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村(山東省煙臺市下轄村)

生產村(山東省煙臺市下轄村)

明洪武四年(1371年),監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縣麟泊村遷來此地,以姓命名佟村。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威、李聲同時從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後緣佟姓絕嗣,因村處洪門寺東,“東”字近“佟”音,遂改名東村。

1946年2月8日,東村劃為和平、民主、團結、生產四個行政村,本村為生產村。 生產村坐落於市區商業繁華區。地處東經120°09′,北緯36°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生產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煙臺市
  • 電話區號:0535
  • 地理位置:華東
  • 方言膠遼官話-登連片-煙臺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F、魯Y
歷史發展,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歷史發展

明洪武四年(1371年),監生佟普恩自河北省承德縣麟泊村遷來此地,以姓命名佟村。
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威、李聲同時從四川北徙,至此定居。後緣佟姓絕嗣,因村處洪門寺東,“東”字近“佟”音,遂改名東村。初隸屬萊陽縣,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立海陽縣後,屬嵩山鄉外白社。民國時期,隸屬第一區東村鎮。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隸屬東村鎮、十一區、十三區、東村人民公社和東村鎮。
2000年起,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1946年2月8日,東村劃為和平、民主、團結、生產四個行政村,本村為生產村。 生產村坐落於市區商業繁華區。地處東經120°09′,北緯36°46′。東與平頂村、埠南村相鄰,南與趙家莊接壤,北靠海政路,西與團結村、和平村交界。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占去了生產村的絕大部分高產優質糧田。剩餘的耕地集中在南部,多為山丘薄地,人均耕地面積130多平方米。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及各種雜糧,另外有部分蔬菜和水果。
2002年,全村780戶,2003人,有修、王、李、張、趙、蓋、姜、孫、於、柳、劉、秦、隋、胡、徐、聶、楊、陶、辛、邢、韓、安、倪、任等姓,以修姓人口居多,王姓、李姓次之,其他姓氏人口較少。
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066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0.76%、57.3%、41.85%,人均純收入4176元。

大事記

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佟村。
明正統五年(1440年),改名東村。
清道光五年(1854年)鴉片傳入東村,給民眾造成極大危害。
1929年美孚煤油運入東村,本村始用煤油照明。
1931年本村修日三倡議捐資辦學,興建育才國小,翌年竣工。
1934年中共地下黨員李桂岩到東村秘密發展農民協會會員。
1935年育才國小師生開展募捐活動,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進行抗日救國活動。
1938年冬東村常備隊分隊長修樹悅,在向陽山抗戰中浴血奮戰,立一等功。
1940年日軍侵入東村,在村北刺死一青年。
1942年9月盤踞海陽城裡的頑軍秦毓堂殘部逃竄,本村解放。 同年冬日軍對膠東實行拉網大掃蕩,擄去教師13名,民眾4名。
1944年王振緒經李思聰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生產村第一個黨員。 1945年8月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機關遷入東村辦公。
1946年2月東村劃分為四個行政村:生產村、和平村、民主村、團結村,本村為生產村。
1947年進行土地改革複查運動。
同年11月6日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竄入東村,宿營1夜。次日晨向鳳城進犯,抓走本村20多人。 同年本村人民全力以赴支援鳳城圍困戰,榮獲解放軍十三縱隊司令部贈予的錦旗。 同年為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保衛勝利果實,東村有113名青年積極參加人民解放軍,其中生產村有41人。
1948年10月本村12名民工隨軍南下,支援前線,參加了淮海、渡江戰役,歷時9個多月,1949年勝利而歸。
1949年冬中共海陽縣委在東村區進行農村基層黨組織公開試點,生產村黨支部與黨員公開。
1950年1月23日本村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中共海陽縣委副書記張匯川與會講話。 同年春土改工作結束。縣人民政府向農民頒發新的土地房產證,舊地契當眾燒毀。
1952年7月本村人民紛紛捐款購買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戰爭。所捐錢物折合人民幣2000多元。
1954年春本村成立了兩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7月1日龍捲風大作。東村十字街口高4米、寬10米的照壁被颳倒,砸死16人,傷5人。大風毀房1146間。
1956年實行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生產村所有私營工商業戶全部加入供銷合作社。 同年春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春本村在東山始植蘋果樹。
1963年大隊蓋公房21間,建起了磨坊、油坊,本村始有集體企業。
1971年全村開始用電照明,磨坊、油坊、菜園等開始用電作動力。 同年大隊規劃村民住宅新區,社員開始在新房區建房。
1976年本村購買了20馬力、12馬力拖拉機各1台。
1983年投資10萬元建起了翻砂廠,後改為鑄鋼廠。
1984年成立了建築隊。後改為生隆建築公司。至此,村辦集體企業達17處。
1988年鑄鋼廠的產品開始向美國出口。此後企業生產的產品專門向美國出口,其鑄造居同行業領先水平。
1989年建設閉路電視系統,村民看上了清晰的電視節目。 同年秋建設自來水工程,全村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993年村集體投資100萬元,建起了文山大廈,下面兩層商品房對外出租,上面用以辦公。 同年鑄鋼廠被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評為明星企業。12月,組建為山東省眾冶集團公司。
1999年村民直接選舉村民委員會。
2000年村委在原村國小舊址開發房地產項目,並進行老房區的改造。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本村主要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小農經濟,生產水平很低,常年糧食畝產不過100公斤。1957年,農業獲得了豐收,糧食畝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958年,由於大躍進,豐產不豐收,糧食的損失很大,加上三年自然災害,人民生活極度困難。1963年,農村開始實行以生產隊為基礎,獨立核算的政策,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64年,開始整“大寨田”,一些分散的小地塊改造成大地片,共整土地26.7公頃。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堅持進行水利建設。除了參加鎮(公社)統一建設的水利項目外,本村建平塘2座,大口井2眼,電灌站1座,鋪設地下管道1000餘米,修渠道700多米。 1958年,在東山開始栽植蘋果樹。到1974年,發展到22.3公頃。蘋果的最高年產量達到75萬多公斤。本村的兩大果園都配套了較好的水利設施,保證了乾旱年份灌溉用水。20世紀80年代以前,果園曾是生產村集體經濟的一大財源。1985-1988年,連續4年被評為省級樣板園。 蔬菜生產曾是生產村的重要項目。在60年代,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個菜園組,成為生產隊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1972年,大隊統一建設菜園,面積13.3公頃,分為三個菜園隊,均被定為海陽縣蔬菜公司的生產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城市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多數優質糧田被國家徵用,農業生產退居次要地位。 2002年,糧食畝產294公斤,總產11.9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7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2萬元,畜牧業收入21萬元,其它收入43萬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本村的工業項目多為小手工作坊。解放後,發展了一些項目,規模也比較小,主要是磨坊、油坊等。1968年,建立了碾米廠。1973年,建立了冬粉廠。1975年,建立麻刀廠。改革開放以後,陸續建立了翻砂廠、建築隊、汽修廠等。後,翻砂廠發展成為鑄鋼廠、山東眾冶集團公司,常年產值9600多萬元,創匯300萬美元。2002年繳納稅金418萬元,位列海陽市本年度入庫稅金前五名,成為海陽市的出口創匯大戶。生隆建築公司由一個修修補補的修建隊,發展成為有一定資質的建築公司。年建築能力達到1萬多平方米。兩個企業均為海陽市村辦企業的先進典型,屬海陽市重點保護的企業。2002年,第二產業總收入5777萬元,其中工業收入5163萬元,建築業收入614萬元,從業人員650人。

第三產業

1955年,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比較多。多數做小買賣,主要從事飲食業,本小利薄。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開展,私人經營逐漸取消。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獲得很大發展。1980年,大隊先後辦起了飯店、理髮館、商店等。之後,又陸續將村的一些門面房對外出租,對繁榮本村的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2002年,村個體工商戶主要從事白鐵加工、食品批發、小商品批發、蔬菜販賣、海鮮品經銷、服裝加工、裝飾材料批發、水果銷售等。本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50人,收入4213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35萬元,服務業收入70萬元,商飲業收入4108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1年,由修日三倡導,各村關心教育事業的紳士、商賈捐資興辦東村高小,校址在今郵政局大樓處,占地3000多平方米,校門向東,門額雕書“育才養正”,首任校長李敬上。學校設高小、初小兩部,實行男女同堂授課。1942年解放後,改稱東村完小,由政府主辦。1953年遷到今東村國小處,原校址劃給海陽一中。“文革”時期,實行教育改革,國小下放到村辦,本村又辦起了一所國小。20世紀80年代,全部遷到東村中心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恢復高考至2002年,全村有42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解放前,東村的醫療事業相當落後,雖有仁術堂、天和堂等藥店,但醫療水平都不高。解放後,政府大力興辦醫療衛生事業,醫療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多數人生活在饑寒交迫中。解放後,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世紀50年代,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70年代,村民人均收入300元。2002年,全村彩色電視機已經普及,電冰櫃的擁有率達到80%,多數村民家中擁有影碟機、洗衣機、電暖器、空調等家用電器。所有村民家中安裝有線電視和電話。機車已成為年輕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很多戶擁有了自己的汽車,有的擁有轎車。十幾萬元以上的戶在村里占有相當的比例。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的住房多是低矮的小草屋。建國後,住房條件有了改善,但人均住房面積仍不足6平方米。1970年,村黨支部規劃、建設了新房區。1984年,村委規劃了老樹埠新房區。房屋建設全為磚瓦結構。1994年,村委規劃了南北房區,並在南北嶺劃出樓房區,很多村民已經住上了二層的小樓。2000年,村委把老樹埠新房區的街道進行了硬化,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村委還統一規劃,對老房區進行改造。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18平方米。 集體福利改革開放以前,村民的福利水平比較低。改革開放後,由於集體經濟的壯大,村民的福利逐年提高。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統一為村民交納農業稅,為村民免費耕地,免費澆糧田,免收“三提五統”費。1989年安裝閉路電視,全村都看上了清晰的電視節目。年底又安裝自來水,村民用上了潔淨的自來水。適齡兒童免費入園。村裡的電力照明系統建設維護,均由集體承擔。1999年起,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養老金;過年過節為全體村民發放福利;村民每人每年1罐液化氣。1999年底,為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2000年,眾冶集團出資為村民戶免費安裝上程控電話,並由村集體承擔電話的月租費,村內設電話虛擬網,村內打電話免費。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4年,中共地下黨員李桂岩到東村秘密發展農民協會會員,本村開始有了黨的活動。1943年,東村建立了黨小組。1946年,生產村黨支部建立,黨支部書記王振緒。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進行了土地改革,發動青年大參軍,組織民工支前,組織民眾為烈軍屬代耕。1949年10月1日,生產村黨組織和黨員公開。黨支部帶領全村人民進行了經濟恢復工作,發動民眾支援抗美援朝,建立互助組、初級社等。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8個,黨員71名。 1946年起,曾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振緒、李作訓、李作松、修長德、王日珍、修祥臻、辛寶仁、王玉賓。1996年,村設黨總支,在眾冶集團和生隆建築公司設黨支部,王玉賓任黨總支書記,修新田任眾冶集團黨支部書記,修龍田任生隆建築公司黨支部書記。2000年,修新田任黨總支書記兼眾冶集團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修子訓任村長,1946年,正式成立生產村村政府,修長德任村長。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民兵、治安、婦女、民政等組織。自1948年始,先後有李作坤、王振緒、修長德、李作松、修俊傑、李兆祿、陶希發、修長仁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1999年,村民委員會開始直選,李宗周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至2002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