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碑路

申碑路,河南省信陽市街區路名,古稱北關外,在古代時是驛站要道,隋代在這裡設過白雪驛,宋在這裡設過石子鎮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申碑路
  •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陽市中心城區
  • 曾用名:三民路(1945)、紅星路(1966)
主要介紹,歷史淵源,申碑路古蹟群,

主要介紹

申碑路,河南省信陽市街區路名,古稱北關外,在古代時是驛站要道,隋代在這裡設過白雪驛,宋在這裡設過石子鎮驛。申碑路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區,大致呈東西走向,西起新華西路,東至中山街。

歷史淵源

信陽古為申國,因此“申城”也為信陽的別稱,在大多數地名中,都足以證明這一歷史,無論是繁瑣的考古出土還是史料典籍的證明都不及這活生生的例子來得生猛。城內的申碑路據說就是和出土有古申國的石碑有關,平橋區自高梁店鄉的申陽台至平昌關鎮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盤、申伯讀書台等遺址、遺物都記錄下了這段歷史。
申國是周代的一個諸侯國姓國,封爵為伯爵。申國始封於周初,春秋初期為楚文王吞併,周宣王增封信陽的古申國,建都在今信陽市北平橋區,相對南陽的西申而為東申,也稱“古東申國”或“古東申伯國”。
申為名,是對雷雨時天空的閃電的崇拜。在甲骨文中,“申”字都像閃電的回曲閃爍之形。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對自然界的現象有神秘感,看到閃電於天,即認為神之為,便當做天神崇拜;並作為自己的圖騰、驕傲和自己部族的稱號。對閃電為何不稱電,因為“神”、“申”諧音互通,稱做“申”。由於信陽是古申伯國的所在地,信陽自漢代後就簡稱“申”。古代,“申”、“信”通用。可知今天信陽的“信”,也就是從申國傳承下來的。
古申伯國碑,解放前在信陽老城區驛道旁的北碑亭矗立著,據乾隆14年的《信陽州志》記載:“古申伯碑”原在信陽州北二十里處。為明嘉靖知府潘子正所建,清康熙中知州李延基移置於北門外。”碑文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由於年長月久,其碑文下邊的兩個大字也都被風雨剝蝕得僅可辨認。儘管如此,真跡尚存,可惜此碑毀於文革時期,但是為了紀念這一遺蹟,後來此路改稱為申碑路。
正因為是驛站要道,所以在這裡留下不少古蹟。當年迎郊上峰的“皇華館”就設在今申碑路北側,為明清時的貢院,系皇華使者所居之地,即主考、副主考的接待所。皇華是為稱頌使臣之詞,《詩·小雅·鹿鳴之什》有“皇皇者華”之篇,意謂君遣使臣,以禮樂相送,表明遠而有光華。
路南不遠的地方,為“申陽書院”(明萬曆19年改名為子貢書院),旁邊還建有子貢坊、申陽第一井等。皇華館外路旁,有一所六角碑亭。碑亭內有三碑並立,“古申伯碑”居中,右為“明何大復故里碑”,左為“先賢子貢為宰處”碑。其實子貢並非在信陽做官,而是在陽信(今山東陽信縣)做官,在古籍傳抄中往往會發生“魯魚豕亥”的錯訛,信陽之名始於宋代,因此從史學角度來說子貢為信陽宰的事實也不能成立。
抗日戰爭勝利後,作為當時戰勝國身份的國民黨威望大增,大齡的城市道路都以“國父”有關的事物命名,三民路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而改的。三民主義是 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權主義(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義(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構成,簡稱“三民主義”。是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綱領。
之後新中國成立,歷經文革混亂,1966年掀起大規模的改名熱潮,一些就有歷史地名什麼“紅旗路”、“紅星路”、“反帝路”……處處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
自從京漢鐵路開通之後,北關外的這條大道便逐漸失去了它的重要性。皇華館、申陽書院、子貢祠等建築,在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毀之於兵,碑亭也在文革期間被破壞掉了,但是申碑路的名字卻永遠被紀念下來。
說起申碑路,除了她悠久的歷史之外,就是美食的誘惑了。不管是韓國料理還是本地私房菜,都能讓人感受到信陽這座溫馨小城中的慢生活

申碑路古蹟群

據《重修信陽縣誌》記載,北關外(今申碑路)是古代驛站要道,隋代在這裡設過白雪驛,宋在這裡設過石子鎮驛。宋端平年以後,由於信陽兵亂地荒四十多年,驛站隨之而廢。元時又把信陽州治遷往羅山,明代初期才遷回信陽。驛站仍舊設在這裡,一直延續到清代。正是由於地當驛站要道,所以在這裡留下不少古蹟。當年郊迎上峰的“皇華館”(民眾後來一直稱之為“接官亭”)就設在今申碑路中段的北側。路南偏東不遠的地方,為“申陽書院”(最初稱仕學書院,旋改申陽書院。明萬曆十九年改名為子貢書院。後重修,又改題“瑚璉書院”)。有子貢祠設在書院內。在書院之東的路旁,還建有“子貢坊”。書院旁有“申陽第一井”,書院前有“君子亭”。書院東為“鳶飛魚躍亭”。君子亭臨“荷花沼”,荷花沼西有“伴書庵”,東有“憑虛閣”,又有“射圃”。當年不畏權勢、依法仗義、替人伸冤、代人受過的宋士傑所開的飯店,就在原北關外小街靠近北門不太遠的地方。據他的後代──時年85歲(1985年)的宋朝綱老人講:他的祖上原來一直在北關外小街開飯店,直到他的祖父宋祝三後半生才開始改磨豆腐,從此,他們家便又世代以磨豆腐為業。宋朝綱老人幼年曾讀過四書之類,解放初期當過街道主任。由於他們家是以磨豆腐營生的,所以後來仍操舊業。1958年加入信陽市豆製品生產社,現已病故。從他為人正直、性格淳樸爽朗、熱心公益事業、能夠主持正義等情況來看,確實還有其祖上之遺風哩!
在皇華館外路旁,有一所六角碑亭。碑亭里有三碑並立,“古申伯國”碑居中,右為“明何大復故里碑”,左為“先賢子貢為宰處”碑。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筆者註:城父在今安徽省亳縣東南)。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仍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自從京漢鐵路開通之後,北關外的這條大道便逐漸失去了它的重要性。皇華館、申陽書院、子貢祠以及其前面的亭、閣等建築,在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毀之於兵。只有碑亭和子貢坊等依然留存,可惜在十年動亂期間,被當作“四舊”破掉了。建國後,因為在這條路上有許多文物古蹟,而且是當年別具風光的地方,為了紀念具有歷史意義的申伯碑及其所在,便取名為申碑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