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

甲骨

中國古代占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 。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

中國最早的甲骨發現於距今8600—7800年的舞陽賈湖遺址二、三期文化層舞陽甲骨,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起源——契刻符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甲骨
  • 出土地點:河南安陽殷墟
  • 所屬年代:商、周
  • 別名卜甲
簡介,學科,

簡介

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刮磨,再用金屬工具在甲骨上鑽出圓窩,在圓窩旁鑿出菱形的凹槽,此過程稱為鑽、鑿。然後用火灼燒甲骨,根據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紋判斷凶吉。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商周時期的甲骨上還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甲骨
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萬片左右,對甲骨的研究包括釋讀、卜法文例分析、分期斷代研究和社會歷史考證等。研究的一般步驟是整理、綴合、墨拓、分類、分期、著錄、釋讀和綜合研究。
甲骨文是中國古代比較完整的一種文體。甲骨文的出土發現,將漢字乃至世界承認的中華文明提前至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商代。

學科

對甲骨的研究已形成為一門學科——甲骨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分支學科之一。研究甲骨,對中國古代社會史、科技史古文字學、語言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甲骨學(英語:oracle bone studies)是以中國上古時期甲骨文字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人文學科。甲骨學可分為狹義甲骨學和廣義甲骨學。狹義甲骨學局限於研究甲骨文字本身的研究,是一門古文字學。廣義甲骨學則舉凡以甲骨卜辭為承載體論述上古歷史文化皆得納入,這包括整合古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歷史文化學、歷史文獻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和材料來深入研究甲骨文所記載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甲骨卜辭的一些自身規律,這是一門多元的專門性學科。甲骨文發現初期,甲骨文被稱作“契文”,甲骨文的研究被稱作“契學”。1930年代以來,隨著學者對甲骨卜辭的更深入的認識,以及對卜辭背後的一些內在規律的認知,甲骨學與甲骨文這兩個概念逐漸分開。1931年,周予同首次提出“甲骨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王宇信強調,甲骨文是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的文物和史料,但其對考古學、歷史學的研究價值在於文字釋讀學之外的甲骨學,並隨著甲骨學的發展,愈益為學者所認識。甲骨學則是對甲骨文自身固有的規律的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探究,並以此為基礎來窺視上古的歷史、社會、習俗。不能把甲骨文與甲骨學混為一談。
甲骨學&#8203甲骨學&#8203
甲骨甲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