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文法

生成文法(generative grammar)是一種嘗試接近語法學(Syntax)的方式 。生成文法嘗試給出一套規則,其能正確的預測,在一個語言中,什麼樣的辭彙組合能成為正確的句子;而在討論生成文法的同時,這些規則通常也能預測句子中的構詞法

基本介紹

緣起沿革
生成文法源於50年代末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研究工作(他的理論在較早的版本里叫做轉換文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TGG)。這個詞現在作為集合名詞,指此理論以及其後繼),而後來也有各種版本的生成語法理論與之爭鳴。喬姆斯基目前的理論稱作“最簡方案”(Minimalist Program; MP)。其他著名的理論包括主辭驅動句構造文法(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HPSG),語彙機能文法(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 LFG),範疇文法(Categorial grammar; CG),關係文法(Relational grammar;RG),以及樹-鄰接文法(Tree-adjoining grammar; TAG)。
喬姆斯基認為,生成文法中的性質來自一種“天生的”、普適的語法。提倡生成文法的學者認為,大多數的語法並不是由於交際功能而產生的,也不是簡單地從環境中學得的(見刺激貧乏論)。在這方面,生成文法中的觀點與認知文法,功能主義行為主義的理論都有所區別。
在大多數的生成文法理論中,一個句子要么是“正確的”,要么是“不正確的”(或叫作“形式完整/不完整的”)。換句話說,生成文法的規則作為一個算法,對一個句子的合法度(符合語法的程度;grammaticality)進行預測,但只得出是/否的結果。在這方面,生成文法又不同於那種把合法度作為隨機變數來處理的所謂隨機文法(stochastic grammar)。不過,在生成文法一些新近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隨機性的使用,比如 Joan Bresnan 的有關優選理論(optimality theory; OP)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