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中毒

甲苯,C6H5CH3,是一種無色、無腐蝕性、帶甜味、且有芳香氣味的液體。不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和丙酮等。

簡介,理化性質,接觸機會,毒理學簡介,臨床表現,急救處理,相關信息,實例1,實例2,實例3,實例4,

簡介

工業上接觸甲苯的機會有:煤焦油分餾或石油裂解,在噴油漆、塗料、橡膠、皮革、印刷等行業中作為溶劑或稀釋劑,以及用於製造炸藥、農藥、苯甲酸、染料、合成樹脂及滌綸等,此外亦可作為航空汽油中的參加成分。
甲苯引起的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以及黏膜刺激症狀,重者甚至抽搐、神志不清,有的可出現癔病樣症狀。慢性中毒常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徵,亦可致腦病及肝腎損害。女工可有月經異常。對血液系統的作用不明顯。

理化性質

無色有折射力的易揮發的液體,氣味似。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30。相對密度0.866(20/4℃)。熔點-95~-94.5℃。沸點110.4℃。閃點4.44℃(閉杯)。自燃點480℃。蒸氣密度3.1 4。蒸氣壓4.89kPa(30℃)。蒸氣與空氣混合物的限爆炸限1.27~7% 。幾乎不溶於水,與乙醇、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混溶。遇熱、明火或氧化劑易著火。遇明火或與下列物質反應:(硫酸+硝酸)、四氧化二氮高氯酸銀三氟化溴六氟化鈾,引起爆炸。流速過快(超過3米/秒)有產生和積聚靜電危險。

接觸機會

用於制苯、甲酚苯甲酸苯甲醛、混合二硝基甲苯、鄰甲苯、磺醯胺等,這些中間體是合成纖維、藥物、染料、農藥、炸藥等的原料。此外,可用作汽油添加劑和各種用途溶劑。苯甲酸苯甲醛萃取劑。
侵入途徑
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經皮膚吸收不易達到急性中毒劑量。

毒理學簡介

人經口LDL0: 50 mg/kg。 大鼠經口LD50: 636 mg/kg;吸入LC50: 49 mg/m3/4H。小鼠吸入LC50: 400 ppm/24H。兔經皮LD50: 14100 ul/kg。
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工業品中常含有苯等雜質,可同時出現雜質的毒作用。 進入體內的甲苯主要分布於富含脂的組織,以腎上腺、腦、骨髓和肝為最多。少量以原形經肺排出; 80~90%氧化成苯甲酸,並與甘氨酸結合形成馬尿酸隨尿排出; 另有少量苯甲酸與葡萄糖醛酸結合隨尿排出。 引起眼刺激的濃度為300ppm,吸入的MLC為200ppm,經口的MLD為50mg/kg。正常人尿中馬尿酸的含量因膳食品種和吸收量的不同而有變化,且個體差異較大,故尿中馬尿酸含量不能作為吸收指標和診斷指標。

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吸入較高濃度蒸氣後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四肢無力、意識模糊、步態蹣跚,重症者有躁動、抽搐或昏迷,並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可出現眼結膜和咽部充血。 直接吸入液體後可出現肺炎肺水腫肺出血及麻醉症狀。

急救處理

吸入較高濃度蒸氣者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有症狀者給吸氧,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對症處理。可用葡萄糖醛酸。有意識障礙或抽搐時注意防治腦水腫。心跳未停者忌用腎上腺素。
直接吸入液體者給吸氧,套用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對症處理。如出現全身症狀,需及時處理。

相關信息

甲苯的防治同苯。

實例1

1998年7月17日,中美合資上海某發電機有限公司線圈工區,包紮絕緣工鄭某(女)、何某(女)自中午12時開始對QF2.5萬千瓦發電機轉子線圈刷絕緣漆,在刷漆過程中須用布條在含有50%的甲苯有機溶劑中浸濕後,先對2.5米長的線圈進行揩刷塗漆。下午3時30左右,2名工人開始感覺頭暈、噁心、嘔吐,立即送醫院急診室觀察,診斷為甲苯吸入反應。
現場調查發現,線圈工區是該公司的一個車間。線圈長為2.5米,每根線圈有2名工人進行同時刷漆。主要使用6101絕緣漆,該漆含有50%以上的甲苯有機溶劑。工人操作時僅戴紗布口罩和塑膠軟手套,車間內只有2颱風扇和1台軸流風扇,無任何局部機械排毒設備,原有的地下吸風設備已不能使用。
該公司多年不生產此類產品,因臨時需要,採取的生產工藝較落後,加上生產進度較緊,天氣炎熱,有機溶劑大量蒸發。所使用6101絕緣漆甲苯含量高,而該線圈工區塗漆崗位僅有的風扇和軸流風扇由於放置不合理,使得甲苯氣體在蒸發過程中先經過工人的呼吸帶,非但沒有起到排毒效果,卻起了相反作用。同時作業工人佩戴的紗布口罩也無任何防毒作用。

實例2

1983年12月14日,某內燃機總廠所屬的一家集體企業, 安排8位工人對四車間內一隻37.5m3的水箱箱體內壁進行油漆。水箱形狀為密閉式,頂部兩端各有1個60×60cm2的孔口。該日下午上班後開始作業,每次二名工人輪流進箱施工,每次操作時間約5分鐘,當日下午約3時許,其中1名女工胡某(19歲)在第五次進水箱油漆時自覺頭暈,領班即叫其出水箱到外面休息,在休息時胡某即出現頭暈、乏力、氣急、胸悶、舌麻、手麻、噁心、嘔吐等症狀,經廠保健站初步處理後立即轉送市有關醫院急診,診斷為急性甲苯中毒,經住院治療和病休13天才趨痊癒。事後經衛生監督機構對水箱內進行模擬測定,二甲苯濃度為1665.5mg/m3,超過國家衛生標準近(100mg/m3)近16倍。
原因分析:作業環境為密閉空間,作業時缺乏應有的強制性通風措施,作業人員沒有佩戴供氧式面具,廠方領導在現場無任何防護措施下僅依靠8名工人輪流作業,操作原始,這些是發生此次二甲苯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

實例3

1987年4月6日上午,某開關廠噴塗車間油漆噴塗工匡某在勞動條件很差的車間內從事過氯乙烯漆(用甲苯作溶劑)油噴漆作業,上午10時許(上班後約1.5小時),匡某感到頭暈、四肢乏力和口吐白沫,摔倒在地,15分鐘後被人發現送醫院救治,診斷為急性甲苯中毒。
事故原因:車間通風條件差,噴塗設備無通風排毒裝置以及無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

實例4

上海某污水處理廠建造三個污水消化池,消化池的內牆需進行防腐處理,該施工項目由市政某公司轉包給江蘇武進縣某防腐蝕工程隊。污水消化池為直徑10米、高5米的封閉式建築物,頂部僅開有兩個直徑各為1米的出入孔。1986年11月13日上午8時左右,四位工程隊的工人為最後一個消化池的內牆塗刷氯磺化聚乙烯防腐塗料,塗料中含有甲苯。四位工人均未戴防毒面具進池作業,在洞口有兩位女同志守望。上午9時左右,在池內工作的四名工人感到胸悶,便到池外活動了半小時,略感好轉後,又入池繼續工作。在洞口守望的兩位女同志於10時45分離開崗位去買飯,11時05分回到洞口,朝里探望時發現四人已昏倒在地。將該四名工人救出時,均已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搶救人員立即將他們送往醫院搶救,醫院診斷為急性甲苯中毒。
當天下午職業衛生機構接到電話報告後,馬上派員赴現場調查,經檢測,消化池內空氣中甲苯濃度為1701.0mg/m3 ~4734.5mg/m3,最高濃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100mg/m3的46倍。
事故發生原因:主要是工程隊安全衛生意識極差,管理混亂,無任何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工人又不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因此工人無自我保護意識,明知使用的防腐塗料為有毒物質,消化池通風條件又極差,照樣不戴防毒面具下池作業,感到不舒服時,僅上來透透氣又下池作業,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對於這樣一支無任何安全衛生措施的工程隊,工程承包單位依然將項目轉包給他們,發包方(建設單位)對此也不聞不問,因此,發包方和轉包方也均有不可推辭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