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資源

生態資源

人類生態系統中,一切被生物和人類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所利用的物質、能量、信息、時間和空間,都可以視為生物和人類的生態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資源
  • 詞性:名詞
  • 拼音:shēng tài zī yuán
  • 定義:在自然界中,一切被利用的
  • 主要特徵:自然性,自律性等
  • 相關學科:生物,環境
  • 分解:生態環境、資源
簡介,開放利用,概念意義,主要特徵,基本內容,

簡介

生態環境資源可以分解為2個方面:一是什麼是“生態環境”;二是什麼是“資源”。
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群落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並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導致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
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兩個在含義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說來,生態環境並不等同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各種天然因素的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態關係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稱為生態環境。僅有非生物因素組成的整體,雖然可以稱為自然環境,但並不能叫做生態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環境僅是自然環境的一種,二者具有包含關係。
資源則是指一切對人類有用的事和物。
從上述2方面的定義看,生態環境資源似乎可以理解為是自然資源的組成之一。

開放利用

生態環境這個概念原本是針對某種生物為中心而言的生態因子(對生物有影響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總和。把生態環境當作資源,主要是從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保護(而並不側重開發利用)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裡所涉及的“資源”概念,區別於一般意義(直接的經濟價值)上的自然資源概念。
措施:1、逐步縮小地區經濟差距。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使得經濟發達的地區高素質人力供給量過剩,而地區欠發達的地方則供給量不足,這樣就無法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平衡發展。所以,國家近年來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經濟政策,目的也是為了逐步縮小地區經濟差距。只有最佳化了地區經濟結構,才能發揮各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物質技術條件,加速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才能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地區經濟發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補充和協作,也有利於勞動力的自由均衡流動。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我國消滅貧困,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也是最佳化人力資源生態環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引導地區經濟合理布局,積極推進地區間的橫向聯合、協作,實行優勢互補,逐步實現在全國範圍內的資源合理利用和最佳化配置,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生態環境的平衡,才能保證國民經濟健康、協調地發展。
2、改善育人環境,著重培養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的基礎性工作就是要對人力進行教育培訓。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太快,因此,我國舊的教育體制必須進行變革。首先就是要拓寬培訓渠道。在進一步強化黨校和行政學院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其幹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的同時,按照“縱向抓延伸、橫向求拓展、國內挖潛力、國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寬培訓渠道。“所謂縱向抓延伸,就是黨校和行政學院在系統內,上對中央(上級)黨校和國家(下級)行政學院,下對基層黨校,按照計畫安排,分層次、分類別抓好各級各類別幹部的培訓;所謂橫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國內名牌高校,充分利用國民教育領域豐厚的教學資源、對在職幹部進行教育和專業培訓;所謂國內挖潛力,就是把幹部送到沿海發述地區實地考察學習,送到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集中教育培訓,還可以送到中央和國家機關掛職學習鍛鍊等;所謂國外建基地,就是有選擇地在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新加坡及西歐國家建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以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高層次人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批優秀人力,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區又最缺高層次人才。因此在客觀上要求我們把培養重點放在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上。同時,要加大培訓的投入,保證人才培訓經費,是改善育人環境的物質基礎。此外,國家在高層次人才的流向上要進行巨觀指引,避免人才流動的盲目聚集效應,從而最終導致人才的浪費。
3、最佳化人力資源戰略和政策環境,引進適用人才。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同志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從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出發,對搞好人才資源開發,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當今和未來世界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的競爭”,“要抓緊做好培養、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戰略,在加強各級領導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幹部的教育培訓和監督工作,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類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將中國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障。 在長期的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實踐中,我們黨非常重視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及時發現和總結各地區各部門在人才工作中的有益經驗和做法,使之上升為政策法規,先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幹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規體系,政策範圍涵蓋了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人才開發的各個環節,人才政策的開放度不斷擴大,與國際慣例接軌開始成為人才工作決策者的主動選擇,人才政策的發展層次從部門和地區的政策體系向國家政策體系升華,並不斷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中國的人才政策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引進人才是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爭奪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優惠的政策吸引人才。這些年來,各地在最佳化引人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有關引人政策做了明確規定,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要進一步最佳化引人環境,辦法應該更多一些,落實應該到位一些。比如,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和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實現人才柔性流動,或變戶籍管理為身份證管理,變人員引進為智力引進等等,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自由流動政策,創造一流的人力軟環境,規範政府管理,為外來人才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在引進人才方面,還要注意它的適用性,各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特色及發展現狀,有選擇地引進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被動跟進。
4、提高人力資源安全環境,防止人才流失。在社會跨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人力資本主要以無形的知識形態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而增加的人力資源開發投入也大都轉化成人頭腦中的知識或能力。隨著人才流動進一步加劇,當事主體的資本、財富流失的風險也大幅度增加。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新科技革命,使地球日益成為一個“村”,人才流動與交流越來越方便,愈演愈烈的人才爭奪戰也使人才流失的風險大幅度上升。 在這種環境下,如果缺乏安全保密意識,將使國家、企業等利益主體遭受重大損失。在這一背景下,人才流失已經危及一個國家的科技、經濟、國防等各方面的安全。人才安全及其風險防範,已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共同面臨的世界性課題。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從保護自身利益和長遠安全出發,紛紛制定了人才發展戰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與制度保障體系。經過多年的改革與建設,我國人力資源安全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當事主體不僅在觀念上已經認識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開發的各個層面採取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風險。但是,同國外人力資源安全機制相比,中國人力資源安全機制還處在初步建構的過程中。 在人才流失風險加大的環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和充分信任國家重要人才,通過立法維護國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規,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權益,規範重要人才流動。需要建立國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檔案,實施動態管理
5、創造良好的勞動力市場競爭環境,選拔優秀人才。我國勞動力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市場機制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也已初步確立。具體表現在:以政府所屬勞動力市場服務機構為基礎的人力市場體系已經形成;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雙向選擇機制基本建立;勞動力市場的法規建設和規範管理受到重視,法制化管理初見成效;勞動力市場的社會化服務功能和公共人事服務體系日趨完善。但是我國還需進一步規範人力市場,扶持民營勞動力市場中介機構。使人才市場中介的投資與經營主體逐步走向多元化,經營模式出現企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而且很多中介機構,已經打通了中外合作渠道,可以促進我國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如今,我國人力市場服務功能還不夠完善。因此我國要加強人力市場的功能擴展。 在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的上要採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方式。交流配置、綜合服務、人事代理、信息疏導、社會保險、諮詢指導、遠程交流等服務功能都要逐步建立起來,特別是要加快在信息網路化基礎上的無形人力市場的發展步伐。同時,要加強全國區域性勞動力市場的接軌。以經濟區劃為重心,打破行政區劃的跨省市勞動力市場一體化趨勢,不斷促進專業性人力市場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市場的發展,不斷提高沿海開放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國際化程度。

概念意義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根據我國國情、順應社會發展規律而做出的正確決策,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理論的豐富,是國家治國理念的新發展。它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新世紀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科學判斷和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生態文明的提出,涉及到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是不可逆轉的發展潮流,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進行的一次新選擇,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的重大進步。它將通過多種渠道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進行重大的引導和調整,進而指引我國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何謂生態文明?從廣義角度看,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物質世界,積極改善和最佳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建設人類社會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總和。這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必然要求的社會進步狀態,是人類社會繼工業文明之後出現的一種新型文明形態,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它涵蓋了全部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關係以及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全部內容。從狹義角度看,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併列的文明形式,重點在於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核心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在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構成的現代文明體系中,生態文明更具有基礎性和普遍性。
生態文明是在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礎上產生的,它與全球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密切相關。人類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資源與環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在原始文明和農業文明時期,人類主要靠天吃飯,改造客觀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和影響微乎其微。而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工業文明時代,人類改造生態環境的能力和範圍不斷擴大,改造客觀世界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使地球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物種滅絕、資源短缺等生態災難。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及其資源、環境能力已經難以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於是,生態文明應運而生,被納入了人類文明體系。因為生態文明的前提就是尊重和維護自然,維護人類自身賴以生存發展的生態平衡;生態文明的實質就是要擺正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引導人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我國,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也是基於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資源環境保護壓力不斷加大的新形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巨大,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為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投資和增加物質投入,這種粗放型增長方式使能源和其它資源的消耗增長過快,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突出。這種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成長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不論對於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還是對於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是至關重要的。建設生態文明,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主要特徵

如今,人類邁開了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步伐,開始進入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過渡期。在我國,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在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領域內具有共同指導作用的一個重要的治國理念。認識和分析生態文明的主要特點和基本內容,對於在過渡期內順利實現生態文明所要求的目標,使人類文明朝著生態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發展;對於逐步糾正一切不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思想觀念和政策制度,促進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政策不斷出台,並有效地貫徹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文明的主要特徵
1.生態文明的自然性與自律性
生態文明具有自然性。與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一樣,生態文明也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區別在於,生態文明突出自然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強調人的自律性。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在於人類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對待生態。追求生態文明的過程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也是人類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改善與自然的關係和完善自然的過程。人類應該認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生態問題的根源在於人類自身,在於人類的活動與發展。解決生態安全問題歸根到底須檢討人類自身的行為方式、節制人類自身的欲望。要認識到,人類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隸,而是不能脫離自然界而獨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愛護生態環境、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
2.生態文明的和諧性與公平性
生態文明是社會和諧和自然和諧相統一的文明,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文化倫理形態,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生態的穩定與和諧是自然環境的福祉,更是人類自己的福祉。
生態文明是充分體現公平與效率統一、代內公平與代際公平統一、社會公平與生態公平統一的文明。與工業文明相比,生態文明所體現的是一種更廣泛更具有深遠意義的公平,它包括人與自然之間的公平、當代人之間的公平、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公平。當代人不能肆意揮霍資源、踐踏環境,必須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生態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與地球。把生態文明納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之中,就顯示出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反映出為中華民族子孫後代著想的意願。
3.生態文明的基礎性與可持續性
生態文明關係到人類的繁衍生息,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它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關係到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和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係到事業的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生態文明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生態文明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人民享受幸福的基本條件。
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態文明,才能使人口環境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保證一代一代永續發展。生態文明是保障發展可持續性的關鍵,沒有可持續的生態環境就沒有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就是保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就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堅持搞好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有效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新挑戰,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生態文明的整體性與多樣性
生態文明具有系統性、整體性,要從整體上去把握生態文明,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把人類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自然界蘊有萬物,萬物各有自己的運演規律,萬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地球生態是一個有機系統,其中的有機物、無機物、氣候、生產者、消費者之間時時刻刻都存在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每種成分、過程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其它成分和過程的變化。一般說來,生態問題是全球性的,生態文明要求我們具有全球眼光,從整體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例如,保護大氣層、保護海洋、保護生物多樣性、穩定氣候、防止毀滅性戰爭和環境污染等,必須依靠全球協作。另外,生態文明對現有其它文明具有整合與重塑作用,社會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與生態文明密不可分,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強調尊重和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強調人、自然、社會的多樣性存在,強調人與自然公平,物種間的公平,承認地球上每個物種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多樣性是自然生態系統內在豐富性的外在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一定要承認並尊重、保護生態的多樣性。建設生態文明,要始終以一種寬闊的胸懷和眼光關懷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切忌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犧牲自然界本身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5.生態文明的開放性與循環性
自然界既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循環系統。開放性意味著此事物與眾多彼事物的聯繫性,具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開放性、循環性是自然生態系統客觀的存在方式,這就要求人們在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時,把自然界作為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努力認識和把握能量的進出、交換和循環規律。人在從自然界中攝取能量時,一定要考慮其承受力,保證自然生態循環系統的順利進行。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大規模開發和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需要逐步形成以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為特點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要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建立起一種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經濟發展方式,使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能夠在一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
6.生態文明的倫理性與文化性
生態文明是生態危機催生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更進步、更高級的文化倫理形態。化解人與自然關係的危機,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首先應該實現倫理價值觀的轉變,以生態文明的倫理觀代替工業文明的倫理觀。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需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人不是萬物的尺度,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種類一樣,都是組成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要素。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認自然界的權利,對生命和自然界給予道德關注,承認對自然負有道德義務。只有當人類把道德義務擴展到整個自然共同體中的時候,人類的道德才是完整的。
生態文明的文化性,是指一切文化活動包括指導我們進行生態環境創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組織、規劃等意識和行為都必須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培育和發展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應該圍繞發展先進文化,加強生態文化理論研究,大力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文化氛圍,建立有利於環境保護、生態發展的文化體系,充分發揮文化對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基本內容

1.生態理念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生態理念,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觀念形態,包括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以及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等。講究生態文明,意味著確立一個新的價值尺度或價值核心。建設生態文明,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是首要工作。要逐步形成尊重自然、認知自然價值,建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文化與氛圍,從而轉移人們對物慾的過分強調與關注。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思想意識上實現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轉變;從把增長簡單地等同於發展、重物輕人的發展理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建設生態文明,就要人人樹立資源有限、環境有限的理念,樹立人與天地一體的理念,像愛惜保護自己的身體那樣去愛惜保護自然。
應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價值觀,使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保護成為公眾的價值取向,生態建設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將生態文明理念擴展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
2.生態經濟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要求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平衡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經濟發展將致力於消除經濟活動對大自然自身穩定與和諧構成的威脅,逐步形成與生態相協調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目前,我國已經把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要求視為發展的基本要素,提出了通過發展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平衡的目標。
建設生態文明,前提是發展。只有發展,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傳統的工業文明固然使一些地方因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帶來了物質上的富裕,但毫無節制地消耗自然資源的生產方式,已經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受到了極大制約,如果不能按生態文明的要求及時予以矯正,經濟社會發展就不能持久。這就需要在發展的同時,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生態文明的現代化道路;需要把經濟發展的動力真正轉變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來。
要防止重經濟發展輕生態保護的現象。必須徹底摒棄靠犧牲生態環境來實現發展,先發展後治理等傳統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我們也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停滯經濟發展來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從根本上說,生態環境保護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是要求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到環境承載力,充分考慮到給後人發展留有一定的餘地,充分考慮到老百姓接受的程度。我們的目標是把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統一在可持續發展上,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3.生態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功能是通過制度的安排和國家公共權力的運用來維繫社會秩序,通過公平分配社會資源來保障個人權益,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係,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鬥爭以及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由公共權力限制損害生態環境行為的發生,維護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把維護人民民眾的生態環境權益作為工作價值判斷的重要標準,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基礎、社會基礎以及相應的設施和政治保障。
建設生態文明,必然會對國家的民主和人權、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產生影響。環境保護的實質是維護人的環境權益。就民主建設而言,必須切實維護好人民民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權利。政府要進一步公開各類信息,暢通人民民眾監督、投訴、管理生態事務的渠道,保證人民民眾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民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切體會和明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激發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
4.生態科技文明
生態科技文明是對近現代科學技術反思之後的科技生態化轉向。它以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為最高準則,以不斷解決人類發展與自然界和諧演化之間的矛盾為宗旨,以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為目標。應該認識到,科技是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直接手段和重要工具。科學研究和技術套用要能夠促使整個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能為最佳化生態系統提供智力支撐。科學技術活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服從自然本身的屬性,接受自然科學所認識規律的限制。
對於生態文明來說,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20世紀以來傳統工業化對自然資源高強度、掠奪性的開發使用,所造成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有關;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在節約資源、保護生態、改善環境等方面,也不斷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我們應該積極預防科技套用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著力突破制約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不斷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要系統深刻地認識自然規律,認識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認識我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現狀及其變化的趨勢,認識社會複雜系統的演化和調控規律,以便及時自覺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積極推動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轉變。要樹立綜合的科技評價體系,避免用單一的經濟指標來評價科技的優劣,應該從生態、人文、美學等各方面建立起合理的科技價值體系,引導科學技術健康、持續發展。
5.生態制度文明
人類自身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主體,必須將生態文明的內容和要求內在地體現在人類的法律制度中,並以此作為衡量人類文明程度的標尺。建設生態文明,內在地包含著保護生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規。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制度形態,包括生態制度、法律和規範,強調健全和完善與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相關的法制體系。為了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生態法制建設,通過國家立法的方式,提高人們對環境所承擔的責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加快,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系統的法律和制度體系,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保障。當務之急是強化政策導向,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改革績效考評體系。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和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的總容量,確定不同的發展目標,相應制定不同的考核評價體系,賦予不同的經濟政策,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權利和義務。調動人民民眾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使社會公眾學會運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的生態環境權益,並敢於對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6.生態行為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人們應該將生態文明的內容和要求由內而外地體現在自己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中,體現在各種活動實踐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深刻的社會變革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發動與貫徹,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參與和推動。就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而言,自下而上的公眾參與方面稍顯滯後和不足,往往導致一些法律難以有效執行,制度難以有效貫徹,政策難以有效落實。在人民民眾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也由於生態意識淡薄,廣泛存在與生態文明不相適應的不良行為習慣。
目前,生態文明的觀念和機制正在形成,並日益深刻地影響到所有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方式。建設生態文明,關鍵在於人的行動,在於形成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人的生活方式應自覺以實用節儉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應該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作為物質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人們應該在生產和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善待環境、循環利用、物盡其用,降耗減排的良好習慣,主動抑制直至消除浮華鋪張、奢侈浪費等不良習慣。
生態文明人人有責,文明生態人人共享。要廣泛動員廣大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形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形成文明、節儉、科學、和諧的社會風氣,形成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消費生活方式,真正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