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布局

指物質資料生產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分布,包括生產的具體地點、規模、相互聯繫和地域結構。又稱生產配置、生產分布。生產布局既反映了生產的空間形式,又反映著生產的發展方面,它是生產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故也稱為生產力布局。從發展角度看,在一定地區進行生產,需要相應的勞動、設備和投資,布局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故生產布局的變化往往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進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生產布局的變化是逐漸的,又有一定的連續性。生產布局受到生產,首先是生產力的發展的制約,它對生產發展又起到促進或限制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布局
  • 外文名: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簡介,發展簡況,生產布局條件,原則和特點,任務和方法,部門布局方面,地區布局,研究生產布局,作用和意義,

簡介

生產布局包括部門布局和地區布局兩個方面,兩者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繫。部門布局是按生產部門如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進行的布局,大至整個行業、小至個別企業或某項生產的布局。地區布局是以地區為單位,包括各個生產部門在同一地區的綜合布局,形成一定的部門結構和相互聯繫,大至一個國家,小至一省一縣一個城市乃至一個鄉鎮的生產布局,都屬於地區布局範疇。

發展簡況

由於謀求經濟利益的需要,人們對生產布局的意義和作用很早已有認識,產生了合理部署生產的思想。中國戰國時期的著作《管子·地員》篇、《管子·乘馬》篇等,探討了農業與土壤相互關聯的規律以及城市建設的選址條件;漢代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則具體說明了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對生產分布的作用,特別是把人類的勞動看作地方經濟開發的前提。19世紀後期開始,為了提高布局的經濟效益,牟取最大利潤,歐洲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從理論上探討生產布局。農業區位論和工業區位論從經濟學角度,主要以運輸費用的大小來分析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方向和區位,其中工業區位論還聯繫到原料和動力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工業的集聚進行分析,作出區位的結論,一直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地理學家的重視,並加以發展。蘇聯的經濟學家和地理學家重視生產布局的研究,在列寧一系列有關的思想指導下,建立和發展了生產布局的理論和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地理學者吸取了蘇聯生產布局的經驗,根據中國的國情,在生產布局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和研究。

生產布局條件

生產布局受到自然條件(地形,氣象氣候狀況,土地資源的條件和質量,水資源的豐富性和保證程度,生物資源狀況,礦產資源的種類、數量、質量等)、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狀況,市場的需求和消費區特點,交通運輸條件,發展經濟的政策方針以及政治、國防因素等)和技術條件(生產工具,工藝流程,原料燃料利用能力和水平)的綜合制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是生產的原料和燃料來源以及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和場所,起到物質基礎的作用;社會經濟條件反映著人們對生產的社會需要以及實現生產的條件,制約著生產布局的方向、規模、流通和消費等方面;技術是生產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改變自然條件的生產意義和作用,還引起新的生產部門的產生,引起地區生產結構的改變,提高生產布局的經濟效益。在一般情況下,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條件對生產布局的作用是相互制約、有機結合的。一方面,社會經濟條件起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這種作用以自然、技術條件的可能性為前提。一個合理的生產布局方案,應該正確體現三者的最優結合,其綜合標誌就是最佳的經濟效益,也就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技術運用的經濟合理,從而達到經濟需要的儘可能滿足。分析評價這些條件的作用和相互關係,對生產布局方案的制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原則和特點

生產布局最主要的原則是講究布局的經濟效益。例如,在最有利的地區部署適當的工農業生產,藉以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接近消費區,以便儘量節約生產的勞動消耗和運輸費用;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實行專業化和協作,以取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等。20世紀以來,由於人口的增加、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加劇、工業的迅速發展和“三廢”的大量排放,環境和生態平衡受到日益嚴重的破壞,因此在生產布局中,強調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原則。
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不同社會形態下,生產布局又各有其特點。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表現為每個企業布局的周密計畫性和整個社會生產較大的盲目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通過國家干預,力圖改善其生產布局,仍不能解決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社會主義國家,計畫經濟對生產布局起到重大作用。生產布局的特點,例如在中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工業和農業密切結合,合理配置,使地區經濟相對協調地得到發展;利用先進地區工業基礎,幫助落後地區經濟發展;地區生產的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相結合,根據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優勢,發展合理的專業化生產部門,同時發展綜合經營,建立合理的生產地域分工,密切地區間的經濟聯繫。

任務和方法

部門布局方面

農業布局根據國民經濟的要求,具體評價自然條件的優劣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結合農業技術經濟的要求和現有基礎,確定專業化方向和協調發展的部門;根據自然和社會經濟特點以及農林牧漁業的內在聯繫,具體安排農業結構,達到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等。工業布局則著重根據原料、燃料資源和水資源以及有關的技術經濟條件,綜合分析。由於制約各工業部門布局的主導因素不同,其布局亦各有特點(見工業地理學)。運輸屬於第三產業部門,具有生產和服務的雙重性質,故運輸網布局著重考慮工農業布局狀況,並考慮各種運輸方式的聯繫與結合問題。

地區布局

屬於生產的地域組織範疇,即建立不同等級的地域生產體系或系統。按地域組織生產服從於國民經濟需要,涉及所有的生產部門乃至城市建設的規模和職能,進行各生產部門的總體布局,使之協調發展。

研究生產布局

要在全面調查和綜合評價各項條件的基礎上,把部門和地區布局結合起來,制定各部門間乃至部門內部的合理比例和結構,並進行企業的具體定位。為了達到最優的經濟效益,應進行多方案比較,擇優採用。目前在研究中廣泛運用線性規劃、數理統計、電子計算機技術等。

作用和意義

生產布局是發展國民經濟的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區域規劃和國土整治都以生產布局為重要內容,故生產布局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生產布局是經濟地理學研究的中心內容,它既與經濟科學有關,又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有關,它是幾門學科相結合的領域。
(張同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