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心理學名詞)

界限(boundary)是家庭治療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家庭界限,是系統內各個部分和系統之間抽象的分界,通常通過誰可以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規則來加以界定。能夠用來區分各個次系統,並維持所有家庭此系統的相互依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界限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臨床與諮詢心理學
概念,類型,

概念

界限是家庭治療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家庭界限,指個體、子系統或系統同外部分開的無形的邊界線,是一種情感的屏障和距離。界限規定了家庭成員、子系統之間,家庭與外界之間的空間距離,用來決定誰是內部成員,誰是外人,誰能加入以及加入的規則。界限在維持所有家庭子系統的相互依賴的同時,也有助於保證每個子系統的自主性,是維繫家庭中個體或團體完整性的重要的條件。

類型

家庭界限可以分為內部界限和外部界限。外部界限存在於家庭與外界環境之間,它的功能在於調節並維護家庭系統與外界平衡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能量。界限是有一定滲透性的屏障,也是一個連續體。
根據滲透性的程度不同,分為僵化界限(疏離型),鬆散的界限(纏結型),清晰的界限(正常範圍)。

界限有助於家庭成員彼此分離,又增強歸屬感。彈性的家庭界限使家庭成員有著自主性,而在成員需要支持的時候,又能互相關心和支持。界限僵化,會形成難以逾越的鴻溝。正如很多父母與孩子形成的鴻溝一樣,父母子系統與孩子子系統之間的界限是缺乏彈性的。這樣的界限僵化導致了親子關係的淡漠,缺乏感情的投入、溝通及其相互的支持。家庭界限模糊,會讓人際距離過短,造成子系統之間的相互替代和干擾,使家庭缺乏角色規範和權利層級。

清晰的界限有“我”的獨立感,又有“我們”的歸屬感。僵化的界限此使家庭成員彼人際距離很大,關係較為疏離。在僵化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是明顯地相互獨立的,兩個子系統的成員都不願意或都不能進入彼此的世界。由於父母與孩子在需要時不能改變或越過子系統的界限,雖然成員的獨立性保持了,但彼此的感情交流通常很缺乏。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可能比較獨立,但代價是孤獨,缺乏忠誠和歸屬感。

鬆散界限過於模糊和不明確,因此很容易被其他人侵入,而使家庭成員過分地關心和陷入彼此的生活之中,常常導致相互纏結的困境。

在纏結的子系統里,家庭成員雖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產生強烈的歸屬感,但卻是以犧牲每個成員的自我發展為代價的。一個家庭成員無論發生什麼事,整個家庭都會產生反應。比如:一個小孩子打噴嚏,姐姐馬上去拿紙巾,母親趕緊去拿溫度計,父親則在一旁焦慮不安

在纏結型的家庭里,父母很容易接近,孩子過於依附父母,難以形成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由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明確的輩分區別,成人和孩子很容易互換角色,孩子可以表現的像大人一樣,對父母的管教不服從。而過度的忠誠和歸屬感,則可導致家庭成員獨立性的不足,因為他們太看重家庭的凝聚力,以至於放棄了自己的自主性。因為界限決定了家庭子系統的功能,決定了家庭中的聯盟和權力,從而決定了家庭的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