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領先的整體性理論研究

2007賈根良指導博士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領先的整體性理論研究
  • 導師:賈根良指導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劉洪海著
學科專業
產業經濟學
學位授予單位
關鍵字
產業經濟 產業政策 產業發展
館藏號
F062.9
館藏目錄
2009\F062.9\23

中文摘要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在經濟活動、政治制度、社會心理等領域中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影響。 在當代經濟學領域內,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新熊彼特主義學派在科學技術與創新經濟學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在研究和發展組織的形成過程、技術創新與產業演化的關係、國家創新體系等眾多研究領域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然而,在對於包含技術要素的產業動態過程的研究成果中,新熊彼特主義學派缺少表述產業動態過程中各要素之間必然性聯繫的、具有一般性意義的理論,影響了其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研究結論的套用範圍。 本文理論研究的主要創新成果包括: 第一,解決了新熊彼特主義學派缺乏一般性產業動態理論這一主要問題,它是本文理論部分的研究起點和主要內容之一。分別運用熊彼特等人、以及哈耶克和布羅代爾等人,對於技術和市場的本質及經濟作用的研究成果,來解釋本文一般性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中的技術和市場要素;再以楊格定理表述的產業動態過程中技術和市場之間的遞增性正反饋互動作用,確定了這兩個要素之間互動作用的具體內容;將這兩部分內容結合起來,構建出適應新熊彼特主義學派需要的、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 第二,整合了內容龐雜的新熊彼特主義學派產業動態理論。本文通過運用本文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建立起新熊彼特主義學派的技術供給理論和技術變遷條件下的市場需求理論之間聯繫的理論橋樑,後兩者解釋了形成產業動態過程中技術和市場要素的充分性條件,從而形成了由自發演化路徑實現的,具備充分和必要條件的產業動態自發性理論。 第三,建立了全面理解和產業動態過程的理論體系。以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內容作為認知客體和評價基準,對於既有的產業動態經濟理論進行解釋和評價,重新認識和評價了由這些經濟理論支持的產業政策通過政策設計路徑實現產業動態過程的實際績效。結合產業動態自發性理論的有關內容,形成了自發演化和政策設計相結合的、具備充分必要條件的產業動態整體性理論。 本文的產業動態整體性理論具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和豐富的理論內容。通過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揭示了現代產業動態過程中技術和市場兩個基本要素的本質、以及要素之間的必然性聯繫;通過介紹新熊彼特主義學派關於技術和市場要素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制定產業政策依據的有關經濟理論,揭示了實現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內容的有效途徑,形成了全面的產業動態理論分析體系,為本文的實證分析提供了驗證的對象和有力的理論工具。 本文的實證部分選取了荷蘭共和國時期的海洋產業、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紡織產業、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德國有機化學產業以及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的美國鋼鐵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歷史作為實證研究的樣本,為兩個主要研究目標服務:(1)通過產業動態的具體發展歷史來驗證本文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的合理性;(2)運用本文的產業動態整體性理論,總結這些實現了產業領先地位的國家的成功經驗,來驗證和豐富新熊彼特主義學派的有關理論內容。 本文實證分析的主要結論是,在四個研究樣本中,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的合理性都得到了證明,其中荷蘭共和國時期的海洋產業沒能完全滿足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的要求,成為這一產業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其他三個產業動態過程的成功發展的歷史事實都支持了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的內容。 本文實證研究總結出一些新的產業政策成功經驗,豐富了一般性的產業動態必要性理論的實現方式,對於中國的經濟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具體包括:(1)在英格蘭紡織產業和美國鋼鐵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產業政策都是以法律的形式體現,從體制上保證了產業政策的穩定性和有效性;(2)德國構建的科學家——企業家——銀行家——政府官員的信息、資金和人員交流網路; (3)美國針對不同的市場環境靈活採用不同經濟理論指導下產業政策組合,收到了更好的實施效果等等。 本文構建了邏輯完整、內容豐富的產業動態整體性理論,通過這一理論的分析獲得了多個歷史上實現領先地位的、多樣化產業的成功經驗,為中國經濟通過實現經濟成長方式的兩個轉變、順利完成經濟現代化建設任務提供了理論支持和經驗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