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學習

生成性學習的最初提出者是維特羅克(Wittrock,1986),它屬於結構主義的一種教學方法。生成性學習,就是要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東西產生一個類比或表象,如圖形、圖像、表格或圖解等,以加強其深層理解。生成性教學是指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在教學的展開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自主構建教學活動的過程。生成性學習具有積極作用,但在實踐中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誤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成性學習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積極作用,學習誤區,

簡介

生成性學習理論為生成性教學提供直接的心理學依據,隨著生成性教學日益為人們所關注,生成性學習理論也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學家維特羅克對生成性學習模式進行了最早的研究,維特羅克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積極參與其中並非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的構建自己對信息的解釋,並從中做出推論。“他可能不理解教師講解的語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語句”。他認為學習的生成過程就是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已經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事件和腦的信息加工策略,與從環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即新的知識相互作用,主動選擇信息和建構信息的意義。
生成性學習理論對當代教學過程觀極具指導意義,生成性學習理論從心理學角度確認了學生所擁有的主體作用及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重視新知與已有長時記憶內容與信息相互聯繫作用,但承認教師的指導作用。

積極作用

能使課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教師去調控,當有生成性學習的良機出現的時候,教師一定不要輕易放過,要善於捕捉。教學實踐證明,對生成性學習時機的正確捕捉,能使一堂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我經常在課堂教學中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這不僅使學生心情愉快,更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感受。而不負責任的不理不睬甚至指責,只能使學生學習信心喪失。我想與其對一種錯誤觀點的指責,不如對正確健康良好的現象的讚賞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重視。
有利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對於這一點,我在多年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很深的體會。新課堂總是會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課堂教學中生成的新資源。教師如果能抓住這些資源,很好地加以利用,對於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誤區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生成性”,已經成為課改教師的一種共識。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往往能創造出許多未曾預約的精彩,是新課標下教師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學境界。然而,物極必反,很多教師為了體現新課標精神,為了追求“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常常會被“途”中的一些錯誤資源和一些毫無意義的生成性問題分散精力,擾亂視線,甚至迷失。
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
“教師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運用充滿魅力的鼓勵性語言”等等這些句子,是實施新課標以來,我們耳熟能詳的。於是,在教改“形勢”的合圍下,在評價學生答問時,教師們便滿嘴塗蜜,即便學生的回答離題萬里,老師們也會來一句:“很好,你真會動腦筋!”之類的話。在老師“親切”的“表揚”下,課堂的“生成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應有的價值取向,卻是得不償失的。
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標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生成性課堂具有不可預定性,其隨機性造就了許許多多的生成性問題。教師在預設時,不可能窮盡也不必窮盡課堂的可能的變化,要憑藉教育智慧在教學機智中生成。同時,新課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課堂,課堂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它的時間有限而教學內容一定。因此,在動態生成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語文這一學科性質的基石作用,關注語文學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統一,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及時地拋棄或轉化一些教學意外的“事故”,使之不至演變為教學的“垃圾”。為了追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標的課堂教學,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敗筆。
課堂上生成的資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確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價值的大小不同,有的還可能產生負面教育效應。所以,教師在課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適時地作出反應和調整。既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心靈的自由,又要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科知識;既要大膽猜測,放飛想像,又要尊重事實,講究科學,既要有教師的寬容和學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律。這樣才能真正達成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實現課堂教學無序和有序的統一。
維特羅克的生成性學習理論
生成性學習理論為生成性教學提供直接的心理學依據,隨著生成性教學日益為人們所關注,生成性學習理論也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學家維特羅克對生成性學習模式進行了最早的研究,維特羅克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積極參與其中並非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的構建自己對信息的解釋,並從中做出推論。“他可能不理解教師講解的語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語句”。他認為學習的生成過程就是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已經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事件和腦的信息加工策略,與從環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即新的知識相互作用,主動選擇信息和建構信息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