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最佳化的經典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結構最佳化的經典理論
  • 外文名:Classical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 國外研究:配第-克拉克定律等
  • 國外研究:學術界對產業結構最佳化問題研究等
  • 性質:經濟類
國外相關研究,國內相關研究,

國外相關研究

1、配第-克拉克定律:
威廉.配第和克拉克通過對三次產業間勞動力分布的變化及其趨勢的研究,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性結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從第一次產業向第二次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次產業移動。克拉克認為,這種規律性的變化的原因在於需求因素和效率因素的作用。
庫茲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之間的分布兩個方面,對伴隨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演進規律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得出了庫茲涅茨法則,它揭示了 20世紀60年代以前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趨勢。然而,自1970年代以後,相應的實證研究結果與庫茲涅茨法則並不相符,出現了所謂的"經濟服務化"規律:第一次產業的就業人口和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下降趨勢減緩:第二次產業的就業人口和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出現了下降趨勢;第三次產業顯示出強勁的上升趨勢,其比重占到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半以上。
3.工業結構的高度化規律
(1)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和霍夫曼定律
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是指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工業結構表現為以輕工業為中心轉向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發展趨勢,其特徵是在一定時期內重工業比重不斷上升。霍夫曼定律揭示了在工業結構演進的重工業化階段,消費資料工業和資本資料工業之間增加值的比例關係的變化規律。霍夫曼對工業化的演進規律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在其1931年出版的《工業化的階段和類型》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其內容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霍夫曼係數(即消費資料工業淨產值與資本資料工業淨產值之比)是不斷下降的。
(2)工業結構的高加工度化
工業結構的高加工度化,是指在重工業化過程中,工業結構表現為以原材料工業為中心轉向以加工裝配業為中心的發展趨勢,這一過程又稱為高附加價值化。工業結構的高加工度化具有兩大特徵:一是產業鏈延長,附加價值提高;二是對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下降。
(3)工業結構的技術集約化
隨著工業結構的重心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由原材料工業轉向加工裝配業,工業的生產要素結構的重心也分別由勞動力轉向資本,再由資本轉向技術。
4.羅斯托的"六階段論":美國經濟學家兼經濟史學家羅斯托先後在1960和1971年出版過《經濟成長的階段》和《政治與成長階段》,他在認真分析世界經濟發展史的基礎上,根據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總結出了世界經濟發展史普遍遵循的模式,即把經濟社會的成長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準備起飛階段、起飛階段、走向成熟階段、高額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這就是學者們研究區域經濟成長常常引用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他通過對各國經濟發展的深入研究發現,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存在一個或幾個能夠帶動其它產業發展的部門,羅斯托把這些產業部門稱為驅動部門或主導部門。這些部門具有高創新率、高增長能力、高擴散效應的特點。同時,這些產業部門是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特點而不斷更替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能在各自的發展階段起到領頭羊作用。這種領頭作用是通過主導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擴散效應來完成的,具體包括前向效應、回顧效應和旁側效應,正是這三種效應才使各產業關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產業結構,從而全面帶動經濟向前發展。
5.列昂惕夫的產業結構投入產出表:著名計量學家、投入產出法的創始人列昂惕夫在產業結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通過對美國經濟結構的深入研究,於1941年出版了投入產出分析的第一本專著《美國經濟的結構,1919 一1929》,成為產業結構理論的經典之作。隨著列昂錫夫對產業結構研究的深入,他於1953年和1966年分別出版了《美國的經濟結構研究》和《投入產出經濟學》,建立了投入產出分析結構。現在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用這一方法編制投入產出表,這對於研究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國內相關研究

改革開放後,國家的重心轉移到了經濟發展中,對於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要關係到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國內一些學者開始對國外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理論和產業結構政策文獻進行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國內學者的研究進行歸納總結:
1.關於產業結構最佳化內涵
學術界對產業結構最佳化問題研究比較早的是上海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周振華副所長。他認為,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包括產業結構高度化產業結構合理化兩個方面。產業結構高度化是指產業結構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發展的過程,可以用第二、三產業比重、技術與資金密集型產業比重以及中間與最終產業比重來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發展階段以及發展方向。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提高產業之間有機聯繫的聚合質量,可以用產業之間的均衡程度和關聯作用程度來表示。
2.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基準研究
國內學者在國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給出了產業結構最佳化中主導產業選擇的各種基準。除了借鑑比較著名的"羅斯托基準"等基準外,國內學者經過多年研究,並結合對主導產業的不同認識,提出不同的基準構成,大致分為:①"三基準說",比較典型的是周振華提出"短缺替代彈性基準、增長後勁基準、瓶頸效益基準";②"四基準說",比較典型的是黨耀國等提出"增長率基準,收入彈性基準,產業關聯度基準,勞動就業基準";
③"五基準說",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張聖祖提出的"生產率上升率基準,收入彈性基準,產業關聯度基準,增長後勁最大化基準,生產協調最佳基準"以及陳剛提出的"生產率上升率基準,創新率基準,產業關聯度基準,需求收入彈性規模經濟性基準";
④"六基準說",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關愛萍等提出的"需求基準,持續發展基準,技術進步基準,效率基準,競爭優勢基準,產業關聯基準";
⑤"七基準說",比較典型的是張魁偉提出的"收入彈性基準,動態比較優勢基準,產業關聯度基準,生產率上升率基準,就業基準,可持續發展基準,生產要素的相對集約基準"。
3.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評價方法研究
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演進過程中必然要發生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與此同時,在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研究過程中還應當把技術創新理論、產業經濟理論和系統理論相融合,對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果進行系統分析評價。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過程就是對產業結構不斷進行評價分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專家學者們分別採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灰色系統分析法以及鑽石理論等最佳化升級產業結構,使得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發展到了具有定量分析的客觀分析層面,再結合定性分析,使得產業結構最佳化的評價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主成分分析和層次分析法法,前者是一種客觀賦權法,後者是一種主觀賦權法。雖然因子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相似,也是一種客觀賦權法,但是,如果最重要的信息和其它信息相關性較弱,採用因子分析法可能會使最重要的信息出現遺漏。層次分析法利用判斷矩陣進行賦權,然而該判斷矩陣是一種主觀賦權的方法,不同研究者的權陣有可能差別較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