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齊王陵

田齊王陵

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四王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田齊王陵
  • 外文名稱:Tian Qi Mausoleum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州市和淄博市臨淄區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二王冢四王冢
  • 王陵數:6 座
簡介,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特點,坐落,基本介紹,地理,史料記載,東方金字塔,臨淄墓群,齊王冢,四王冢,保護標誌,傳說,考古勘探知,二王冢,四王冢,專家考古,歷史人物,漫長的歲月,事跡,相關傳說,

簡介

田齊王陵是中國戰國時期齊王的陵墓。在山東省青州市張石羊村的西和南面。陵區有王陵 6 座,分“二王冢”和“四王冢”兩組,中隔膠濟鐵路南北相望。據考二王冢為戰國田齊太公子倄剡和齊桓公 (一說春秋時的桓公和景公 )墓。四王冢文獻記載為戰國田齊國君威王、宣王、湣王和襄王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歷史

田齊王陵分布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餘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
田齊王陵

特點

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

坐落

田齊王陵坐落在臨淄齊故城東南8公里的齊陵鎮和青州東高鎮一帶,它南依山嶺,北面淄水,風景秀麗。四王冢隔與膠濟鐵路遙相對峙,四冢相連,規模龐大,宛如連綿群峰、氣勢巍峨;二王冢高據鼎足山坡,更是雄偉壯觀,不同凡響。四王冢二王冢均有台除狀方基,台頂有圓形高大封土堆。四王冢四冢相連。東西直列,全長約700米,南北寬約245米。西起第一冢東西155米,台基三層,高8.5米;圓墳直徑48.6米,高12.8米,通高21.3米。第二冢東西138米、台基三層,高7.1米;圓墳直徑53米、高16、通高23.5米。第三冢東西145米、台基二層、高31.4米;圓墳直徑44.7米、高14.2米、通高17.6米。第四土冢東西155米,台基三層,高10.3米;圓墳直徑44米、高14.8米,通高25.1米。第一、三、四冢子的北面各有一座陪冢,封土形制與四冢相同;而二王冢的規模亦不亞於四王冢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基本介紹

地理

田齊王陵分布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臨淄周朝齊國都城,漢為齊王首府,長達千餘年,期間齊國的王侯、大臣、貴族死後大都葬於此地,形成龐大墓群。但因歷經滄桑,大多墓形已失原貌,現存有150餘座,其主要代表有二王冢四王冢,稱為田齊王陵。 田齊王陵位於臨淄城南(齊陵鎮南部)山嶺之中,南有稷山,北臨淄水、西靠牛山、東枕鼎足山。陵墓山水相映,鐵路、公路穿過陵區,鐵橋雙架,路橋雙飛,更增加了田齊王陵的雄姿。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史料記載

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盯足山上,因紫金山、牛首崗、菟頭山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冢坐落於三山之間,民間有“齊王埋在三山口,臨淄永世不為京”的傳說。二墓東西並列,東西總長320米,南北約190米,高30餘米,方基圓頂,猶如山上之山,氣勢雄偉。 二王冢, 《史記》文獻記載為姜齊桓公小白與晶公杵臼之墓。1984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根據二王冢四王冢的規模、形制和所處的地理位置,並聯繫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進行了稽考,確認二王冢為田齊侯剡與田桓公午之墓。

東方金字塔

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輩墳”、“四女墳”。此乃田齊威、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於盯足山西南,牛山之東側,東西直列,狀若山丘。按自西而東的順序:其一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高23 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二距一130米,三距二105米,四距三160米,總長541米,儼然四峰並峙,氣勢雄偉,十分壯觀。素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臨淄墓群

臨淄四隅,有150餘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這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齊王冢

二王冢”俗稱“二女墳”、“齊王冢”,在陵區東北的鼎足山上。該山為高約60米的石灰岩山丘,北為遼闊的魯北平原。“二王冢”就山造墓,方基圓墳,東西並列。方基接連成一體,東西總長 320米,南北寬約190 米,墓基似有 3層,逐層收縮。其中西冢墓基長約190 米。圓墳高約12米,東冢較西冢略小。在“二王冢”西北山麓,有一冢一基兩墳。墓基東西150米,南北110米,有 3層。其上東西並立兩方台,台上各有圓墳。“二王冢”東北40米處也有一座東西向的小冢。這些冢墓似與“二王冢”有關係。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四王冢

四王冢四王冢
四王冢”俗稱“四女墳”,在“二王冢”西南的山阿。冢南依一平頂丘崗,皆就山造墓,方墓圓墳,東西並列。四冢墓基相連,總長約 700米。由於山水長期沖刷和耕作,墓基的北面、西面已經溝壑連綿,坑窪不平,但四冢墓基輪廓仍然清晰。西起第一冢墓基南北245米,東西約155米,圓墳高 8 米,是四冢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第二冢、第三冢的墓基約138米和145米,圓墳均較第一冢稍顯矮小。第四冢墓基南北245米,東西155米,與第一冢大小相等,墓基與第三冢間隔63米。四冢墓基南沿成直線,推測北沿原來也應齊平。墓前有小冢,可能是他們親屬的墓。在“四王冢”西谷地,南北分布著8 座小冢,皆方基圓墳,尚不知和“四王冢”有無聯繫。

保護標誌

1984年在“二王冢”和“四王冢”前分別樹立保護標誌,現由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保護管理。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二王冢位於鼎足山的東麓,傳說是春秋時期齊桓公齊景公的墓葬。桓公呂氏,名小白,是齊國的公子,稱“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為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國力,壯大軍事力量,最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嬰為相,政績為當時人所稱道。二冢東西相列,因山為冢,高達20米,周長120米。

傳說

四王冢在淄河村南,傳說是戰國田齊威王宣王、瑉王、襄王墓。威王約在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鄒忌為相,孫臏為軍師,國力空前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宣王名辟疆,約在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聚集文學遊說之士,創立稷下學派。四墓冢自西而東並列,封冢高大,周長為100~120米。

考古勘探知

考古勘探知,在四王冢二王冢的周圍,分布著有封的大墓30座,探出無封的大墓74座,小型墓葬300餘座;大型墓葬的面積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最大者有2000平方米,墓葬形制以“甲”字型居多。僅四王冢正北600米見方範圍內就探出大墓25座,且分布有序,它們應是齊王近臣及僕人的陪葬墓。於此證明四王冢二王冢周圍分布著方圓4-5000平方米的陪葬墓區。

二王冢

二王陵即二王墓,俗稱二王冢,又稱齊王冢,位於臨淄城東南方向、齊陵鎮鄭家溝村西南的鼎足山上。鼎足山因紫金山、牛首崗、菟頭山呈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墓就坐落在三山中間。兩座高大的陵墓東西向排列,東西總長320米,南北約190米,近30米高,方基圓墳,猶如山上之山,氣勢雄偉。其中西冢墓基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高約12米;東冢圓墳矮於西冢,晉永嘉末年曾被盜掘。 “齊王葬在三山口,臨淄永世不為京”的民間諺語中,三山口就是指鼎足山而言,而墓中齊王身份的具體認定,卻經過了一個逐漸澄清的過程。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對於二王冢,文獻多記載是姜齊桓公小白和景公杵臼的陵墓。裴駰《史記集解》引《皇覽》曰:“桓公冢在臨淄城南七里所,淄水南”;“景公冢與桓公冢同處”。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齊桓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崗,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金蠶數十箔,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籍也。”後者最明顯的錯誤,是把鼎足山誤認為牛山,張冠李戴了。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對於古籍中所謂二王冢的兩位墓主,當然不會陌生。齊桓公小白是姜齊第十六代國君,是公元前685年至643年在位的一位千古名君。他以其博大的胸懷,任命曾險些置他於死地的平民政治家管仲為相,尊周室,救邢衛,南伐楚國,北斬孤竹,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齊景公杵臼是姜齊第二十六代國君,自公元前547年至490年,在位58年。他長期任用晏嬰為相,名顯諸侯。

四王冢

臨淄區齊陵鎮南面的叢山峻岭上,在碧草染綠、稼禾盈疇的牛山東側,坐落著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
陵墓——四王冢。它南依山嶺,北面淄水,呈東西向一字排開,宛如連綿群峰,氣勢巍峨。古時牛山一帶萬木蔥蘢,風光旖旎,是一處距離齊都臨淄較近的遊覽勝地,姜齊景公常登臨牛山北望齊都。後來的田齊統治者選擇此處作為永久的安息之所,顯然是看中了這裡的地域風光。
四王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齊王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二王陵一起構成了目前我國最大規模的先秦諸侯王陵古墓群。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輩墳”、“四女墳”,是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265年90年間相繼執政的田齊威、宣、湣、襄王四代國君的陵墓。酈道元《水經·淄水注》曰:淄水“又經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墓圓墳,鹹高七尺(註:尺為丈之誤),東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余考田氏中稱王者五,而王建遷於共以死。所謂四王,則威、宣、湣、襄是矣。” 《齊記補遺》則指出“四王”是田齊威、宣、湣、襄四王。明嘉靖年間《青州府志》記載:“齊四王墓,在(臨淄)縣南牛山東。”顧炎武的《四王冢記》對此又作了進一步論證。從此,四王為田齊威、宣、湣、襄四王的陵墓幾成定論。
四王冢位於鼎足山西南,牛山之東,東西直列,狀如山丘。按照自西向東的順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距齊威王墓130米,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湣王墓,距齊宣王墓105米,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距齊湣王墓160米,高23米,周長130米。四冢東西排列,總長541米,猶如四峰並立,氣勢雄渾壯闊,顯現出一派泱泱大國氣象。
四王冢北側600米見方的範圍內,另有排列井然有序的多座小型墳墓。考古學家認為,在當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思想指導下,有身份的人是忌諱在此修墓的,因此這些應該是王室成員或臣屬的陪葬墓。《周禮·春宮》記載:“冢人掌公墓之地,辯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後,各以其族。凡死於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四王冢與近旁小型墳墓的排列,顯然是“子孫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處其前後”的公墓埋葬原則的具體體現。田齊王陵與這些置於陵前的墓葬高低錯落,大小相襯,凸顯著君王生前君臨天下的氣派和死後依然駕馭群臣的威嚴。
齊威王,名因齊,他是桓公午之子,田齊政權第四任國君,也是齊國歷史上第一位稱王者。公元前356年起執政,公元前320年卒,在位36年。他曾以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使齊國大治。經桂陵、馬陵之戰,大敗魏軍,極一時之盛,列戰國七雄之一。史料記載,他即位初期曾經沉湎於燈紅酒綠之中,一旦浪子回頭便勵精圖治,最終成為一代名君。鄒忌“鼓琴”諫威王、拜相治國的故事,淳于髡“隱語”諫威王,使之“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其中的核心人物都是威王。
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為田齊政權第五任國君。公元前320年即位,公元前301年卒,在位19年。齊國自田齊桓公午始,設立稷下學宮,倡導百家爭鳴,至宣王時發展到鼎盛時期。宣王給予文學遊說之士很高的待遇,鄒衍、田駢、慎到、環淵、淳于髡等76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稷下學士達到上千人。司馬光《稷下賦》贊曰:“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
齊湣王,名地,宣王之子,田齊政權第六任國君。公元前301年即位,在位17年。曾經號稱“東帝”,後經蘇代說之,去除東帝稱號復稱王。執政前期兵力甚盛,裕以並周室為天子,引起諸侯恐懼。公元前284年,燕、秦、韓、趙、魏五國合謀,大舉伐齊。湣王出亡於莒,楚使淖齒領兵救齊。淖齒陰謀與燕瓜分齊國領土,遂殺死齊湣王。後世多以為,是齊湣王執政後期的窮兵黷武,毀掉了自己的半世英名,也斷送了齊國的命運前程。
齊襄王,名法章,齊湣王之子,田齊政權第七任國君。湣王死於淖齒之手以後,法章改變姓名到莒太史中作傭人,並與敫家女兒私定終身。公元前283年,莒人立法章為襄王。田單破燕軍,收復齊地後,迎接襄王返回都城臨淄。齊襄王在位19年,公元前265年歸西,把一個破爛攤子留給他的兒子齊王建。44年後,消滅東方五國後的秦國一舉滅齊,完成了統一大業。
仰望著氣勢恢弘的東方金字塔,歷數生活在2200年前的墓主人之是非功過,心潮久久難以平靜。田齊政權共歷八代君王,而安息在東方金字塔下的威、宣、湣、襄四位國君,正巧經歷了田齊由平庸而強盛,再由強盛到衰敗的過程。齊國雖然葬送在齊王建手中,而禍根卻是由他的先人埋下的。因此,這巍峨的四王冢也就成為田齊歷史興衰的見證。這些珍貴的古代遺物,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1977年,臨淄墓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淄博市政府設石質標誌於齊故城南。1981年,臨淄區政府對田齊王陵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修建了台階、院牆,栽植了樹木,刻制了石碑畫像。淄博市政府於1982年撥款建“四王冢”石質標誌一座,立於王陵北側、膠濟鐵路以南的田野上。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侯混戰的時代早已經遠去,那些在遙遠的歷史舞台上有過出色或拙劣表演的君王們,早已化作了累累朽骨。只有建制宏大的四王冢,依舊靜靜地聳立在齊國故土南山嶺上,端看著人間的滄海桑田,經歷著世界的千變萬化,關注著21世紀的齊地人民,怎樣在經濟建設的大舞台上,上演一出出威武雄壯的劇目。

專家考古

1984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依據二王冢四王冢的規模、形制和所在地理位置,聯繫田齊王族世系與古代帝王葬制進行了詳細的稽考,認為史籍的記載可能有誤,二王冢墓主應是田齊侯剡、田齊桓公午。雖有相同的稱謂,姜氏“齊桓公”的登基時間比田氏“齊桓公”整整早了三個世紀。或許正是這相同的稱謂,加上許多具體的原因,使後人將事跡不可同日而語、生活年代相差300餘年的兩位齊桓公混作一談。而齊景公已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東周殉馬坑拱衛的陵墓主人,位於齊故城東北角河崖頭村一帶,距鼎足山足有20里之遙。臨淄南部邊界地區至今沒有發現姜齊國君墓地的跡象。從二王冢“上圓下方”的封土形制,也可以推斷出它形成於戰國,而不是姜齊桓公、景公所生活的春秋時代。澄清這些歷史的誤會之後,來認識一下二王冢真正的墓主人——田齊侯剡和桓公午。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歷史人物

對田侯剡這一歷史人物,歷史文獻中沒有詳細記載。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說:“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並沒有提到田齊第二代國君田侯剡。 《史記索隱》引《竹書記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又引《春秋後傳》說:“田午弒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齊,是為桓侯。”可見史籍對田氏世系的記載,有相互矛盾之處,而當代史學家大都認為確實發生過田剡繼立的事,並普遍認為太公田和、田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齊、宣王辟疆、湣王地、襄王法章、齊王建依次為田齊政權的八位國君。田桓公午,公元前374年起為田齊國君,在位18年,是一代名君齊威王的父親。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漫長的歲月

田氏代齊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田乞立姜齊悼公,開齊國田氏貴族專齊國之政的先河。後繼的姜齊簡公、平公、宣公、康公,也都以田氏為相,諸如田常相齊簡公、平公,田盤、田白相齊宣公,田和相齊宣公、康公等。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田白為相的齊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齊國出兵討伐晉國,第二年又討伐魯、葛和安陵,第三年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田白死後,由田和相齊宣公,在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齊軍攻取魯國的郕邑。齊宣公死後,他的兒子康公貸於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即位。康公沉醉於酒色,政權操縱于田和手中。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齊康公被田和遷於“東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其後,田和在濁澤會見魏文侯,請求魏文侯向周天子和眾諸侯轉達他請立諸侯的願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得到周天子立他為諸侯的允許,“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紀元年”。在田完奔齊近300年、田乞專政100餘年之後,姜太公之後終於絕祀,田氏貴族則一步步取代了姜氏王族,登上了齊國權力的頂峰。
田氏代齊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其篡位計畫能夠成功,除了以“小斗進大斗出”之類的方法收買民心,另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宣稱陳氏始祖是黃帝,推行黃老之學,為奪取政權大造輿論。田氏貴族的祖先陳完,是春秋初年為躲避陳國內亂逃到齊國的,受到姜齊統治者的不少恩惠。後來田氏發展了勢力,逐步萌發取代姜齊之心。至於陳完為何改陳為田,計有三種說法:一是田與陳讀音相近,遂以為田氏;二是陳完食采地在“田”這一地方,於是改姓田氏;三是陳完奔齊後不願再稱本國故號,因此改陳為田。雖然在姜齊桓公以後,明主少昏君多,習於淫樂荒於政事,親小人而疏賢士,自掘墳墓,田氏還是採取穩妥的手段,以媚君術、惑君術、欺君術、政爭術等循序漸進,步步為營。這些做法,表現出極大的耐心與策略,都被後世陰謀家效法。
二王冢墓主中的田齊桓公,是田齊第三位國君。這一時期齊國國力比較虛弱,曾經和衛國交戰,而無功可言。只有田齊桓公將“養士之風”發展到極致而創辦的稷下學宮,為他贏得了不朽的聲譽。桓公午設立稷下學宮,帶有鮮明的政治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天下賢士的聰明智慧,鞏固齊國的封建統治,進而統一中國。通過稷下先生們的議政、參政,初步鞏固了田齊政權,並為後代國君在七雄爭霸的戰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基礎,應該是桓公午作為一代君王的最重要貢獻。
田齊王陵田齊王陵
今人站在田齊桓公午墓前,常會不由地想起長眠於姜齊國君墓地的桓公小白。姜太公封齊以後,確立的是一種開明君主制政體,由周天子冊命的世襲上卿國氏、高氏幫助國君治理國家。到管仲時,齊桓公又開以相執政的先河。但相國重臣都是在國君掌握之下,輔佐國君執政的。正是這一對名君、賢相的最佳組合,把一個東方大國的實力與威望發展到了頂峰,成就了桓公小白的千秋英名,使他在延續六個世紀的姜齊政權30餘位國君中脫穎而出,其顯赫政績幾乎可與開國君王姜太公媲美。然而小白卻沒有做到善始善終,對於管仲去世前除掉易牙、豎刁、堂巫、開方四個奸臣的建議置若罔聞,因此釀成並飽嘗了四人專權作亂的苦酒。晚年的小白被四人軟禁,連最平常的飲食都得不到。直到小白死後若干天,身上的蛆蟲爬出門外,百官才知道他的死訊。當初的極度榮耀與晚年的極度悲慘,就這樣極不協調的發生在同一人身上,這其中深刻的教訓,值得後人細細咀嚼。

事跡

齊國歷史上,權臣擅權即由易牙等4人開始,到齊景公時有崔杼、慶封專權,此後又有二惠、闞止、田氏專斷自恣,引發了姜氏王室的徹底衰敗,為田氏代齊提供了時機。而田齊桓公午並沒有姜齊桓公小白那樣轟轟烈烈的事跡,甚至算不上是有作為的國君,一生政績平平,卻因為創辦稷下學宮而青史留名。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或許正是一部齊國歷史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

相關傳說

關於田齊王陵諸墓之墓主人。據方誌和當地傳說,四王冢分別是戰國時期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齊襄王之墓。而二王冢則是春秋時期姜氏齊景公齊桓公的陵墓。按我國先秦時期陵寢制度考察,四王冢二王冢此六墓陵均應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國王之墓陵,故稱之謂田齊王陵。檢索齊國歷史,戰國時期齊國自太公田和立為諸侯到齊王建降秦,前後173年,歷經8君,即太公和、田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齊、宣王辟疆、閔王地、襄王法章、王建。據考證,上述8王中,田侯剡,王建因史有緣故,此陵寢均不應在此王陵內,餘6王均有可能為田齊王陵六墓之主人。孰是孰非,待後考古發掘證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