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弘(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田弘(?―574年),字廣略,原州(初設高平鎮,後改置原州)長城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將領。

田弘年少時慷慨激昂,立志建功立業,體力過人,勇敢而有智謀。北魏永安年間(528年—529年),田弘被万俟醜奴俘虜。爾朱天光入關鎮壓万俟醜奴叛亂,田弘從原州前來歸順,授任都督(一作子都督)。當時,宇文泰剛剛執掌兵權,田弘請求拜見並與宇文泰談論時事。宇文泰賞識他的才能,當即分派他擔任職務。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受到高歡所逼迫,想依靠宇文泰的勢力來維持自己的地位,便從洛陽遷都長安。田弘由於迎接魏孝武帝有功,封爵鶉陰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田弘盡心盡力輔佐宇文泰,宇文泰曾將自己所穿的鐵甲賞賜給田弘,說道:“天下倘若平定,你再把這副鐵甲拿給我看。

基本介紹

  • 本名:田弘
  • 別稱:都督
  • 字號:字廣略
  • 所處時代:南北朝
  • 出生地:原州
  • 去世時間:574年
  • 籍貫:高平
  • 職業:將領
  • 官職:柱國大將軍、襄州刺史
  • 爵位:雁門郡公
人物生平,北魏時期,西魏時期,北周時期,史籍記載,墓誌,

人物生平

北魏時期

田弘年少時慷慨激昂,立志建功立業,體力過人,勇敢而有智謀。北魏永安年間(528年—529年),田弘被万俟醜奴俘虜。爾朱天光入關鎮壓万俟醜奴叛亂,田弘從原州前來歸順,授任都督(一作子都督)。
當時,宇文泰剛剛執掌兵權,田弘請求拜見並與宇文泰談論時事。宇文泰賞識他的才能,當即分派他擔任職務。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受到高歡所逼迫,想依靠宇文泰的勢力來維持自己的地位,便從洛陽遷都長安。田弘由於迎接魏孝武帝有功,封爵鶉陰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田弘盡心盡力輔佐宇文泰,宇文泰曾將自己所穿的鐵甲賞賜給田弘,說道:“天下倘若平定,你再把這副鐵甲拿給我看。”

西魏時期

大統元年(535年),宇文泰擁立南陽王元寶炬登基,建立西魏政權,是為西魏文帝。元寶炬雖然名為皇帝,但西魏實際掌權者是宇文泰。
大統三年(537年),田弘改任帥都督,進封公爵。當時宇文泰與高歡相對抗,雙方不斷爭戰,田弘亦跟隨宇文泰收復弘農,戰於沙苑,解洛陽之圍,破河橋敵陣,屢建戰功,多次受到優厚賞賜,賜姓紇乾氏。大統十四年(548年),授任使持節、都督原州諸軍事、原州(今寧夏固原)刺史。由於田弘功勞聲望都很高,所以朝廷讓他衣錦榮歸,治理出生之州。宇文泰在同州時,文武百官雲集,就對他們說:“如果人人都像田弘那樣盡心,天下豈不早就平定!”當即授任田弘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加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西魏奪取南朝梁的梁州、益州後,南朝梁信州刺史蕭韶等人各自占據自己的地盤,拒不投降西魏。田弘奉命率軍前往討伐,將他們全部平定。後來,田弘先後擊敗西平叛亂的羌人和鳳州叛亂的氐人。
田弘每次臨陣作戰,總是挫敗敵軍鋒銳,勇往直前,曾先後身中一百餘箭,骨折九次,戰馬被長矛刺中十次,朝廷認為他十分勇健。信州各蠻族反叛時,田弘奉命與賀若敦等人將其討平。

北周時期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受禪登基,建立北周政權,是為孝閔帝。孝閔帝登基後,田弘進封雁門郡公,食邑增至二千七百戶。
保定元年(561年),田弘出任岷州(今甘肅岷縣)刺史。田弘雖是武將,但治理地方遵守法制,百姓十分安寧。
保定三年(563年),田弘跟隨隨公楊忠東征北齊,授任大將軍。
保定四年(564年),田弘再次跟隨楊忠東征北齊。返回後,仍然鎮守岷州。吐谷渾侵犯北周西部邊界,宕昌羌人暗中接應,朝廷詔命田弘率軍前往討伐,共擒獲其二十五位王,攻破七十六處柵欄,將其平定。
天和二年(567年),陳朝湘州刺史華皎歸附北周,田弘跟隨衛公宇文直前往支援。周軍與陳軍交戰失利,於是任命田弘為江陵總管。陳朝將領吳明徹來犯,田弘與西梁國主蕭巋退守紀南,命令江陵副總管高琳固守,吳明徹退兵後,才回到江陵。朝廷隨即命令田弘為仁壽城主,以進逼北齊的宜陽(今河南宜陽縣)。北齊將領段韶斛律光從定隴出兵,作為宜陽後援,田弘與陳公宇文純將其擊敗,攻占宜陽等九城。因功食邑增加五百戶,進位柱國大將軍。
建德二年(573年),田弘升任大司空、少保。
建德三年(574年),田弘出任總管襄、郢、昌、豐、唐、蔡六州諸軍事,襄州(今湖北襄陽縣)刺史。同年,田弘卒於任上。

史籍記載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墓誌

【志蓋】
大周少師 / 柱國大將 / 軍雁門襄 / 公墓志銘
【志文】
大周使持節少師柱國大將軍大都督襄州總管襄州剌史故雁門公墓誌 /
公諱弘,字廣略,原州長城郡長城縣人也。本姓田氏,七族之貴,起於沙麓之峁;五世其昌,基於鳳皇/之繇。千秋陳父子之道,人主革心;延年議社稷之計,忠臣定策。公以星辰下降,更稟精靈,山嶽上升,/偏承秀氣。準陰少年,既知習勇,穎川月旦,即許成名。永安中,從隴西王入征,即任都督。永熙中,奉迎/魏武帝遷都,封鶉陰縣開國子。轉帥都督,進爵為公。 太祖文皇帝始用勤王之師,將有兵車之會,/公於高平奉見,即陳當世之策。 太祖憘云:“吾王陵來矣。”天水有大隴之功,華陽有小關之捷,襄城/則不傷噍類,高壁則不動居民。倂轡援桴,飛雞燧象,雖以決勝為先,終取全軍為上。大統十四年,授/持節、都督原州諸軍事、原州刺史。雖為衣錦,實曰冶兵。乞留將軍,非但南部將校;爭迎州牧,豈直西/河童子。又增封一千三百戶。侍從 太祖平竇軍、復弘農、破沙苑、戰河橋、經北芒,月暈星眉,看旗聽/鼓,是以決勝千里,無違節度。乃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而金墉阻兵,軹關須援,賜以白/虎之詔,馳以追鋒之車。武安君來,即勇三軍之氣;長平侯戰,果得壯士之心。魏前元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梁漢之南,岷江以北,西窮綿竹,東極夷陵,補置官人,隨公處分,加侍中。魏祚樂推, 周朝受/命,進爵雁門郡公,食邑通前三千七百戶。文昌左星,初開上將之府;陵雲復道,始列功臣之封。保定/三年,都督岷、兆二州五防諸軍事,岷州刺史。朝廷有晉陽之師,追公受脤。太原寒食之鄉,呼河守冰/之路,無鍾遠襲,走馬凌城,奇決異謀,斯之謂矣。拜大將軍,增邑千戶,余官如故。玉關西伐,獨拜於衛/青;函谷東歸,先登於韓信。方之此授,異代同榮。江漢未寧,蹔勞經略,更總四州五防諸軍事。而龐德/待問,先言入蜀之功;羊祜來朝,即見平吳之策。白帝加兵,足驚巴浦;荊門流旆,實動西陵。既而越舸/凌江,鹹中火箭,吳兵濟漢,並值膠船。爾後乘馹兆河,觀兵墨水,白蘭拓境,甘松置陣,板載十城,蕃籬/千里。論龍涸之功,增封千戶,並前合六千戶。蜀侯見義,求靜西江,渾王畏威,請蕃南國。月硤冶兵,收/功霸楚,熊山積仗,克復全韓。天和六年,授柱國大將軍。建德二年,拜大司空。楚之上相,以黃歇為能/賢;漢之宗卿,以王梁為膺讖。尋解司空,授少保,匡衡加答拜之禮,張禹受絕席之恩,郁為帝師,得人/盛矣。三年授都督襄、郢、昌、豐、唐、蔡六州諸軍事,襄州刺史。下車布政,威風歙然,猾吏去官,貪城解印。/樓船校戰,正論舟楫之兵;井賦均田,始下沮漳之餫。既而南中障癘,不宜名士,長沙太傅,遂不生還,/伏波將軍,終成永別。四年正月三日薨於州鎮,春秋六十有五。 天子舉哀,三日廢務, 詔葬之儀,/並極功臣之禮。有 詔贈少師、原交渭河兆岷鄯七州諸軍事、原州刺史。 謚曰襄公。其年四月廿/ 五日,歸葬於原州高平之北山。公性恭慎,愛文武,無三惑,畏四知。儀表端莊,風神雅正,憘怒之間,不/形辭氣,頗觀史籍,略究兵書。忠臣孝子之言,事君愛親之禮,莫不殷勤誦讀,奉以書紳。至於羽檄交/馳,風塵四起,秘計奇謀,深沉內斷,故得戰勝攻取,算無遺策,有始有卒,哀榮可稱。在州疾甚,不許祈/禱,吏民悲慟,城市廢業。世子恭,攀號扶侍,途步千里,毀瘠淄塵,有傷行路。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
有媯之後,言育於姜,長陵上相,淄水賢王。榮歸歷下,單據聊陽,安平烈烈,京兆堂堂。乃祖乃父,重光/累德,驅傳揚旌,燕南趙北。白馬如電,玄旗如墨,箭下居延,泉驚疏勒。公之世載,幼志夙成,祥符歲德,/慶表山精。純深成性,廉節揚名,忠泉涌劍,孝水沾纓。勇氣沉深,雄圖超忽,削樹龜林,乘冰馬窟。義秉/高讓,仁彰去伐,屈體廉公,還疑無骨。水土須政,公實當官,兵戈須主,公乃登壇。長城遠襲,地盡邯鄲,/宜陽積仗,—舉全韓。作鎮南國,悠然下土,赤蟻玄蜂,含沙吹蠱。惜乏芝洞,嗟無菊浦,南郡不歸,長沙/遂古。黃腸反葬,玄甲西從,旌旄寂擁,帷蓋虛重。高平柏谷,山繞旅松,惟茲盛德,留銘景鍾/
世子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司憲恭。 次息大都督、貝丘縣開國侯備。
【疏證】
田弘墓誌,1996年出土於寧夏省固原縣城郊田弘墓。
田弘,卒於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終年六十五歲,則其生年為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田弘是西魏北周的重要將領,《周書》卷二七、《北史》卷六五有傳,另《庾子山集注》卷一四有《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可與墓誌互補。
志文“大統十四年,授持節、都督原州諸軍事、原州刺史”。神道碑作“使持節”,未知孰是。本傳在記授原州刺史前,“累蒙殊賞,賜姓紇乾氏”。墓誌與神道碑俱言其“本姓田氏”,但都沒有明確記載其賜姓一事。
志文“周朝受命,進爵雁門郡公,食邑通前三千七百戶。……保定三年,都督岷、兆二州五防諸軍事,岷州刺史”。神道碑及本傳均記為“食邑通前二千七百戶”,又均記保定元年任岷州刺史。若非傳抄錯誤,那么神道碑文與墓誌文可能並非一人所作。
志文“歸葬於原州高平之北山”。其中“北山”神道碑作“鎮山”,二者當同指。
田弘世子恭,《周書》卷二七、《北史》卷六五、《隋書》卷五四有傳,而次子備,不見於史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