競相獻藝。表演內容有大鼓、琴書、評書、漁鼓、快板、墜子、小品等十餘種曲藝品牌。
界首書會
2015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初六,第三十一屆苗湖書會在任寨鄉苗湖村如期舉行,來自周邊省、市、縣近40名曲藝藝人齊聚一堂,同台獻藝,漁鼓、大鼓、墜子、琴書、雙簧、評書、豫劇、快板等曲種應有盡有。省級非遺“界首漁鼓”代表性傳承人苗清臣表演的漁鼓《要荊州》拉開了演出的序幕。幽默滑稽的快板書《打針》,詼諧有趣的相聲《反正話》,開心搞笑的小品《小店門前》《三家親》,柔美細膩的墜子《民生工程就是好》、《八美圖》,渾厚粗礦的大鼓《八馬嶺》《金鳩記》,高亢委婉的漁鼓《禪陽寺》《封神榜》,愈千名農民民眾觀看演出。

傳承意義

書會演唱的曲目多是反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湧現的新人新事。如宣傳鄰里和睦,計畫生育,遵紀守法,破除迷信等內容的節目。目前,書會已演出新曲目106個。創作新曲目 150多個。這些新曲目在歷屆書會上,均獲得民眾的好評。“苗湖書會”演唱的曲目,特別是鼓書、評詞等道具簡單、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特別適合農民口味,易於傳承,曾有取瓢、盆當鼓之娛。
界首書會
“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界首苗湖書會自娛性的重要體現,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實寫真。農閒時節,茶餘飯後,一曲鼓書說唱,宣洩著內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淒婉悠揚;性情熾烈,愉悅心胸,寓教於樂,陶冶情操,特別是一些精悍的鼓書小段新作,教育人們懲惡揚善,尊老愛幼等。在今天快速發展的時節,仍不失其重要意義。界首市苗湖書會承載著地方曲藝和稀有曲種的交流與發展的重任,是樹立區域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品文化資源。
為把苗湖書會更好地辦下去,苗清臣老人從1986年起,相繼舉辦了曲藝培訓班,並成立了苗湖曲藝隊,吸收了幾十名農村青年,分別學習琴書、墜子、大鼓、評書。苗老自編教材,自任教員,傳授技藝,示範表演。據了解,苗老的弟子張麗的大鼓說唱,聲音寬厚,底氣十足,曾在界首市首屆曲藝大賽中獲一等獎。弟子郝小梅的墜子,起腔火爆,唱腔優美,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她在苗湖書會上演唱的新編曲目《信用社是咱鐵靠山》,在安徽省第二屆藝術節上獲優秀表演獎。苗湖書會理應有美好的明天。

傳承現狀

說起苗湖書會,不得不提的是當代的創始人苗清臣老人。苗清臣精神矍鑠,左手持扇,左臂環抱長二尺四寸、圓周九寸、無節竹筒蒙上豬皮膜做成的“漁鼓筒”,娓娓唱來,唱詞結構嚴謹,文字通俗、活潑,唱腔純樸,行腔圓潤,起、承、轉、合間盡顯古樸、深沉、優美。《單刀赴會》、《親家倆》、《地震無情人有情》等精彩節目倍受場下觀眾歡迎。
界首書會
苗清臣出生界首市任寨鄉苗湖村,這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界首書會”的所在地,苗清臣的曾重祖父苗本林是書會創始人。1943年,苗清臣出生時,這裡集聚了很多曲藝表演的民間藝人,墜子、漁鼓、大鼓、琴書等都是這些藝人擅長的曲藝表演,苗清臣從小耳濡目染,漸漸有了濃厚的興趣。1962年國中畢業之後,他開始專著於曲藝的專業學習,拜師求學,1963年後的幾年,苗清臣從未離開舞台,一生喜愛表演的他,與界首漁鼓藝術結下深深的情緣。他整理的經典曲目有《呼家將》、《響馬傳》、《拉荊笆》、《割肝救母》、《劉雲打母》、《長征詩》、《清官斷》、《韓景龍攆轎車》等近20部;創作的新曲目有《親家倆》、《好媳婦》、《假新娘》等10餘篇。他表演的界首漁鼓曲目多次在國內曲藝大賽中獲獎,其事跡被《安徽日報》、《阜陽日報》、安徽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報導宣傳。1990年,漁鼓曲目《信用社是咱靠山》獲安徽省第二屆藝術節三等獎。1995年,參與撰寫的《界首漁鼓曲藝》收錄《安徽曲藝卷》,《界首漁鼓音樂集成》收錄《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卷》。2009年7月,漁鼓曲目《改革開放三十年》獲安徽省曲藝小品大賽三等獎;2012年7月,漁鼓曲目《小崗魂》榮獲第二屆安徽省曲藝小品大賽演出三等獎、創作三等獎。如今,古稀之年的苗清臣仍為界首漁鼓傳承發展不停奔波,致力於宣傳推廣漁鼓藝術,培養新人,傳承技藝。為把界首漁鼓更好地傳承弘揚,苗清臣從1986年至今,自編教材,自任教員,相繼舉辦近30期界首漁鼓培訓班,成立了界首漁鼓曲藝隊,他的徒弟遍布河南、山東、阜陽、亳州等省市,徒弟李廣義、辛天聚、李立邦、閆莉、郭雲鳳、朱立仙、苗馨新、苗馨雨、苗馨丹、宋登峰、王長征、王鵬飛、段寶君等30餘名界首漁鼓傳承人常年活躍在舞台。
今年85歲高齡的老藝人閆治文風采依舊,表演拿手的大鼓書,一口氣說下來,不滴湯、不漏水,貫口如爆,聲韻鏗鏘,卻絲毫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生於界首、長於界首的閆治文老人,與曲藝結下了一生的緣分。從小就深受曲藝的薰陶,14歲拜師學藝,主唱墜子和大鼓,開始了自己的從藝之路。學成之後的閆治文,在曲藝界更是如魚得水,憑著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與熱愛,他走南闖北,也收了不少弟子。他編寫的關於“掃盲”、“二流子”的曲詞,現在聽來還別有意義。
第28屆界首書會上這位老漢看得十分入神第28屆界首書會上這位老漢看得十分入神
苗湖六月六的說唱會吸引了臨泉、太和、阜陽、河南省沈丘等周邊縣市的說書藝人繼續到苗湖參加說唱會,其中代表人物有河南省沈丘縣李教興、呂元生,臨泉縣的田教宇,阜陽市的王教明,太和縣的張元德、張元村,每年都有三四十個著名藝人前來苗湖說書獻藝,由於這些藝人的加盟,使說唱會影響迅速擴延到黃淮之間,方圓百十里的民眾都到苗湖聽說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